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临死之时所说的话最真诚,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和境界。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三国时期最有魅力的领袖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临死之时,他留下了一道言简意赅的遗令:

曹操临终前的话感动了无数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其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

这道遗令只有短短四十四个字,没有悲悲戚戚的儿女情长,也没有自命不凡的炫耀功劳,朴实无华,字字落在实处,直击人心。

曹操临终前的话感动了无数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2)

总的说来,这道遗令一共说了三件事。前两句是交待后事:现在天下未定,葬礼就不要过于浮夸了,把我埋了,赶快除掉丧服,不得耽误国事。

中间两句是对军国大事的安排:领兵在外者,不得擅离职守,有关部门该干嘛干嘛。最后一句是对第一件事的重申:以普通的衣服安葬即可,不得在墓内陪葬金银财宝。

曹操临终前的话感动了无数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3)

从这道遗令可以看出,曹操始终不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反而有些许的遗憾,所以并不想继任者将过多精力浪费在葬礼上,统一天下才是对他最好的慰藉。

相比之下,刘备的遗言还在担心儿子的皇位安稳,处心积虑的安抚诸葛亮之心,境界、高下立判。孙权的遗言没有留下记录,故无法比较,但估计和刘备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