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十月4560

本文只讨论液晶面板,不具体到任何一个显示器型号上。切勿直接把液晶面板的结论套到具体的显示器上,因为显示器的驱动板以及调校同样决定观感和显示效果。

Nano IPS

Nano IPS的解释,大致意思是采用了新型荧光材料而制造出的广色域IPS屏幕。这个新型增强型荧光材料指的就是KSF荧光粉。与此相对的蓝白光WLED背光的色域一般在100%sRGB容积以下。使用KSF荧光粉的背光通常来说色域容积率会突破100%sRGB容积。

问:那这个KSF背光这么稀奇吗,就LG有吗?

答:现在很多厂商都会使用KSF背光,包括冠捷、联合创新、佳世达、高创、惠科等等。现在甚至有很多低端屏幕是采用KSF荧光粉的,sRGB容积率多在110-120%之间。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修修补补更完美地贴合覆盖一整个sRGB的色彩空间。(当然也有某些厂商直接不校准的,毕竟110%以上的sRGB容积让屏幕过饱和显的更好看)但是LG Nano的特点是色域更广,大概能做到130%以上的sRGB容积或者98%的DCI-P3覆盖。

注:并不是说只有LG Nano可以达到98% P3覆盖,实际上国内很多厂商自己组的背光都能达到这个值。

Nano IPS面板的KSF-LED,光谱大概长这样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

LG Nano KSF背光光谱

LG Nano KSF背光光谱

有很多人说KSF背光更护眼,模棱两可地说是因为低蓝光。这是不对的,因为观察光谱即可发现它的有害蓝光波峰(415nm-455nm)相比普通的WLED是差不多的。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2)

蓝白WLED光谱

蓝白WLED光谱

Nano IPS有两类,最为人熟知的是27寸2K 144/165Hz的Nano IPS。但其实LG最初的Nano IPS屏(包括现在也还在更新的)是60Hz的,是对AH-IPS技术的迭代。

Nano屏看起来更通透,是因为其采用了半磨砂玻璃,比起其他雾面屏融入了一丝镜面屏的效果。

现在讨论27寸2K 144/165Hz的Nano IPS。也就是LM270WQA-SSA1、LM270WQA-SSA2、LM270WQA-SSC1这三款,分别对应坊间说的Nano1、2、3代。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3)

通过查询屏库发现,Nano1代和2代这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背光亮度。而且根据发光系统参数得知这二者应该是使用了不同功率的背光模组。

那么1代和2代在性能上有区别吗?我们已经知道Nano IPS的背光都是采用约98%P3覆盖的KSF背光源,所以色域这方面的差别应该是极小或者没有的。

坊间基本一致的观点是2代Nano相比1代有了响应速度以及对比度方面的提升,现在我们就来验证到底是不是这样。

先看对比度: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4)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5)

可以发现这些显示器里面,不论Nano1、2、3代,基本都是800左右的对比度

对比度的计算方法为: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6)

假设亮部是100nit,那么暗部0.13nit,对比度就是769。而如果暗部变成0.11nit,那对比度就是909了,这里面的误差还是很大的。

如果亮部是400nit,那么暗部0.52nit,对比度就是769。而如果暗部变成0.44nit,那对比度就是909了。

所以100nit情况下每0.02nit的差距和400nit情况下每0.08nit的对比度差距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坊间会有2代对比度更高的结论呢?我的猜测是2代的峰值亮度要比1代普遍高,所以2代允许的暗部亮度误差要更大,测出来,更接近Nano的实际对比度。

接下来看响应速度:

这里我取大约2ms 165Hz模式下的过冲错误率(Overshoot Error,越小越好)作为评判标准(其中27GL850为144Hz):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7)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8)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9)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0)

在响应速度越快时,过冲错误率越大

由此可以明显地发现,S2721DGF作为2代Nano,其过冲错误率和1代的众多型号差距并不大。而作为3代Nano的27GP850和27GP83B,过冲错误率都有小幅的降低。

所以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代是1代的换背光马甲版,而3代才真正在响应速度上有所进步

实际上市面上有很多看起来很像2代的1代Nano,比如宏碁VG272UP和惠普X27Q。它们的最高亮度都能达到400以上,对比度也因此有所影响。对于原厂背光的产品,厂商的操作空间也更大,我曾经听一位显示器工程师说过,某些原厂350亮度的背光通过加压拉到700以上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他们对Nano SSA1还是SSA2并不关心,很多产品的工程模式也并没有标注到底是A1还是A2,就只写一个LM270WQA。

Nano IPS对比度低是因为液晶偏转不完全导致液晶的透光率变高,同时造成暗部部分灰阶丢失变糊。所以很多人说Nano的暗部细节差也是这个原因。

Fast IPS

坊间说的比较多的Fast IPS特指友达Fast IPS,但是商家说的Fast IPS是泛指一切快速液晶屏幕,这是很多矛盾的根源。LG Nano WQA、友达1.3/1.6/1.8/1.B/6.6/6.8/8.0/8.2/8.6、群创E7B/K7E、京东方NG0/NF1等等这些面板都可以被叫做快速液晶。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1)

友达和群创的主流Fast IPS采用的也都是KSF-LED背光,但是色域覆盖率要比LG Nano低几个百分点(肉眼感知不强),对比度则要强很多,通常1000以上,部分友达的能到1200。

先介绍友达Fast IPS的27英寸2K 165Hz型号: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2)

首先出场的是友达6.6和友达6.8,分别对应上面的XG279Q和XG27AQ。可以发现这两款面板的对比度是一样的,都是1120附近。实际上这两款面板的液晶玻璃是一样的,就只是背光有区别。

友达6.6使用的是蓝色LED光源 量子点增强膜的背光组合,也就是QD-LED背光,它可以实现100%AdobeRGB色域,光谱如下图: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3)

而友达6.8则是使用了95%P3覆盖的KSF-LED背光。

实际上在原厂背光的情况下,友达6.8和友达8.6是很像的,这俩货都是KSF背光;而友达6.6也几乎等同于友达8.2,这俩货都是QD-LED背光。(但问题是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8.2是原厂的背光)

响应速度上,6.6和6.8差不多,所以我就不放6.8的图了。直接上6.6和8.2的对比图: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4)

注意微星的这款虽说是QD-LED背光但并不是原厂背光

注意微星的这款虽说是QD-LED背光但并不是原厂背光

可以说是非常接近的。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大家看友达6.6是在2.1ms的响应速度下达到了26.9%的过冲错误率,和上面的27GP850、27GP83B这些3代Nano相差不大。

友达6.6有个缺点,就是QD的偏光片导致屏幕泛油彩,感觉用起来像蒙了层油。后来友达好像更新了一版KSF偏光片的6.6,不过没多少厂商用。

至于友达1.3/1.6/1.B这些不多说,我另外一篇24寸的文章里有。

然后是群创Fast IPS,目前27英寸 2K 165Hz就一款群创K7E。这个面板是90-95%P3色域的KSF背光,而且出厂就做了防蓝光处理,平移掉了有害蓝光光谱,差不多像这样: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5)

性能差不多对标友达6.6/6.8/8.6/8.2,甚至更好: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6)

宏碁XV272U KV,群创K7E

宏碁XV272U KV,群创K7E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7)

K7E对比度

K7E对比度

最后是京东方的Fast IPS:

这里主要是指京东方后缀NG0NG1NF1的面板。27英寸2K 165Hz型号为MV270QHM-NF1。

这个面板屏库上给的参数是99%sRGB,但实际能达到85-90%的P3覆盖以及95%左右的P3容积。也就是说它同样采用了KSF-LED背光源。

对比度实测是这样: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8)

LG 27GN800采用了这款面板

LG 27GN800采用了这款面板

过冲错误率如下: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19)

可以发现它的过冲错误率(Overshoot Error)要明显小于LG的1、2代Nano IPS(Nano在1.8ms下Avg.值至少50 )

所以得出如下结论:这个面板基本是对标LG Nano WQA的。表面参数如色域不如Nano,但是抗过冲要更好,对比度则与Nano差不多。

实际上京东方在去年确实是瞄准了LG的大部分LCD市场在开发同类产品。包括LGE的显示器都在大面积用京东方屏幕,除了上面提到的27GN800,还有27UL500到27UL850全系、以及27UP850、32UN650全部都是京东方面板。

lg二代nanoips和一代的区别(LGNanoIPS和Fast)(20)

京东方(BOE)这个34寸3440x1440 1900R以及5120x2160的两款面板,摆明了是打LG LM340UW6-SSA1和LM340RW1-SSA1的。

问:为什么你就提了对比度、色域、响应速度、背光,难道别的参数不重要吗?

答:首先这是一个对比屏幕面板的文章,别的参数比如10bit、DP1.4这些都是选购显示器成品应该考虑的东西,我就不讨论了。并且即使真的要选购显示器,这四个参数也是要首先考虑的,它们对观感的影响比10bit、DP1.4这些要大得多。

总结

抗过冲能力:群创K7E≥友达6.6=友达6.8=友达8.6=友达8.2=3代Nano>京东方NF1>1、2代Nano

对比度:上述友达全系≥群创K7E>Nano全系=京东方NF1

色域:友达QD-LED全系>Nano全系>友达KSF全系≥群创K7E>京东方NF1

数据来自Rtings和TFTCentral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