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系出名门

   在本文第一章德厚流光中,评价焦德海对相声的贡献是为相声的繁荣奠定基石。原因在于,焦德海的三个弟子张寿臣、常连安、朱阔泉培养了众多后辈名家,而焦德海之子焦少(寿)海,门下也是众星云集,成为大家的有赵佩茹、杨绍奎、李洁尘、耿宝林、李润杰(也是李派快板书的创始人)等。焦少(寿)海的徒孙中,成名者甚众。李伯祥、高英培、常贵田、侯耀文、马志存、赵心敏、刘文亨等。

我眼中的双人相声(我眼中的相声第九章)(1)

李伯祥、杜国芝

  李伯祥自幼随父李洁尘学艺,后拜师于第六代门长赵佩茹。他机智、灵巧的台风与爆、脆、快、响口风与搭档杜国芝(师从张庆森)的佯装敦厚其实心知肚明,靠活佐料与逗哏较劲的神气,形成了他们二人的独特表演风格,被艺术评论界称为“李杜黄金搭档”。

   估计很多朋友与我一样,对李伯祥的熟悉是从《聊天儿》这个段子开始的。第五大名旦的“李大白话蛋”成了李伯祥的外号。李伯祥的贯口很见功力,代表作有 《报菜名》、《地理图》、《大戏魔》、《醋点灯》、《综合之最》、《谦虚论》、《看红岩》等。他的弟子戴志诚、郑健、王平等在近些年的演出中很活跃。

高英培、范振钰

   高英培1928年出生,天津人,1985年被评为十大笑星之一。十大笑星是吉林曲艺协会组织票选出的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分别是马季、姜昆、李文华、赵炎、侯耀文、石富宽、高英培、郝爱民、师胜杰、常宝华。高英培艺术功底扎实,表演风格火爆,尤其擅长表现天津市民生活,语言节奏和舞台气氛与观众心理相吻合。与范振玉(师从马三立之徒班德贵)合作称为“高范”。代表作有《钓鱼》、《教训》、《别扭话》、《错办好事》、《进城》、《好阿姨》等。其中《钓鱼》是“二子他爸爸”这个形象深入人心。高英培的弟子有孟凡贵、赵保乐、李嘉存(最被大众喜爱的形象是“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韩翔、李志刚等。

  与李高同辈的相声演员,名家辈出,然而在这些“文字辈”的演员之中,以我个人看法,还有两人成就颇高,其中一个是李伯祥的同门刘文亨,另一位是赵振铎。

我眼中的双人相声(我眼中的相声第九章)(2)

左起:魏文亮、赵佩茹、刘文亨、高英培

  刘文亨,祖籍河北永清,生于天津。其父刘广文也是相声艺人。1949年起在声远茶社随师杨少奎学艺,在杨少奎弟子“元亨利贞、学习进步”中排名第二,在文字辈大排行中列在赵心敏、苏文茂、赵连升、孙兴海、李伯祥、赵振铎、茹少亭、丁文元之后,为第九位。1957年和魏文华结婚。魏文华是著名的女相声演员,弟弟魏文亮也是卓有成就的名家。

  刘文亨成名较早,学唱最佳,被称为小侯宝林。一生主要和刘文贞、班德贵、王文玉、于世猷四位捧哏演员合作。代表曲目:《戏迷》、《学越剧》、《找堂会》、《学四省》等。 与王文玉合作的《评书漫谈》中的一段天津评书,令人捧腹。刘文亨的弟子不多,比较有名的是马云路。马云路与刘际(师从侯耀文)也是很受观众欢迎的一对相声演员。

  赵振铎是回族,师从王长友,在文字辈大排行中列第六位。与赵世忠合作演出了很多精典段子。二人珠联璧合,成为相声界屈指可数的一对好搭档,被誉为“相声二赵”。

我眼中的双人相声(我眼中的相声第九章)(3)

赵振铎、赵世忠

赵振铎基本功扎实、吐字清楚、表演自然、语言生动。在13岁时被天津观众称为“小寿臣”。 代表节目的有《八扇屏》、《指妈为马》、《媳妇往哪儿娶》、《滥竽充数》、《兄妹对诗》等。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八扇屏》,人们也把《八扇屏》称为二赵的巅峰之作。在我个人看来,二赵的《八扇屏》应该是绝段,从技巧上,赵振铎的垫话与贯口在这一段中无人能及;从作品的合理性上,也远胜于俊波、刘宝瑞、 高英培、郭德纲等版本。人们一提起《八扇屏》,首先会想到赵振铎。

  《八扇屏》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儿,一共八扇儿,每一扇儿都画有历史人物故事,或写着诗词歌赋。《八扇屏》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挪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如称楚霸王项羽,是有勇无谋的“浑人”;称后汉三国时的张飞是“莽撞人”;称三国时的东吴大夫鲁肃是“忠厚人”;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军师苗光义是“江湖人”;称三国时年少有为的周瑜是“小孩子”;称唐代的开国大将尉迟敬德是“粗鲁人”;称辅佐周朝的姜子牙是“渔人”;称宋代岳飞的幕僚王佐是“苦人儿”。这些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相声演员表演《八扇屏》时,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只能从“浑人”、“莽撞人”、“苦人儿”、“小孩子”、 “粗鲁人”这五种故事中,选择三种来演。

  在这些故事中,都包涵着很多历史典故,其中以小孩子这一段典故很多。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十三郞五岁朝天,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这其中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有今古奇观的故事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体现,在现今社会中,尤其是青年人,知道的恐怕不多,这也是文化传承中的遗憾。

  赵振铎最出名的弟子是李金斗。

我眼中的双人相声(我眼中的相声第九章)(4)

李金斗

  李金斗活儿路宽,功底深。在1986年第一届相声大赛中与陈涌泉合作的新《武松打虎》,获得了逗哏一等奖。那一届相声大赛,参与的名家众多。看看这份获奖名单大家就知道获奖人难度了,北京曲艺团的李金斗和李建华分别获得逗哏和捧哏一等奖,战友曲艺队牛群和北京曲艺团刘洪沂获逗哏二等奖,中国广播艺术团冯巩和北京曲艺团陈涌泉获捧哏二等奖,天津市曲艺团李伯祥、北京曲艺团笑林和煤矿文工团石小杰获逗哏三等奖,战友曲艺队李立山、北京曲艺团李国盛和天津市曲艺团杜国芝获捧哏三等奖。马志明谢天顺的段子《五味俱全》名落孙山。李金斗与陈涌泉、李建华合作的段子有《老鼠秘语》、《夹板气》、《捉放曹》、《新夜行记》等。

  相声的精髓在于即兴演出,可以说,电视相声是相声进入低谷的罪魁祸首。由于节目播出的习惯,电视相声多为七、八分钟一段,而大多数的相声都在十分钟以上,更是有不少一小时以上的长篇大段。回归剧场是相声重新崛起的必经之路。

未完待续......

下一节:第十章 茶馆相声

欢迎评论转发

我眼中的双人相声(我眼中的相声第九章)(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