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1)

丝路通世界,光影耀长安。

作为西安2023年首场国际化大型活动,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要运营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于2023年元旦前后,于曲江新区盛大举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如约而至的此次盛典,无疑搅动了中国电影乃至整个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

开门迎接世界来客

2023年1月1日,西安曲江竞技中心光影璀璨,敞开大门迎接世界来客。备受瞩目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此盛大开幕。自此,一场丝路光影之约拉开帷幕,曲江文旅魅力、西安文化魅力由此绽放。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2)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现场

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电影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广播电视台承办,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西安广播电视台运营。来自捷克、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驻华大使及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参赞,国内外知名电影人、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留学生代表、市民观众等,汇聚西安、共襄盛会,见证本届电影节的华彩乐章。

以“丝路通世界·光影耀长安”为主题的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吸引了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598部影片参与“金丝路奖”竞赛单元。

作为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举办地的曲江竞技中心,以柔和飘逸的弧线造型,艺术感与科技感爆棚的形象赚足目光。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3)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颁奖现场

曲江竞技中心是为电竞而生的专业场馆,在2023年新岁序开之际,它不仅成为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的举办场所,也是闭幕式及颁奖礼的舞台——1月3日,“金丝路奖”在此揭晓,陕闽会旗再度交接。曲江竞技中心见证了丝路精神的薪火相传、电影力量的生生不息。

除了曲江竞技中心担纲本届电影节的开闭幕式场馆,博纳国际影城大悦城店、西安美术馆、西影电影圈子·西影大厦·星光影厅、西安W酒店、盛美利亚酒店等一系列曲江新区的地标性建筑及设施,也都“敞开怀抱”,为本届电影节各尽其用,展示着传统艺术与现代电影艺术融合的魅力,以及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助力影视行业回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代电影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1月1日当天,国家电影局发布统计,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300.67亿元,在疫情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市场显示出一定的韧性。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月2日19时,2023年元旦档电影总票房达5.38亿元。《阿凡达:水之道》《想见你》《绝望主夫》合计贡献了近95%的元旦档票房,头部效应明显。猫眼专业版数据则显示,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上映17天中国内地总票房破10亿,为中国影史第100部破10亿电影、2023年首部破10亿电影。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4)

最佳女演员埃茜·戴维斯《我是兔子王》(新西兰)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5)

最佳视觉效果奖林伟健/霍廷霄/陆苇/何志恒《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国)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6)

最佳纪录片《云雾中的孩子》(越南)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7)

最佳动画片《穿越》(法国/德国/捷克)

票房提振之外,国内众多影院借助元旦档加快复工,目前在营业的影院数量已创下近10个月来的新高。

此前3年,因为疫情等因素,中国电影市场一度低迷。西安是中国西部电影的策源地,西安电影制片厂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摇篮。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约会”西安,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加速回暖带来了全新动力。

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5天电影展映期间,线下展映覆盖全省41家影院,共放映382场149部影片;线上展映85部影片,覆盖不少于2600万的影迷。这为中国电影行业在2023年新年之初的快速复苏,注入了强大动能。

电影节期间的一系列活动,也为电影市场加快复苏按下了“快进键”——《中国电影蓝皮书(2022)》《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2)》以及《中国电影史》英文版首发,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青年短片嘉年华举行……行业人士普遍认为,本届电影节上的一系列活动,为影视行业的创作、投资和发展提供了风向标和决策参考,也为影视工作者、影迷和观众等了解中国影视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时将为青年电影人打造宣传推广和展示平台,助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迈向国际化,多方位促进电影行业发展。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8)

国际评委会主席、著名导演刁亦男(中)携众评委亮相

电影从业者们盛赞:“本届电影节为新时代电影人打开了交流互通的一扇窗口。”学界则认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陕西西安举办的这五届,对西安的电影文化、电影文化产业的促进带动作用非常之大。”

“西部电影”迎来新机遇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依托的“西部电影”,曾经为中国影坛贡献了诸多经典之作。但在此后若干年,西部影视渐渐沉寂。如今,西影创新“电影 ”模式,打造电影圈子·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以电影基因赋能城市更新,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电影艺术生活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丝绸之路电影节的举办,让电影行业成为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联结、艺术交流、产业互融互通的重要渠道。这也为“西部电影”提供了再度崛起的全新历史机遇、时代机遇。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9)

陕西省电影项目推介会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曾表示,西影厂近些年来在整个文旅产业发展中,尤其是在老工业遗址改造中,已成全国性示范园区。它在国有电影厂改造提升方面,也成为“排头兵”。同时,西影背靠大唐不夜城等唐文化集中景点,有着独到、天然的文旅融合空间、环境。

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为“西部电影”发展创造了又一重大机遇——西部电影研究中心在电影节期间揭牌。它将赓续西部电影优良传统,并携手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影视机构等,打造独具特色的西部电影理论研究平台、创作交流平台,推动新时代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长安大学教授竹子认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部电影”完全有可能涅槃重生。他表示,丝路文化的中国部分其实就是西北文化。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浸润和滋养“西部电影”的其实就是丝路文化中的西北文化。因此,陕西电影人应抓住机遇,重新扛起“西部电影”。这应是陕西电影发展一个突破口,也是“西部电影”突围的方向之一。

光影盛典催旺城市烟火气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在助推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对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也产生着深刻影响。

在2020年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设置12处主题布景,再现《霸王别姬》《大话西游》《流浪地球》等12部电影里的经典桥段;大雁塔北广场喷泉区域、大唐芙蓉园西门冰屏及芙蓉湖,将经典电影桥段呈现于湖水之上,给游客带来奇妙的“观影”体验。

而在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以影视元素带动旅游的方式进一步丰富: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10)

电影美术之夜活动在易俗社文化街区举办

——以戏曲为主题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已成为西安市夜经济的一张新名片。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电影美术之夜”活动,在这里惊艳启幕。秦声悠扬、光影烂漫、衣袂飘飞。这期间,易俗社文化街区将电影的光影之美与秦腔的文化之美融合,让古老的非遗之美与现代工业美学交融碰撞,为街区的夜经济再添“一把火”。

——位于大唐不夜城的西安美术馆,“塬上”电影视觉艺术展在魅力呈现。展览以《英雄》《十面埋伏》两部视觉造型风格突出、饱含东方美学神髓的作品为主线,展现中国古典美学意境、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吸引各方游客慕名而来……

此次电影节的举办,也助推了元旦小长假西安大街小巷烟火气的回暖升温。在室外温度只有0℃左右的跨年夜,6万余人齐聚大唐不夜城,带动周边商户营业额持续攀升;2022年12月31日晚,西安城墙景区上演“辞旧迎新”灯光秀,其视频传至海外,吸引了多国网友围观……

携程发布的2023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显示,西安再次上榜全国十大旅游热度城市。借本届电影节之势而起的曲江文旅市场,正以燎原之势,为全市文旅行业增长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演艺界名人被“圈粉”

以光影为媒,西安以及曲江新区不仅“圈粉”着普通游客,也让一众演艺界人士注目。

1月1日,影视明星小沈阳在酒店之内,随着窗外烟花秀的高潮迭起,用东北话给烟花做着“解说”。之后,他将“解说”视频发在了短视频平台。因其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这条视频获得了60多万的点赞和7万多条的评论。眼尖的网友迅速认出了他所“解说”的是曲江池的烟花秀。这引发了众多网友点赞西安的新年气氛,并纷纷表示曲江的这波操作“属实引领潮流”。

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演员张丹峰和洪欣夫妇表示,本次是他们第三次参加丝路电影节。“昨天晚上去了大唐芙蓉园跨年,我们很爱西安这座城市。”作为本届电影节闭幕式主持人的演员卫然说:“我认为曲江就是西安的一张旅游名片。”以嘉宾身份回到家乡西安并出席本届电影节的演员张陆表示:“每次回来都会到大唐不夜城转一转,也欢迎大家常来西安,常来曲江看看。”缉毒题材电影《生死交锋》主演何晟铭,与演员喻恩泰一起,向海内外观众发出“追梦大唐,常来曲江”的邀请。

在之前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不少演艺界名人也表达过对于曲江新区的赞许之情。著名指挥家谭盾说:“曲江让我看到过去的西安,现在的西安,还有未来的西安。”导演陆川表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曲江举行,西影也在曲江。西安是有电影传统的,第五代导演们的教父吴天明老师就是西影厂的,何平、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都是第五代导演的中坚力量。”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11)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形象大使”吴京亮相颁奖盛典红毯仪式

除了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之前数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都与曲江新区激情“相约”。凭借其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亮眼“颜值”,多年来,参加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众多演艺界名人纷纷被曲江新区“圈粉”,他们也成为了曲江新区的推介者。

旅游与影视“双向奔赴”

作为全球性文化IP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充分彰显丝路文化魅力的同时,通过曲江新区这一陕西文旅窗口和文化舞台,也成就着陕西的开放包容。

在本届电影节“电影与城市——中国电影外景地经济系列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中国电影外景地经济”主题,探讨如何探索一条创新的“文化 影视 旅游”模式。而“文化 影视 旅游”、旅游与影视“双向奔赴”的格局,在曲江新区已然显现。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下属公司曲江影视出品的《装台》,开播以来迅速成为国产高分剧,西安的关注度也随之高涨。携程集团大数据显示,随着《装台》的热播,西安2020年12月及元旦的旅游热度迅速攀升,搜索量暴增160%。 2021年元旦搜索量,陕西环比增加120%, 西安环比增加160%。

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参与融资担保的78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大秦赋》,带火了体验秦文化、了解秦历史的秦文化旅游。借此良机,作为《大秦赋》取景地的新疆乌尔禾,以及与秦文化密切相关的陕西省咸阳市和西安市临潼区(兵马俑),都迎来了旅游发展新机遇。

让曲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丝路文明特刊(12)

开幕式上,情景歌舞秀表演尽显“丝路”元素

此外,曲江影视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白鹿原》,带红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同时也带火了油泼面等“关中味道”;脱胎于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长安十二时辰”景区,与大唐不夜城联动形成的“长安十二时辰 大唐不夜城”唐文化全景展示区,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创新成果;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获评了陕西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有研究显示,流行影视可以提升取景地25%至300%的游客数量,平均可以达到31%。业内人士认为,影视作为一种 Ip,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把影视短暂的拉动效应变成旅游“长尾效应”,需要更好、更新的产品,满足游客旅游消费。曲江新区正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以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促进影视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更多典范。(文 / 《丝路文明》 吴军礼)

来源:《丝路文明》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