五、
穿越之前,再来看一下工具箱:
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所以工具箱就是大脑,这也是评定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时候,要强调咨询个案累计小时数的原因,和飞行员一样:你实际飞行的时间不够长,有些东西你就是理解不了。
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应对手段,是此类工作的珍贵财富。
通过对白自在的分析。初步确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使用技术大致包括:影响性技术中的面质手段,修通技术等。
咨询目标定为:改变患者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不完美,我就没有价值”、“我对世界的认知必须精准、确定”等等;从而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与认知。
疗程:短程或中程。
得承认,这个方案受了金庸大师的影响,只不过他在书中用的是“功夫面质”,从而治愈了患者;但我们说金庸是大师,不是因为他采用的方法,而是他在书中把整个治愈过程、注意事项、患者心理变化、以及信念移除的时间因素……统统给了出来,这就非常非常牛了。
书中第一次“面质”发生在白自在与石破天在地牢中的“比拼”。
心理学中,面质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武林里,用言语指出对方的矛盾,估计不行,恐怕就只能用拳脚,所以史婆婆想用内力极强的石破天“挫折一下白自在的狂气,说不定这疯病倒可治好了”。
然后,第一场“面质”:白自在上来就是得意绝技“神倒鬼跌三连环”,“但碰上石破天浑厚无比的内力,竟是一招也不能奏效。”老头又惊又怒,开始拳打脚踢。但对方“不论是拳是掌,打在身上,都不过身子一晃,便若无其事的承受了去”。最终白自在不仅双掌“疼痛难当,已肿成两个圆球相似”,还一口气转不过来,昏了过去。
第一场“面质”的结果:白自在呆了半晌,说道:“罢了,罢了!”登觉万念俱灰,甚么“古往今来内功第一”云云,实是大言不惭的欺人之谈。
这个时候他还说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我从此谁也不见。你叫奶奶上碧螺山去罢,永远再别回凌霄城来。”这句话再次印证了白自在脑海中的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不完美,我就没有价值“。
现实生活中, 咨询师使用面质技术时,有五大注意事项:
1、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就是要在有矛盾的事实存在时,才可以使用。事实不充分、矛盾不明显时,不宜采用。石破天内力确实比白自在强很多,所以“白自在一怔之下,已明其理,原来眼前这小子内力之强,实是匪夷所思,自己数十招拳掌招呼在他身上,都给他内力反弹出来,每一拳每一掌如都击在石墙之上,对方未曾受伤,自己的手掌却抵受不住了”。
2、避免个人发泄:
面质的目的是促进患者统一认知,使其成长,要以患者的利益为重;
地牢面质中,自始至终都是白自在“一拳一掌的打向石破天”,石破天并没有还手,如果石破天还手了,甚至一边还手一边加上辱骂:“你是个屁的内功第一,看我拳拳打死你,你还杀人,看我脚脚踢死你。”
这就是个人发泄了,是报仇,是泄愤,不是面质。
3、避免无情攻击:
咨询师应该在诚恳、理解、关怀的基础上应用面质,不能把面质当作表现自己智慧与能力的机会,不考虑求助者的感情,一味地、无情地使用面质,使求助者无法招架,陷入尴尬、痛苦状态。
第一场面质幸好发生白自在与石破天之间,假如真按史婆婆最初设想,请了张三李四来帮忙,那估计结果有点儿悬,白自在肯定是要输的,输了之后,笑眯眯的张三也还罢了,阴恻恻的李四来一句:“吹得好大牛皮!什么大宗师大英雄,在我眼中,狗屎一般”。
听了这话威德先生怎么办?有可能自我防卫心理陡涨,直接精神分裂。更有可能是愧悔指数暴增,然后自寻短见;这,恐怕与治病救人差太远了吧。
还是石破天最好,面质之后,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新修版此处还更改为:石破天叫道:“爷爷!是我输了,爷爷赢了!”
所以每每阅读金庸小说,不得不于细节处拍案惊叹,拜服拜服。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与求助者相处,咨询师的共情、尊重、温暖、真诚等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而建立的良好咨询会给求助者极大的心理支持,这样,充满理解、真诚的面质才能够减弱其中的有害或危险成分。
石破天与白自在的关系基础就非常好。
两人第一次见面,还互不相识,但白自在知道石破天想救自己出去。
所以第二次见面时,白自在“心中微有好感”;同时,面质之前,史婆婆又强调了一遍:“这少年是我的徒儿,又是阿绣没过门的女婿,便是你的孙女婿。你们比只管比,却是谁也不许真的伤了谁。”
稍后,阿绣又敲钉转脚地补充:“爷爷,你就教他几招武功罢。他没练过多少功夫,本领是很差的。”
石破天也赶紧跟上:“多谢老爷子指点。”
这一系列言语和动作,放到现代心理咨询室中,那都是超高分应对。
在面质过程中,石破天也曾真诚地大力称赞对方:“老爷子果然了得,这两下便比丁不四爷爷厉害得多。”
良好关系基础上的一轮面质结束后,才促成白自在“呆了半晌”,这四个字正是多数心理咨询师真正追求的:求助者开始进行自我建设、自我帮助、自我反省与认知回归。
5、可用尝试性面质。
尝试性面质一般用在良好咨询关系尚未建立之时,主要形式大致是这么个样子:“我不知道我是否误会了你的意思,你上次似乎说你学习挺轻松,成绩也不错,可刚才你却说,学得很累。老担心学习成绩,不知哪一种情况更确切?”
就是用副词来淡化矛盾,同时说明自己有可能误会对方,最后还用一个问句来结束。都是为了给对方留有余地,若对方不愿意面对,也有机会避开。总之,不要使求助者难堪、恐慌。
书中后来的数次面质,基本上都属于尝试性面质:
第二次在侠客岛,白自在看到一名斟酒的侍仆“斜身纵出,弓腰长臂”,将一只即将落地的大海碗轻轻抄起,隐隐觉得自己那“拳脚第一”,“恐怕也有点靠不住了”。
第三次是看到石破天漫不在乎的大喝毒粥,自己也“豪气陡生,当即端起粥碗,呼呼有声的大喝了几口,但随即想到:我是第二个喝粥之人,就算是英雄豪杰,却也是天下第二了。不由得大为沮丧,自悔:“既然要喝毒粥,反正是个死,又何不第一个喝?现下成了‘天下第二’,好生没趣。”
第四次是看到张三李四陪着石破天喝粥,寻思:“像这二人,才说得上一个‘侠’字”;又想:“我既有这片刻犹豫,就算终于陪人同死,那‘大侠士’三字头衔,已未免当之有愧。”
第五次是白自在接住了龙岛主掷来的帐簿,心中暗惊:“此人将一本厚只数分的帐簿随手掷出,来势甚缓而力道极劲,远近如意,变幻莫测,实有传说中所谓‘飞花攻敌、摘叶伤人’之能。以这般手劲发射暗器,又有谁闪避挡架得了?我自称‘暗器第一’,这四个字非摘下不可。”
书中以上逐项尝试性面质,不仅仅是为了破解白自在的各门“吹牛逼”,而是为了说明一个“信念”的转变,需要疗程,需要时间,需要本人发自内心地“思索和领悟”。也就是心理咨询中常说的那句话: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治疗师。
金庸先生对心理学的熟稔程度,可称精通,还有一个细节可证:
第一次地牢面质时,谢烟客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大厅上索战。”,史婆婆顺水推舟地说:“大伙儿跟我出去瞧瞧。”全体吃瓜观众被带走,场地清空。
接下来白自在与石破天斗到酣处,唯一在场的阿绣“但觉呼吸为艰,只得推开牢门,走到外间。”
这不正符合心理咨询四大原则中的“保密原则”。
六、
穿越,然后让白自在接受心理咨询并治愈,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不是时空隧道这种工程技术原因,而是社会心理学的原因。
心理学家勒温有一个著名的公式,这里就不写了,据说文章每多一个公式,读者会少一半。勒温公式的意思是“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古代社会,不要说古代社会,就说50年前,一个90后都理解不了,他不明白恐惧是怎样渗入每个人的毛孔之中,是怎样操控每个人的生活……。所以,一个90后穿越到50年前,可能撑不过24小时就挂了。
同理,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肯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问题。
即使是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世界,也一样。
假设我带着治疗方案,穿越到雪山派。
前期问题不大,我可以笑眯眯地听白自在各种不要脸的吹嘘,并且点头附和,咱们得热情、尊重、积极关注,对吧?
然后听他抱怨史小翠,出于共情,咱们也得说一些“妇道人家,要守妇德”之类的话。
当良好的咨询关系建立之后,认知行为疗法怎么用呢?
面质肯定是不行的,心理学家艾根说过“没有支持的面质会发生灾害,没有面质的支持是软弱的。”
武侠世界,我一个弱鸡……估计最好的办法还是得请石破天出场。
但接下来还有难题,我如何改变白自在的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不完美,我就没有价值”。白自在一句话就可以把我怼的四脚朝天:你看看侠客岛上,有人三十年不回家,钻研武功,追求完美。
你必得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与集体潜意识来治愈患者;换句话说,在武侠世界里,追求武林至尊,追求完美就是正常价值观,你不追求你才是心里不健康。
其实不光武侠世界,美剧《东城梦魇》里梅尔就对自己的一位警察同事接受心理咨询后的效果嗤之以鼻,“Sweeney, fucking prick,一次夜里外出巡逻时,不慎撞死个老太太,崩溃了,看了心理咨询师,好了,两个月后,他辞了职,买了条狗,对老婆又亲又抱,目前在弗吉谷公园当向导,快乐似神仙。Happy as a clam, Bingo ”
即使是同一个时代,每个人所感受和追求的幸福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不同的时代与环境。所以说心理咨询师不是品德辅导员,他不会来帮你构建价值观什么的,他更不是“赏善罚恶使”,他只是帮助你达成内心的平衡,至于你“平衡”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武林至尊也罢,小富即安也好,在心理咨询师的眼中,没有区别。
我认为,穿越回去,是没法完全治愈白自在的,但是,如果让白自在穿越到现代,那治愈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因为我一直认为,白自在心理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他与史小翠的感情方面。这也是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婚姻与情感——夫妻相处模式分析。
这里给大家出一道预习题:
《侠客行》中,封万里给史婆婆汇报白自在“失控”的过程中,说丁家兄弟来到凌霄城,在三联版中,原文:史婆婆吃了一惊,道:“丁不三……丁不四?这家伙到凌霄城来干甚么?”新修版中,原文:史婆婆一惊,颤声问道:“丁不三……丁不四?这两个死家伙来干什么?
我们都知道,金庸是细节大师,那这里加上去的“颤声”是什么意思?
(全文完)
PS:本文发出以后,读者提了很多看法和建议,非常精彩,感谢感谢。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很辛苦很无聊,“就像垃圾桶,需要承接各类不健康倾诉”。说明一下,这是一个误解,心理咨询师是需要专注地倾听,但这个过程并不无聊,因为咨询师要在倾听中发现“亮点”,发现咨询者心中的“星星之火”,然后与咨询者一起,使这些“星星之火”,燎原成“生命之光”,这个过程并不无聊,甚至有些振奋,在给咨询者帮助的同时,看到咨询者努力向上、积极完善的状态,咨询师也会得到提升,就像两个8%开始充电的人,分别时都是满格。所以,不无聊。
但你说咨询师就心理阳光,波澜不惊吗?也不是,也会心理矛盾,这个矛盾会随着个案的不同而起伏。就拿白自在一案来说,咨询师最痛苦的就是,每每想到那些受害者,想到受害者家属心中的痛、眼中的泪,就很难压抑对白自在的愤怒和厌恶:这老家伙太可恨了,我要不要用个催眠,让他每天自打耳光五百个……这种情绪,不是一个好医生应该有的。所以,心理咨询师也很需要督导,很需要其他咨询师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