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对比

常有人问笔者,秀才相当于今日什么学历?其实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笔者简要对比如下:

一、性质不同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唐朝以来,中国古代阶层跃升最重要的通道。科举考试是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16世纪开始,随着“东学西进”,中国的科举制度被西方国家借鉴,进而演化为现代考试制度。

科学制度存续时间:中国约598-1905年,日本701-1177年,朝鲜958-1894年,越南1075-1919年。

现代考试制度分为教育学历考试(如高考、考研)、职业资格考试(如法考)、选拔性考试(如公务员考试)等。

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性质对比简表 陆典谷整理

类别

性质

分布

科举制度

选拔官员

古代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

现代考试制度

评定学历、职业资格、选拔公务员等

世界各国、地区

二、考试内容、流程不同

1、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分文举、武举考试,考试科目不一样。

科举考试科目 陆典谷整理

类别

科举考试

明清科考

文举

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

明清科举考试严格限定为八股文的形式,钳制了考生的思想。

武举

远射、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摔跤、举重等。

我国现代考试制度中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按招生类别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其中“3 X”高考科目,文综为语文、数学、外语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综为语文、数学、外语 物理、化学、生物。

2、考试时间和流程不同

我国科举考试,明清时期的院试为三年之内两次考试,殿试(考进士)每三年一科(间隔3年一考)。考生需逐级考试,原则上不可越级考试,由低至高为童试(县级)、院试(县、府级)、乡试(省级)、会试(中央)、殿试(最高级)。

科举制和现在的考试有什么异同(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对比)(1)

科举制和现在的考试有什么异同(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对比)(2)

现代考试中的学历考试(升学)通常为每年一考。

三、录取名额差别大

1、科举考试录取情况

科举制度录取名额有严格的名额限制,每科登科人数极少。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可查数据,未含恩赐进士人数)。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1000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750名左右。在乡、会、殿三试中“连中三元”共有21人,文的18人,武的3人。

科举制和现在的考试有什么异同(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对比)(3)

其中,明朝科考,每县秀才录取名额为6-20名,一些贫困县多年未曾考中一个秀才,276年共产生约40-60万明秀才(估计),年均约1449名秀才;进士共24568名,年均约89名进士。清朝共产生46万余人(有据可查)秀才,年均约1666名秀才;进士共36600余人,年均约133名进士。

表4.1 朝代举人、进士人数简表

主要朝代举人、进士人数简表 陆典谷整理

朝代

秀才

举人

进士

文、武状元

年均进士数

唐(618-907)

-

-

7448

153、41

约26名

宋(960-1279)

-

-

11万多

118、74

约343

元(1271-1368)

-

-

1139

32、-

约12名

明(1368-1644)

约40万

10300

24568

90、58

89名

清(1636-1912)

46万

152100

36600

114、109

约133名

注:1、“-”表示未找到确切数据。2、宋代登科进士仅为4万余人。

2、现代考试的录取率/及格率

而现代考试制度,多设置及格线/通过线,其考试及格率/通过率均高于科举考试录取率。例如我国的高考,2021年全国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录取人数为1001.32万人,总录取率达92.89%

2020年我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全国共70.5万人报名,通过法考人数16.2万人,通过率约22.98%

2020年我国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1395845人(笔试),及格人数1277219名,及格率91.5%。

表4.2 2021年我国(不含港澳台)高校学生数量

2021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数量 陆典谷整理

在校大学生

毕业大学生

在学研究生

毕业研究生

在学硕士

在学博士

毕业硕士

毕业博士

4430万

909万

282.29万

50.95万

70.07万

7.2万

表4.3 2021年我国(不含港澳台)高校招录学生数

2021年我国(不含港澳台)高校招录学生数 陆典谷整理

本科生

本科层次职校

高职(专科)

成人高等院校

硕士生

博士生

444.6万

4.14万

552.58万

378.53万

117.65万

12.58万

2021年全国的高考人数为1078万,录取人数为录取1001.32万人,总录取率达92.89%。

四、考生待遇不同

1、科举考试登科者的待遇

科举制度考试登科者即获得相应的功名(当官资格、品级、俸禄等)。参加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为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例如明清时期考中举人,可被直接任命为县丞(副处级)、县令(正处级),明初因举人人数奇缺,多个县官位空缺,甚至有不少秀才被直接任命为县官(洪武5年)。

明清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待遇 陆典谷整理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免丁粮、食廪(国家供给衣食)、政治司法特权(见官不跪,犯法须先报学官才能处理)

获得候补官员资格,有空缺可直接任命为县官(多为八、九品官,科级)。全家免除赋税,免除400亩田税。

“准进士”(参加进士考试资格),除举人有的待遇外,贡士每月可领固定的俸银。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七品);其他进士,按考试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清代武状元正三品(副部级)。

2、现代考试制度考生考中者的“待遇”

现代考试制度中的教育学历考试毕业会考及格者,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历证明,如大学毕业证,跟当公务员资格无直接关系。

职业资格考试合格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表明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例如,通过法考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若要从事律师职业,接下来仍需要通过律所实习和司法厅的考核并获得律师执业证。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正科级)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笔试和面试通过者可获得任职资格。

现在一些人将高考各省第一名称为“状元”,显然与科举考试的状元不是一回事,至于将大学生视为科举时代的举人、进士更是“谬之千里”。科举考试与现代考试二者性质不一,不可简单划个等号,科举考试≈学历考试 职业资格考试 选拨性考试。

综上可见,不管是隋唐以来的古代,还是现代,读书考试都是实现个人提升、阶层跃升的重要途径。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诚不欺也。

注:除了注明的图表以外,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陆典谷(网名:越加美/越佳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