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打开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媒体,你一定在各种内容——无论是娱乐八卦新闻,还是严肃社会新闻——的评论区里,能看到这些词:“nmsl”、“你可真是个弟弟”、“安排上了”、“凶手找到了,是@带带大师兄”......

有趣的是,有些词可能你都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但看到大家都在用,为了避免落伍,也就纳入自己的表达之中。偶尔有上进好学的同学,可能会打开百度,搜一搜“xxx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们会发现,这些话的来源都会指向同一个词——“狗粉丝”。

从“嗨粉”到“狗粉丝”,一个亚文化的兴起

“狗粉丝”在出圈之前,还只是斗鱼6324直播间的观众。这个直播间最早属于四川成都协警李赣,那时候斗鱼还没从A站独立出来,等到2014年斗鱼独立,李赣也跟着出来,成了斗鱼的元老级主播。

2014年5月,李赣给自己起名“电竞李伯清”,开始在直播间里大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游戏理念,往往言辞激烈,捧一踩一,导致每每开播,弹幕都是骂声一片。

李赣被封后,同样脾气暴躁、爱和粉丝对骂的孙笑川成了狗粉丝们的下一个玩弄对象。因为孙笑川在直播中答应收了火箭,就删掉辱骂粉丝的人,但最后却食言,引起粉丝愤怒报复,便把当时新津发生了一起中年男子殴打老奶奶的事情“安排”在孙笑川头上。他们在贴吧发帖,称“打奶奶的凶手找到了,是斗鱼主播孙笑川。”

在这之后,狗粉丝们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各大平台,凡是遇到不好的事情,都在下面甩出孙笑川的名号,把不明真相的路人引导过去。给孙笑川惹事,让他生气,让自己开心,“唯恐天下不乱”,成了狗粉丝们行动的重要准则。

“黑星俱樂部”的《互联网时代,视野狭窄是一种原罪》一文中提到,“任何人都无法确切描写孙笑川的一枝独秀,他出轨了白百合,与泰勒史威夫特展开地下恋情,让谢娜在微博删了所有张杰相关,Demna也邀请他看秀,堪称互联网第一红人,连范冰冰都关注了他。”

大狗被diss事件始末(出圈的梗和失控的狂欢)(1)

狗粉丝们甚至还把演唱会用激光笔照射蔡徐坤的锅扣在孙笑川头上,蔡徐坤的粉丝攻占了孙笑川的微博,而狗粉丝们则卧底进蔡徐坤的粉丝群,坏笑着把“nmsl”教给每一位粉丝。

大狗被diss事件始末(出圈的梗和失控的狂欢)(2)

这些已经严重破坏互联网秩序的行为当然不能代表全部狗粉丝,但也无可否认,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催生之下,才出现了这样一小撮打着“抽象文化”旗号造谣滋事的人。

反串黑是这些狗粉丝们的常规技巧,在互联网的掩盖之下,你可以扮演任何人。最近一部新番动画《工作细胞》里的角色血小板角色人气颇高,而在几周前,血小板吧突然冒出许多动漫角色血小板的粉丝,发帖驱赶血小板吧里的白血病人,言辞激烈。

大狗被diss事件始末(出圈的梗和失控的狂欢)(3)

在《从血小板到狗粉丝——互联网的部落时代》一文中,作者追踪到一些在血小板吧发帖引起争议的动漫“萌新”,发现其实是部分狗粉丝反串而来,他们故意跑到血小板吧发表一些幼稚、无知的发言,引导网友把怒火牵引到那些动漫爱好者身上,甚至迁怒于B站和整个二次元群体。

问题是,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言行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原来是说,没人知道互联网对面是不是一条狗,现在变成了没人知道互联网对面是不是一个激进的狗粉丝。

在狗粉丝的不断“陷害”之下,带带大师兄孙笑川已经享受到了“出圈”的待遇,而狗粉丝们的“抽象文化”,也开始以各种形式向整个互联网世界扩散。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一种“破窗效应”。看到别人做坏事,自己也跟着做,反正只是写一条评论,不用负责,先把大师兄安排上再说。

从“屌丝”到“狗粉丝”,亚文化的新轮回

互联网上浮现出各式各样的亚文化群体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贴吧最辉煌的时代,“帝吧”的名声如雷贯耳,因为他们,百度贴吧有了4级才准入的验证制度,他们还一手创建了“屌丝”文化。

截至目前,李毅吧的关注用户仍达3083万人之多,累计发贴量超10亿。“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口号响彻全球,集体愤怒、恶搞、嘲讽是他们的代名词,看谁不爽,爆吧没得商量。

但实际上,根据知乎网友无远的回忆,早期的李毅吧“是内涵和幽默的乐园”,“当时的口号是“日日李毅吧,天天笑哈哈”,是任何时候点进去都能让你笑好几个小时的地方。几乎每一位会员都风趣幽默,而且绝不是现在贴吧里那种低俗无趣的幽默,大家都抖得一手好机灵。”

“2011年,由脑残儿童乐趣多开启的“儿童体”出现并逐渐流行,屌丝这个词开始兴起,屌丝、黑木耳的相关自嘲文化像病毒一样流行起来,一定程度抹黑了李毅吧的形象,李毅吧逐渐开始走向衰落。”无远回忆说。

现在看来,抽象文化影响下的狗粉丝,有点像屌丝文化兴起后的帝吧。他们简单粗暴,充满愤怒,无视规则,他们现在就像“爆吧”一样爆掉那些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他们为自己的快乐破坏普通用户的上网体验,以一种无视秩序的群体狂欢对外输出自己的文化。

游戏爱好者小福曾进过一个狗粉丝的微信群,但没过几天就受不了退掉了。

“他们早晨会发一些很蠢的鸡汤文,这个肯定是反串的,他们觉得鸡汤傻子才发,里面的人很喜欢比富、炫富,或者炫耀约妹子,每天的聊天范围基本就是网恋,约炮,主播傻B,主播怎么怎么样这些东西,还经常发一些很恶心的图,或者黄色图片。”小福对刺猬公社说。

大狗被diss事件始末(出圈的梗和失控的狂欢)(4)

玩梗自然是互联网的一大乐趣,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之所以能够聚集起来,正是因为拥有同样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寄托,他们身处集体之中,让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压力得以释放。但分寸感同样是需要的,如果因为对自身亚文化的认同,而变得极端,排斥其他群体,并恶语相向,维护属于自己的优越感,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是一个值得被推崇的亚文化。

集体行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如果拆解成个人行为,也许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当所有个体聚集起来,便将完全扭曲最初的个人意愿,变得失控。

触乐网发表的《抽象的人:斗鱼6324、嗨粉,以及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开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外人看来,嗨粉是个难以捉摸的群体。经过长久的发展,嗨粉在川渝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地方言特色,再配以超强的改编和发散能力,融合出了一套特有的‘抽象语系’。又因为6324整体的直播风格偏近接地气,各种无下限无底线的言论都能在直播间里肆意横行,甚至博取眼球,嗨粉慢慢开始用地域黑、瞎骂、对喷等方式代替正常交流。”

大狗被diss事件始末(出圈的梗和失控的狂欢)(5)

而这套黑话体系,也是这种文化高传染性所在。它用语言对部分网民思维进行格式化,让他们无法正常、理性地去交流。

对于狗粉丝目前所造成的种种不良影响,这明显不是一个站在道德高地,高喊保持理性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更像是一个反复轮回,必然会发生的文化现象,就像作家薇拉•凯瑟曾说过一句话:“人类其实只有那么两三个故事,它们不断地重复,就好像它们从未被重复过一样。”

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选择是否要成为这故事中的一员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