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三极管最常见的应用是放大电路,但是三极管还有很多其它作用。 三极管的种类

三极管的种类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

1)低频小功率三极管

特征频率在3MHz以下,功率小于1W,一般作为小信号放大用;

2)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特征频率大于3MHz,功率小于1W,主要用于高频振荡、放大电路;

3)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

三极管的外形特征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3)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4)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5)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6)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7)

三极管的电路图符号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8)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9)

三极管的结构和原理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0)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1)

​​​​
​​​​三极管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参数有很多,可以分成三大类:直流参数、交流参数、极限参数。

1、直流参数

共发射极直流放大倍数:共发射极电路中,没有交流输入时,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比; 集电极-基极反向截至电流: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上加有规定的反向偏置电压,此时的集电极电流称为集电极-基极反向截止电流;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截止电流:又称穿透电流,基极开路时,流过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2、交流参数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三极管接成共发射极放大器时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共基极放大倍数:三极管接成共基极放大器时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特征频率:三极管工作频率超过一定程度时,电流放大倍数开始下降,放大倍数下降到1时的频率即为特征频率。

3、极限参数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集电极电流增大时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减小,当放大倍数减小到低中频端电流放大倍数的1/2或1/3时所对引得集电极电流。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三极管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三极管因受热而引起的参数变化不超过规定值时,集电极所消耗的最大功率。

三极管的封装

国产金属封装三极管主要封装形式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2)

​​

国产塑料封装三极管主要封装形式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3)

微型三极管主要封装形式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4)

进口三极管主要封装形式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5)

贴片三极管主要封装形式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6)

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流

无论是PNP型三极管还是NPN型三极管,3个电极电流之间的关系相同,但是各电极电流方向不同。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7)

三极管能够放大信号的理解

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它是一个电流控制器件。 所谓电流控制器件是指,它用很小的基极电流来控制比较大的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 三极管电路中,三极管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发射极电流)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基极电流则是一部分由所要放大的信号源电路提供,另一部分也是由直流电源提供。 基极电流分为两部分:直流电源提供的静态偏置电流;信号源提供的信号电流。 三极管能够将直流电源的电流按照输入电流(基极电流)的要求(变化规律)转换成相应的电流(发射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并不是对三极管的基极电流进行直接放大,从这个角度讲三极管是一个电流转换器件,即用基极电流来控制直流电源流过集电极和发射极的电流,如下图所示。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8)

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电流特征

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截止、放大、饱和。用于不同目的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不同。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19)

三极管电流方向识别

三极管电路符号中发射箭头的方向表示三极管各电极电流流动的方向。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0)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1)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2)

三极管特性曲线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3)

输入特性曲线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4)

三极管实物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5)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6)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7)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8)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29)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30)

三极管三种接法的比较(三极管种类符号)(31)

​​​​​​​​​​​​​​​​​​​​​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