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而有人就以此为借口,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去做,无利的就回避,也不管自己所做所为是否正确,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了。
记得在江歌遇害一周年时,有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网络大咖为刘xin辩护,用的就是“趋利避害”这个词,认为刘很无辜,不应该遇到人们的谴责,她只是趋利避害而已。
这位网络大咖讲这样的话的时候,也不想想自己的话多么荒谬。如果江歌也趋利避害,她会管刘的破事?她会遇害吗?说不定遇害的就是刘本人了。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趋利避害,自私自利,不顾他的死活,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社会将会是他人是地狱,是一个充满危险的社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是一个很难生存的社会。
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在发挥作用。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价值观,有社会倡导的正能量和主旋律,引导人们正确判断是非,知道什么该做、能做,什么不该做、不能做。
清人王永彬说:“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只问所做的事是对还是错,并不问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的究竟是福是祸。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判断一件事能不能做,首先想到的不是趋利避害,而是“是”和“非”,要明辨是非,“是者是之,非者非之”,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说,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成语“舍生取义”就来自孟子的这个段话,为了正义可以牺牲生命,这也成为中国有志之士的人生选择。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和坚持真理,义无反顾,把自身的祸福安危置之度外,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才是所谓的真正大丈夫。
南宋民族英雄文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元朝统治者的软硬兼施,他宁死不投降元朝,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的利益,怎么能因为有福祉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好就是说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林则徐在国家受到西方列强传略时,站了出来,虎门销烟,长了中国人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遭到了革职流放新疆的噩运也从不后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抒发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雄心壮志。
革命先烈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他为了坚持真理,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和劝降,他终视死如归,决不屈服,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如果做事只根据对自己的利害来决定取舍,就会只能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而不管是否损害国家、他人利益的事,很可能就做出现损人利己的事来。
做事是有是非标准的,而有的人看了王永彬的这段话后,这样评说:“立场不同,对错也就不那么好分辨。很多事都分不出个对错,只能择优,所以才会有博弈论。”还有的人说:“不能太武断,毕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三观不同,观点不同。”
这明显是没是非观念,什么是对,什么错,都不知道,是非不明,而且判断是非是以个人的立场为标准,而不是以社会所倡导的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也就明白为什么社会上有许多人为刘xin名冤叫屈了。
如果从个人的立场出发,当然就会是非不明了,往往是各说各有理,就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是非标准。
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做事不能一味地趋利避害,还要正确地做人,这是对人最基本的要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