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最近看到一个电影延期的消息。

近日,麦浚龙导演接受香港版《VOGUE》采访时谈到《风林火山》,「(大意)由于院线还未算稳定,由发行商决定何时上映,也会是明年的事。」

这意味着,此前耳东影业放出的“《风林火山》将定档2021年贺岁档”的消息成空。

而另一部待映的重量级港片《风再起时》,年内已两度贴片。

一次是纪录片《大学》,另一次是警匪动作电影《怒火·重案》,有影迷为了看这个15秒的预告片买票入场。之前一直显示八月待映,而现在八月已经成为历史,接下来的国庆档是《长津湖》的主场,香港电影应该会集体缺席。

年度最后一个档期,是11月开始的贺岁档。

很难揣度片方会如何考虑。

高评分港影 港影好看的皮囊(1)

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

与电影和主创尽皆有关,一个导演和两个演员,也就是翁子光、郭富城及梁朝伟这三个人。

#

首先是「好看的皮囊」问题。

郭富城是一个帅了一辈子的男人。除了身高略矮一点,其五官样貌气度皆无可挑剔,无论是初出道时的「郭富城头」,还是代言百事期间英俊无双的「混血王子」,甚或是五十岁过后的「浪琴」代言人形象,又或者最近期上映的电影《秘密访客》中的汪先生,他的每个阶段都是一种好看的极致。

所以翁子光导演曾说,拍《踏血寻梅》的时候,就惊诧于「一个男人的脸怎么会这般精致?」而我们也应该要知道,监视器镜头里会有更多细节,会将平常视觉里那些不被留意的瑕疵放大,而郭富城无疑是能经得起这种严苛挑剔的人。

而坦白说,喜欢郭富城的人,大抵都是属于「颜控」。

但「颜控」有什么错?追逐美好的事物是一切人类和动物类的天性,完全理所当然。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时间的河里,让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抵达最好的极致状态,不仅仅是所谓「保养」的问题。它需要的是个人修为与心境的变化和进阶,如果陷于俗世追逐、殚精竭虑于名利场的勾心斗角,你即便想要好看也难,哪怕形容未老,内心的枯槁也自然会映照到皮相上来。

郭富城的这种状态当然也不例外。

高评分港影 港影好看的皮囊(2)

这又牵涉到了「有趣的灵魂」这个问题。

据访谈资料,郭富城早在七八年前,即开始了书法和水墨画的研习,只是一直未公开示人。

结合他本人的职业来看,流行音乐的演绎创作、舞蹈舞台的创新变化、电影之路的求进成长,这些东西统统都和艺术相关。而古代中国的书法和水墨,则可以让人静心,更能帮助一个人实现「心境的成长」,在思想层面实现超越和更迭,这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情。

但在近段时间,他在拍摄《扫毒Ⅲ》的时候说,「追寻另一个电影角色」,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

我们看到过很多电影人的访谈,有老戏骨、有当红炸子鸡,也有战战兢兢的鲜肉新人,几乎都是讲,饰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要分享一个如何有趣的故事,或者说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某种体验,大多不外如是,而这个「大多」,也包括从前的郭富城。

也就是说,演员的认知层面,几乎都不会跳脱这个范畴,区别可能在于入戏程度与敬业态度的差异上。

而「追寻角色」的郭富城则实现了蜕变,意味着他彻底抛开了名利与奖项这些外物,完全沉浸在了对艺术和自我的追逐旅途当中,这种状态,对任何演员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但这需要的是水磨的功夫,从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郭富城而言,这来自他极强的抗挫折能力,与从来不息地求新求变。

尤其励志,也很能鼓舞人。

高评分港影 港影好看的皮囊(3)

梁朝伟也长相英俊,当然身高也与郭富城相差仿佛。

很巧合的是,他和郭富城一起出现在了近年流行的《野狼DISCO》歌词里,「在你胸口上比划一个郭富城」和「就好像梁朝伟在演无间道」,两个人也就代表了两个十年的流行符号。

他也曾经进军歌坛,首张专辑发行时间甚至比郭富城还要早四年,也有《一天一点爱恋》和《你是如此难以忘记》两首当年传唱度颇高的歌曲。

当然若与郭富城相较,梁朝伟显得内敛和含蓄一些,不似郭富城的帅气那般「张扬」,也不如郭富城在商业表现上那般突出,但毫无疑问属于魅力十足的类型。尤其在其个人的「电影国度」内,更有一种别样的气度和神采。

在历次采访中,梁朝伟曾提到自己喜欢看书,他喜欢布洛克、村上春树和沈从文,又在2015年为电影《我是路人甲》写了影评「听见流星的声音」,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在那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流星也会有声音,城市里太嘈杂,人人都很忙,没时间听流星说话。」,笔触很诗意。

他也有一种说走就走的性格,比如飞到伦敦去喂鸽子。

这样专注内心的人,你敢说他精神是贫瘠的?

高评分港影 港影好看的皮囊(4)

所以入题的两个定义,与郭富城和梁朝伟而言,简直可谓量身定做。

放眼整个香港影坛,再无第三个人能如他俩这般,既帅气逼人,又内心充实,即便仅以演技而论,又有多少演员组合能正面与之抗衡?

故而有人说,《风再起时》的阵容是神仙组合。

这个话题就要说到导演翁子光。

他的灵魂也很有趣。

作为一个写了八年影评的跨界导演,翁子光一直都很犀利。

他说自己骂过香港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影公司,但不知道这里面包不包括郭富城和梁朝伟两位主演的电影。

而做了导演之后,懂得收手,对同行开始不吝赞美,这是一种心态的转变。

他也对两位演员推崇备至。

首先是写出《踏血寻梅》剧本时就一直锁定郭富城出演,哪怕被搁置三年,也初衷不改。而因郭富城的倾力支持,他也非常感恩,多次表示,「没有郭富城,就没有踏血寻梅」,对任何关于郭富城的不利传闻都表露出真实的愤慨,郭富城拿到金像影帝他比谁都开心。

与梁朝伟一次合作过后,就宛若多年好友。

从上一部戏的四处求投资,到现在直接被电影公司委以重任,三大影帝坐镇,皆好戏之人。

这部戏为郭富城而开,也是翁子光给香港电影奉上的情书。

高评分港影 港影好看的皮囊(5)

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何期待一部电影。

以前看到过很多言论,「真不知道你期待什么?」、「吹什么吹!」,以及「一部电影而已,能有多大差别?」,诸如此类。

按照大多数粉丝视角的理解,是因为片中演员,他们看电影只为偶像而去,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若是抛离粉丝立场,单纯从影迷角度而论,各色影片就有了差异。

譬如这部《风再起时》。

系翁子光导演的第三部长片,在经由《踏血寻梅》洗礼之后,他已迅速成长,俨然已是新生代导演的中坚力量,而他对待电影的态度,尤为让人动容。郭富城在香港电影陷入衰退之际,才开始逆行主攻影坛,在这十来年时间里,凭借系列作品,到今天已经能够堪称整个香港影坛最能打的一个演员。

而梁朝伟虽然近年来产量不高,在2013年《一代宗师》之后陷入了作品质量的低潮期,但其巅峰期作品和演技表现绝不可轻侮,而面对气势如虹的郭富城,他必然亦会见猎心喜,拿出全副精力对垒。

这就是期待的由来。

又譬如《风林火山》,影迷的期待来自麦浚龙的上一部作品《僵尸》,其电影镜像的凌厉、剪辑调度的章法俨然兼及视野、思考的特出,无不令人目眩神迷,以之做底,让人如何能不期待新作上映?

反之,一部分导演和演员,终日以商业考量为先,于剧本打磨、表演突破和成品制作方面却并不投入足够诚意,导致口碑多次崩塌、烂片者众,这样的主创团队又拿什么来让观众期待?

这就是态度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效应。

高评分港影 港影好看的皮囊(6)

所以其实文章无关皮囊与灵魂,更与颜值无关。

而是指一种「态度」。

而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皆因之而来。

人生历练亦如是。

你若坚持付出,就一定会有所回报。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