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旁的广场

我在这等钟声响

等你下课一起走好吗

……

周杰伦的《等你下课》,是酷暑天在杭州青少年宫陪读家长的心声。三伏天,陪孩子来上课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摇着扇子,等待在没有空调的走廊里、花园里。

时间指向下课时间,他们迅速去接娃,顾不得背上的汗、头顶的烈日。总有一天、总有一年,这些娃儿会发现,当年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默默地在高温天里陪读。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1)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2)

8点不到

唯一有空调的

科研楼大厅

已经座无虚席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3)

杭州西湖边的青少年宫,作为杭城最大的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是暑假的大热门地。今年少年宫暑期班从7月5日-8月22日结束,共开设3342个班级,将有5.3万多人次来到少年宫。

娃儿来上课,陪读的家长们在做什么?大热天,他们会去哪儿?

7月19日,钱江晚报记者来到杭州青少年宫,因为建筑年代久,这里的大多数教学楼都没有中央空调,只有一幢新建的科体楼有中央空调。俨然,科体楼休息大厅成了最抢手的地方。每天早上8点不到,科体楼大厅的休息椅就被一抢而空。王女士说,她今天8点10分到少年宫,大厅椅子已座无虚席,抢占宝座的大多是陪读的爷爷奶奶。

在青少年宫等待的家长,80%是爷爷奶奶辈,20%是妈妈。除了科体楼,家长大多等待在教室外的长凳上,没有空调,只有闷热,最多偶尔去走廊尽头的窗口透透风。他们说:“孩子在里面上课不好走开的,万一中途出来找我有事,中间还要给他吃点东西。”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4)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5)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6)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7)

焦虑的全职妈妈

拿餐布“圈地”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8)

在科体楼一楼楼梯拐角处,一块偌大的绿色餐布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位身穿白T、头扎马尾的妈妈正坐着等孩子下课,她的脚边是一个装满菜的绿色大圆碗、两个保温杯和两碗浮着几片菜叶的汤。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9)

“是因为下午还有课,所以在这儿吃饭吗?”钱报记者问。

“我们下午没课了,只是要吃完饭再回去。”这位妈妈语速飞快地解释说,“我们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那边,坐公交车要一个小时左右。儿子11点半下课如果不吃饭,路上就会喊饿。”

这位妈妈是江西人,姓吴,儿子在莫干山小学读书,下半年上三年级,暑假在少年宫上的是文学思维课,早上8点半到11点半。

她是一个人在奋斗。老公常年出差,所有的陪读全她一个人扛。“我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准备饭。电饭煲有分层,我下面煮稀饭,上面蒸饭,蒸了饭就放在这个保温杯里,它现在还是热的。”

“菜是晚上烧好的。”钱报记者看到里面有茭白肉丝、青菜、毛豆等,“刚去少年宫食堂打了两晚汤,免费的。”

为了孩子,她操碎了心。“孩子都是耽误不起的呀,要多学几个乐器才会有乐感,所以我们现在在学葫芦丝和古筝,一对一的课200元一节,我上不起,送到这儿来实惠点。但在这儿一节古筝课十几个孩子,老师一个个手势纠正下来,课就没了,能学到什么呢?我咬咬牙,给他古筝报了一对一的课。有些课像语文、书法来上大班是比较划算的。”

现在吴女士生活的一切就是儿子。“他上学,我去做半天兼职;暑假在家,我什么活都不做。”吴女士说,“他爸爸一个月回家不过一两天,根本顾不上孩子。”

为什么在儿子身上这么用心?吴女士深深地说:“我不希望儿子像我一样,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至少你要自己知道,你需要什么,你要做出哪方面的努力。我不是说要让儿子变得多好,但是要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10)

老漂族

暑期班一结束

我就回河南老家

玩个三五天也好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11)

张阿姨来晚了,大厅位置抢不到,找了棵大树,在树荫下乘凉。

右边一把扇子,左边一个袋子和一把雨伞。这是每个陪娃家长的标配,抢不到空调位置,只能手动解决。问张阿姨等在这里热不热?她嘴巴上说,不热,还好,但分明看到她头发全被汗水浸湿了,两边的鬓发湿成一缕一缕。

张阿姨说,她孙子10岁,在文学楼上课,爸妈给报的班从7月10日到8月15日。她家在大关小区,从7月10日起,她每天5点多起床,烧早饭,吃早饭,7点必须得在公交车上了,从大关小区到少年宫起码坐一个小时。头上的汗就是挤公交、走路走出来的。8点多,把孙子带进空调教室上课,她就要想法子消磨等待的3个小时。

大树下,张阿姨从袋子里拿出一块粉红圆点布。这块布是别人家扔掉的窗帘布,她想缝个被套。“主要是消磨时间。我大字不识一个,不玩手机,坐在这里不做点活就会打瞌睡。打了瞌睡,夜里睡不着。老了都是这个样,回去的公交车上很空,陪娃回家的老人都一晃一荡打瞌睡,看看都好笑。”说完张阿姨自己先笑起来了。

张阿姨是河南人,讲的普通话不标准,但言语里能感到她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我想回家,在这里孤单得很。等待3个小时,今天你跟我说几句话,在另外地方谁跟我讲话,谁认识我啊。”

说到老家,张阿姨一口就说:“我一心想回老家,见见自己的亲人,开开心,玩个三五天也好。”她10年前来杭州带孙子,孙子上幼儿园时,还能每年暑假回老家两个月。上了小学,回老家的日子就越来越少。“8月15日培训班一结束,我就回家。孙子回不回家,要他爸妈决定。如果他爸妈不同意,我就一个人回家。我这几天跟孙子说了,你作业早点写好,我们回老家少带点书本,去郑州姑妈家住几天。”聊起老家的人和事,张阿姨精神焕发:“老家好。我在那里出生长大,20岁结婚,什么人都认识。这里一个人成天孤单得很。杭州再美,我也不想呆这里。”

说完,钱报记者看了看张阿姨身边的袋子,里面除了一个老年手机,还有一瓶水、两个苹果、几包豆腐干和山楂片,等孙子中间休息给他吃点。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12)

享受天伦之乐

为了下一代

有苦有乐有烦有喜

少年宫下雨开放吗 三伏天里的少年宫(13)

方大伯是杭州人,他闲坐在舞蹈楼外的凳子上,有建筑物的遮挡,这里阴凉,但他手里的油纸扇一刻没停过。

他的外孙女在里面上舞蹈课。外孙女一家住在朝晖,他家在武林路。

暑假开始,方大伯的作息整个往前挪了。早上7点40分前,他已锻炼完身体、买好菜、吃好饭,7月19日买了点牛肉、素烧鹅和一点青菜;7点45分,骑个电瓶车往少年宫走,5分钟到少年宫门口等女儿的车,女儿在银行上班,开到少年宫把外孙女放下,接下来的事情就全部交给方大伯了。

其实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多,把外孙女带进教室,就是漫长的等待。“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喜欢玩手机,看久了眼睛不舒服。”3个小时,在记者看来是干等。但方大伯说:“还好,抽抽烟,看看风景。我觉得是享受天伦之乐,你们可能无法体会这种快乐,我既帮助了女儿,又得到了孩子成长的喜悦。我从2岁半开始管外孙女,那么小管到那么大,到现在跳舞跳得像模像样,看着她一天天长大不喜悦啊。”

带孙辈确实是爷爷奶奶辈的乐趣。金大伯也在等孙子下课。“带孙子让我们每天的生活很充实。我们老两口一切以孙子为中心,为了孙子上兴趣班,把一年的出游安排在兴趣班结束的8月末,准备去一趟新疆。”金大伯说,“这一点奉献精神总要有的,但就怕活没干好,闯祸。

比如早晨带出去孙子身上两个蚊子包,傍晚来接有5个包了,他爸妈就要说了,怎么又多了这么多包啊,这是什么蚊子咬的啊,会不会有病毒,要去验个血了。听到这话,我有一星期好难受。上兴趣班,每天的作业,我都要手机去黑板上拍来发给他爸妈,哪天忘记了,他妈妈就来催了,我说忘记了,她说这怎么好忘记的。哎哟,这工作比我上班还有压力。”跟钱报记者说完这一切,金大伯额头上渗出了好多粒汗珠。

网友吐槽

@l.jing:我也是少年宫陪读的妈妈,各种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周末还碰到一位老大爷,藿香正气水、蒲扇、毛巾、茶杯、小板凳装备齐全。实在太热了,他跟我说去附近的麦当劳要点冰块,放茶水里!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李小行:孩子一上课,我就躲进断桥口的星巴克。那里面也都是陪读的家长,周末往往爆满。随处都可以听到谈论孩子报班的那些事,心累……

@琪:我只陪过我小侄女去西湖少年宫一次,她上课我没事干去西湖边走了走,然后带了一份中饭给她,看她吃完又进去上课,没事干又去附近逛逛不能走远当时就觉得好惨啊,这不会是我以后的日子吧!

这种天在没有空调的地方等待

能不热吗?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

辛苦了

来源: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记者 陈伟利 实习生 王静颖 /文 陈伟利 吴煌 /摄

值班编辑:张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