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第一集开头有这样一个桥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康熙王朝剧情深度解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康熙王朝剧情深度解析(解读康熙王朝第一集)

康熙王朝剧情深度解析

《康熙王朝》第一集开头有这样一个桥段···

还是皇子的康熙晨课足足误了半刻钟,师傅魏承谟让魏东亭跪下领罚。

当魏东亭被打的老惨、嗷嗷大哭时,起初看戏姿态的康熙也顿生不忍,向魏承谟师傅求起情来。

康熙晨课迟到,本他个人的错,魏承谟没直接打他,却让他人(魏东亭)受了罚,最后果真触动到了小康熙,起到了既定的教育效果···

我记得在上大二那会,也亲身领教过类似操作的厉害。

那是有一天下午,我们班全体同学参加了一个户外拓展训练,玩几个简单的凝心团队游戏···当然玩游戏,肯定是有要求和规矩的。

开玩之前,教练给我们做了分组,并把游戏内容和注意事项交代了,当然他也说道,没做好的将接受惩罚,错一次要做30个俯卧撑!

所以当我们不认真对待或不幸出错了,毫无疑问就要接受惩罚!但他对于每组出错的队员的惩罚,采取的竟然是和魏承谟如出一辙的方式——

即出错的队员不受罚,反而惩罚队内其他没出错的队员。即便如果某个队员频繁出错,他也一定是相安无事的,但队内其他成员就遭殃了,要频繁的接受惩罚。

这样的一个操作,也使得我们每组在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教练想要的效果!

这是一个什么奇怪的情况?我是这样理解的——

你如果有简单了解过心理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你应该不会陌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如下5大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想活出自己的价值,人们天生具有给集体贡献价值的愿望,实际也会这么做。因为那是一种荣耀,自己可以得到鼓励、亲近、被崇拜等等,谁也不想被集体排斥,大家都想混个好人缘。

当然哪怕一不小心犯错成了集体中的“老鼠屎”,也只希望“一人做事一人当,不牵连无辜”。但当你采取的是把理所当然打在他身上的“棍子”,竟然打到了他所在集体的其他人身上···

他的为犯错买单的账就一直没结算掉,反而是其他很多跟他关系好的人给他买单了,无形间一种强烈的负罪亏欠感就涌上笼罩在了他心上。它比“棍子”带来的“皮肉痛苦”,更能让人刻骨铭心,我称之为“杀心”!

其实在教育或管理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

当你的小孩或员工犯错了,你对他第一时间做的是上“棍子”的惩处,比如“关黑屋”或扣工资,他极其可能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但如果你做的更多是检讨自己身为父母或领导的失责,对自己狠狠惩处,而对本来犯错的他却无比包容的话,他下次基本上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是“棍子”好,还是“杀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