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对彭德怀与黄克诚来说,都是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

在这一年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为反对“大跃进”,受到了批判,黄克诚也因为支持彭德怀,一起受到了牵连,被罢免了职务,陷入了十几年的低谷。

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1)

不过,两人都是意志坚定、心胸豁达的革命家,虽然受到了批判,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比如彭德怀就写了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庐山雾重风萧萧,挂甲离京十里遥。

一生戎马无暇日,老来偷闲学种桃。

第一句“庐山雾重风萧萧”,指的就是庐山会议;第二句“挂甲离京十里遥”,是指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撤销了职务,搬去了北京西北郊挂甲屯吴家花园,离北京有十里之遥。

后面两句“一生戎马无暇日,老来偷闲学种桃”,就体现了彭老总乐观豁达的心态,说自己戎马一生,一直没有时间休息,现在老了,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种点桃树,以娱晚年。

当然,彭老总写这首诗也只是勉强自乐而已,他一生心系百姓,时刻都在挂念着百姓的安危,怎么能有心情一个人自娱自乐呢?

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2)

再说黄克诚,被撤职后无事可干,就每天看书学习,还写了一首诗:

少无雄心老何求,摘掉乌纱更自由。

蛰居矮舍看盛世,漫步小园度白头。

书报诗棋够消遣,吃喝穿住不发愁。

唯愿天公不作恶,五湖四海庆丰收。

这首诗,同样体现了黄克诚将军的乐观心态,“少无雄心老何求,摘掉乌纱更自由”,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现在老了更没有什么追求了,所谓“无官一身轻”,被撤了职更自由。

“蛰居矮舍看盛世,漫步小园度白头”,说的是自己虽然反对“大跃进”,但也很乐意看到新中国进入一个“盛世”,自己就是“蛰居矮舍”,在家里度过晚年,也是高兴的。

“书报诗棋够消遣,吃喝穿住不发愁”,体现了黄克诚的豁达,每天可以读书看报、写诗下棋,足够自己消遣了,吃喝穿住更是不用发愁,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唯愿天公不作恶,五湖四海庆丰收”,更体现了黄克诚心怀天下的情怀,自己过得好不好无所谓,只是希望天公能不作恶,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了!

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3)

到了1966年,黄克诚被关进了监狱,听说彭德怀也被囚禁,黄克诚很关心这位性格耿直的老首长,就特地为彭老总写了一首词《江城子·忆彭德怀》:

久共患难自难忘,不思量,又思量。

山水隔阻,无从话短长。

两地关怀当一样,太行顶,峨眉岗。

犹得相逢在梦乡,宛当年,上战场。

军号频吹,声震山河壮。

富国强兵愿必偿,且共勉,莫忧伤。

在这首词中,黄克诚回忆了与彭德怀并肩作战的往事,重温了当年“军号频吹,声震山河壮”的壮烈场景。

最后,黄克诚用一句“富国强兵愿必偿,且共勉,莫忧伤”,勉励彭老总不必忧伤,要相信组织,新中国“富国强兵”的愿望肯定会实现!

这就是黄克诚将军的革命情怀,虽然遭到了批判,身陷囹圄,仍然鼓励战友,胸怀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彭德怀与黄克诚各自写了一首诗)(4)

另外,黄克诚在监狱中还写过一首诗,让人潸然泪下,就是《梦母》:

梦归故里看亲娘,亲娘见我惊倒床。

欲哭无泪望穿眼,欲言无语思断肠。

面呈怒色示指责,为何更早不还乡。

自古忠孝难两备,孩儿扪心愧对娘。

当时,黄克诚正在坐牢,有一天晚上,突然梦见了老母亲,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还不回去看她。

黄克诚醒来后,不禁潸然泪下,就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母亲的歉意。

(参考资料:《黄克诚传》《黄克诚回忆录》《将帅风范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