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噱头满满的《无限超越班》,终究没逃过高开低走的命运。
目前评分4.0,堪称综艺里的稀烂之作。
这档由TVB和内地合作的演员专业艺训励志真人秀,成龙和赵雅芝露过脸,尔冬升和吴镇宇稳坐导师席,惠英红和佘诗曼成为女演员的典范。
冲着如此大的阵容,大多数人都满怀期待,想看这些香港影视圈的翘楚人物,对内地新生演员的指导。
结果,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档探讨演技的节目,我们看到的只有制造冲突的剧本。
用内地新生代演员的天真稚嫩、不守规则、哗众取宠,来凸显香港戏骨们的敬业、专业和犀利,这真的是观众想看的吗?
面对这档节目的全网差评,愈姑娘不禁感慨,属于香港演员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曾几何时,香港演员是经典影视剧的代表,比如成龙《警察故事》系列,赵雅芝的《新白娘子传奇》,尔冬升的《新不了情》。
到了今天,再回过头去看,香港影视圈的黄金时代,永远停留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
不可否认,香港影视圈,一年不如一年,粗制滥造的作品,没有跟上时代的演员,曾经的辉煌更像是一个巴掌,每提起一次就在他们脸上留下一个印记。
无数香港影视圈的人,近几年来都渴求在内地分一杯羹,但是越来越清醒的观众,似乎不再买单了。
看着他们卖惨、炒冷饭、无底线捞金,曾经对他们的美好滤镜一点点破碎,剩下的只有满目狰狞和原形毕露。
深扒香港影视圈的现状,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
01戏骨卖惨,影帝炒冷饭,一言难尽
在《无限超越班》的新春特辑中,戏骨集体卖惨。
惠英红说自己曾在拍武打戏的时候,从高处跳下来,直接把腿摔断了。
因为拍摄影棚只剩下最后一天了,必须要拍完,去完医院后,又被抬回现场,继续拍摄。
她还提到,为了拍戏,连续29天没回家睡觉。
梁家辉就更夸张了,他说自己连续工作三年没回家,每天跑三组,一组八个小时,只能在转场的时候在车上睡一会儿。
更夸张的是,他是从双胞胎女儿出生后开始这么拼命的,他只在女儿出生的时候见过一面,此后三年都没见过一次。
佘诗曼则说,因为自己在《金枝欲孽》演的坏人太深入人心,导致丢失了一个中秋代言。
至于最拼命的时候,是一年只休息了春节三天。
显然,他们都想通过讲述自己的努力和拼命,来彰显自己为演员职业的付出。
可是现在的观众早就不会对明星同情心泛滥了,毕竟明星的惨真不是普通人能共情的。
日入208万、穷到卡里只剩3000万、没收入只能变卖过亿豪宅,这些天文数字,是大多数普通人穷尽一生都够不到的。
明星的“穷”和“惨”背后,是高收入和高标准的生活。
尽管如此,在综艺上卖惨,依然是香港演员乐此不疲的事情。
2022年,在《开播!情景喜剧》中,王祖蓝带领的TVB艺人,在台上上演了一场“哭戏”。
出道十年的张振朗,谈到自己跑龙套时期的艰辛,有一次拍戏到凌晨四点才收工,接到一个电话,说早上七点让他去演一个替身。
说到这,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紧接着,他提到自己入行十年对表演的热爱,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在《三十而已》中饰演过赵静语的高海宁,听到王祖蓝介绍TVB龙套演员的无奈时,她的眼圈红了。
讲到自己的龙套演员经历时,两行热泪。
还有拿过2017年TVB影帝的王浩信,说自己参加节目压力很大,两个星期就瘦了十磅,直接哭到表情失控。
对于这些卖惨的香港演员,招来的只是内地观众的反感。
倒不是要抹掉他们在影视行业的付出,而是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不容易的,何况演员还是一个高报酬的行业。
你要觉得辛苦就不要做,你从事了这一行就不要用卖惨来博眼球。
比起卖惨,炒冷饭也在透支香港演员的口碑。
诚然,在香港影视圈的黄金年代,给观众带来过不少经典角色,这也是观众对港片拥有情怀的关键原因。
可是,有些演员偏偏利用观众的这种心理,反复炒冷饭。
古天乐曾是香港影视圈的代表人物,拿下过多个影帝奖杯。
年过五十的他,依然还活跃在影坛,本是一个值得歌颂的精神。
只是,这几年,他交出的作品实在令人失望。
古天乐出演的剧本并没有什么创新,而是将曾经火爆的题材,反复拿出来拍续集。
比如《反贪风暴》系列,《使徒行者》系列,《扫毒》系列。
或者参演口碑电视剧改编成的电影,比如《寻秦记》、《倚天屠龙记》等。
想要借IP出圈,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剧情老套,毫无创新,这真的是一个影帝对职业的坚守吗?
拿《反贪风暴5》来说,只拿下了6亿的票房,评分只有4.6。
整部电影的质量,被网友戏称为:干完这一票就跑路。
里面大量的枪战、爆破、追车场面,都还是老式港片的元素。
且不说角色不立体,就连特效都做得廉价粗糙,分分钟让人出戏。
2022年,古天乐主演的《明日战记》扑街得彻底,票房没过十亿。
面对这个成绩,他曾泪洒现场,他说电影里面一个48秒的镜头做了500多天。
古天乐号称这部电影筹备了10年,投入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巨大,可为何观众不买单,他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吗?
同样炒冷饭的还有陈浩民。
曾几何时,他是TVB的当红小生,《天龙八部》、《西游记》等影视剧,让他大红大紫。
可是近十几年,他成了烂片之王。
他没演什么别的电影,而是把自己之前的IP反复拿出来营销。
面对外界的争议,他依然理直气壮地表示:我拍这些烂片,是为了让别人不失业。
无论是卖惨还是炒冷饭,都在验证香港影视圈已经不行了。
那些曾经在TVB风靡一时的演员,都要另辟蹊径寻求生路。
想转型,想进军内地,都没问题,关键是能力配不上野心,又想走捷径,最终只能被市场抛弃。
02卖情怀、直播商演,捞金无下限
随着香港影视圈的没落,越来越多的香港演员到内地捞金。
近十年来,内地有两个对艺人友好的捞金风口,一个是参加综艺,一个是直播。
在综艺里“卖情怀”是香港演员的常见操作。
《无限超越班》就将这个套路用得明明白白。
张可颐、邓特雯、佘诗曼,时隔十八年,再度扮演《金枝欲孽》的角色。
张家辉还原十年前《无极》中陈长兴的角色。
惠英红则还原2011年《武侠》中十三娘的角色。
《鹿鼎记》四大美女重现。
岁月是把杀猪刀,多年过去,这波“回忆杀”观众真的还吃得下吗?
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合唱《友情岁月》,卖的是“古惑仔”情怀。
年过五十的李若彤扮演小龙女。
朱茵牵着一匹马重现《大话西游》紫霞仙子出场情节。
26年后,许仙、白娘子、小青再聚首。
苑琼丹反复消耗“石榴姐”的情怀。
一开始,卖情怀这张牌,备受欢迎,观众纷纷表示,似乎瞬间穿越回那个年代。
可是情怀卖多了,全是一门流量生意。
那些过气的港星渴求用这种方式,来唤起观众对他们的记忆。
说实话,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了,曾经的俊男靓女都成了皱皱巴巴的中老年人,除了妆造,再也没有过去角色的半分影子。
看着这些演员用尽全力装嫩表演,除了破坏角色滤镜,没有一点好处。
想要靠卖情怀东山再起,一不小心就翻车了。
比如张智霖和袁咏仪,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用一场婚礼诠释《无与伦比的美丽》这首歌,引发全场高潮。
舞台效果是达到了,可是屏幕前的观众却不买单了。
张智霖总是说欠袁咏仪一个婚礼,于是,在综艺里,他们频繁上演求婚和婚礼的戏码。
这场婚礼过后,张智霖的好丈夫人设遭到质疑,袁咏仪幸福娇妻的神话不再。
同时,袁咏仪最大的影迷会宣布关站,那句“江湖再见,山水有相逢”实在令人唏嘘。
影迷把袁咏仪抛弃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这30年来,袁咏仪只有两部拿得出手的作品——《新不了情》和《金枝玉叶》。
在这之后,她从主角变成女配角再到女N号,再到综艺咖。
近3年,她只有一部5.7分的《盛装》,女三号的角色,被宋佳压得死死的。
张智霖倒是还在拍戏,不过也只有烂片。
2022年,他出演的《扫黑行动》和《家族荣耀》都没有过六分。
有综艺上、有戏拍的香港演员还能相对体面赚钱,而那些知名度不高的演员义无反顾投身到了直播卖货或低廉商演的行列。
在《再见爱人》第二季中讨论声很高的艾威,曾在广州某酒吧走穴,出场费仅1.2万。
此外,他还出现在某个祝寿现场。
TVB古装女神梁小冰现身过某商演活动现场,一身少女装扮,体态和脸部却肉眼可见的衰老了。
陈浩民除了演烂片,还拉着老婆蒋丽莎直播,不仅带货,也直播自己的婚姻生活。
在他直播间传递出来的生活方式备受诟病,比如剩菜给保姆吃,浪费食物,吃小龙虾只闻味道。
曾经不可一世的温兆伦,在直播间卖起了女士用品。
参加商演的时候,还被一群富婆死死围住。
万梓良也开始商演,和女粉丝大胆互动。
直播带货是这两年来钱最快的,但是对香港演员来说,门槛太高。
他们会演戏未必懂运营和选品,也没有好的合作商,因此,他们直播带货的成绩并不好。
至于商演,单价从上万到几十万不等,只要你能放低身份,赚点生活费是没问题的。
无论是综艺卖情怀、直播卖货还是接地气的商演,对香港演员来说都是残酷的。
曾经风光无限,万人追捧,人到中年后,却沦落到影视圈的边缘,为了三斗米折腰。
尽管残酷却也是冷冰冰的现实,香港影视圈的大势已去,大多数演员的高光时刻不会再重现。
不管体面与否,能赚一点是一点,反而成了香港演员的生存法则。
这种赚钱方式必然让他们多年来建筑的高楼倒塌了,粉丝也逐渐认清,他们只是普通人,并非神话。
03老本吃完,口碑耗尽,香港影视圈该何去何从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影视圈走过了将近40年的辉煌时期。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点在影视圈同样适用。
那四十年是香港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充足的资本和开放的创作环境,让整个香港影视圈百花齐放——
功夫片有《精武门》、时装片有《男亲女爱》、美食片有《美味天王》、武侠片有《倚天屠龙记》、赌片有《赌神》、枪战片有《英雄本色》……
随着影视圈的蓬勃发展,也催生出了一大波顶流演员,比如李小龙、赵雅芝、成龙、郑少秋、汪明荃等人;
知名导演也不少,比如楚原、杜琪峰、王晶、吴宇森等人。
那些年,港片在内地拥有巨大的粉丝群体,可以说70后、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都有港片的影子。
作为90后的我,直到现在都还记得黑白电视播放的《天龙八部》和《上海滩》。
不过,从90年代末期开始,香港影视圈的危机接踵而至。
以周星驰的电影为例。
1992年和1993年,他主演的《家有喜事》和《唐伯虎点秋香》,票房都超过了四千万,并且位列香港年度票房的第二名和第一名。
1994年开始,周星驰开始转型当导演,此后4年,他的电影票房基本稳定在3500万到4000万之间,是香港年度票房的三甲。
1998年,从《行运一条龙》开始,他的电影票房跌破3000万。
到了1999年的《喜剧之王》,只拿下了2984万,如此差的票房成绩依然是年度票房的冠军,可想而知别的电影票房低到何种程度。
短短8年的时间,香港电影从盛极走向衰落。
在巅峰时期,香港有五条电影院线,基本保持每条电影院线每周都有一部新片上映,一年的新片产量超过200部。
但是到了90年代末期,电影院线上线的新片只剩下两位数。
这个时期也是香港演员的命运转折点:有的演员选择隐退,有的演员选择转行,有的演员选择辗转内地。
无论选择了哪条道路,这些在香港影视圈的黄金年代成长起来的演员,再也回不到事业颠覆了。
拿佘诗曼来说,她1997年出道,算是在香港影视圈彻底没落之前,发展得不错的演员。
从2000年到2004年,佘诗曼交出了《十月初五的月光》、《倚天屠龙记》、《金枝欲孽》三部收视不错的电视剧。
此后7年,她随着TVB的衰败,再也没有拍出好作品。
2011年,佘诗曼将重心转向内地,却不尽如人意。
十年来,和内地合作的收视不错的剧只有那部《延禧攻略》,在剧中也只是个女三号。
在中生代女演员中,佘诗曼的演技可圈可点,可是内地同龄的女演员,比她有名有颜的多了去,好剧本怎么会落到她头上呢。
佘诗曼在内地的尴尬境地,是所有香港演员在内地发展的缩影。
再拿胡杏儿来说,她曾经也是TVB的花旦,但是她的北上之路依然坎坷。
除了2017年那部《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外,她没有被记住的角色。
2020年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她的演技备受认可,但也没能让她的事业回春。
这几年,她虽然一直在拍戏,但每拍一部就扑街一部。
蔡少芬的处境同样不乐观。
2011年那部《甄嬛传》过后,她一直在吃老本,只能靠各种综艺刷刷存在感。
洪欣就更尴尬了,非但没有代表作,还因为劣迹斑斑的婚姻口碑暴跌,连综艺通告都接不到,只能靠商演捞金。
李若彤则靠二十多年前的那部《神雕侠侣》维持热度,加上健身的爱好,拼命营造出少女感。
至于男演员,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天王刘德华只能给内地主角做配。
陈伟霆没有了恋情收割流量,在歌坛和影视圈都是半桶水。
王祖蓝彻底变成一个综艺咖。
张家辉和古天乐一样只能炒冷饭。
香港演员水深火热的境地,短期内想要改善,几乎是不可能的。
况且如今的内地影视圈同样受到大环境的冲击,留给香港演员的机会少之又少。
影视圈这块大蛋糕,谁吃得多,只能各凭本事。
愈姑娘说
香港影视圈走到今天,是时代的必然。
总结起来,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第一,经济的下行。
香港影视圈最繁荣的时期也是香港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
大众不愁吃穿,才会有心思享受“娱乐”。
此外,当时大量的资本涌入,让香港商业电影迅速崛起。
如今的香港,早已今非昔比,北上广任何一个城市都要比香港有活力。
资本和人才的流失,必然让整个影视圈等不到明天。
第二,制作粗糙。
早期的香港影视剧为何能一年拍几百部,关键在于流水线的操作。
一群新人放在训练班培训几个月就可以进组拍戏,套路化的演技,模式化的表演方式,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到了今天,观众的审美在变,制作不用心,演技稀烂,一眼就被看穿了。
为什么炒冷饭的IP不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还在用老一套的方法去做影视剧。
第三,香港影视圈江郎才尽。
香港老一辈的编剧、导演和演员都缔造了不少神话,几十年前的他们,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干劲十足。
如今的他们早已过了最好的年龄,步入中老年后,还想要跟上这个时代,显然吃力很多。
看古天乐、王晶、尔冬升等人近年的作品,你就会知道,香港影视圈的老人已经江郎才尽,而新人又撑不起香港影视圈的未来。
当时代的潮水退去,香港影视圈的短板一一显露。
过去的二十年,没能改变的,在未来的二十年,能找到突破口吗?
只能静待时间给我们答案。(完)
【愈姑娘】记录娱乐圈的风云骤变,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