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士要穿猩红色?为什么金色独属于校长?学位服的等级区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学士服形态确立之初,尚未有颜色的差异,以色彩作为一种等级标识,是文艺复兴后才普遍出现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学位服里面穿什么比较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学位服里面穿什么比较好(的各色学位服有什么讲究)

学位服里面穿什么比较好

为什么博士要穿猩红色?为什么金色独属于校长?学位服的等级区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在学士服形态确立之初,尚未有颜色的差异,以色彩作为一种等级标识,是文艺复兴后才普遍出现的情况。

今天我们看到的学位服有披肩,它深受古欧洲连颈帽的影响。所谓连颈帽就是指挂在颈上的套头帽,起初,它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人们可以方便地将连颈帽戴上或摘下,必要时,通过一条长线把连颈帽缠在颈上防寒取暖,或系于一处防止帽子脱落。有时,它还具备审美装饰效果。这种来自世俗社会的需求渐渐融贯到学位服的设计中,成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披肩。同时,15世纪的欧洲还十分流行敞露宽松的服饰风格,开襟式服装十分时兴,常常会在长袍的前方开一个非常大的尖口,让衬里显露出来,袖口也非常宽大,在袖口的两处会绣上花纹,这也奠定如今学士服的大体形态。

中国目前按照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等12个门类分别授予学位,在各个门类下又有十分庞杂的学科专业,为了进行区别,又防止门类过于繁多难以分清,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订了中国学位服标准,明确地将学科分为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对应在披肩上以粉、灰、黄、绿、白、红六色进行修饰。

到了新中国成立,因为没有建立实行学位制,中国长期没有自己的学位服,直至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新中国开始确立学位制度,配套的学位服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直至1994年,国务院正式统一规范学士服,其制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