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重大风险和困难之时,比较容易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进行解决。老话说的好,就是有贵人相助。但一旦事态稍缓,没有那么危急了,人反而就容易懈怠了。「如何能在化险为夷之后,真正的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如何避免事态反复,又回归到蹇难处境呢?」 古人在雷水解卦中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卦的位置

《序卦》:“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

雷水解卦在水山蹇卦之后。蹇卦是指前面有险阻,它鼓励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克服困难,奋勇向前。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蹇难梗阻总有被克服、被化解的时候,所以在蹇卦的后面是解卦。

卦名的理解

「解」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xiè],而不是我们常见的[jiě]

易经讲对手强势的时候该怎么办 贵人相助化险为夷之后(1)

「解[xiè]」,古代通“懈”字,有松懈之意。那为什么松懈呢?是因为「蹇难被缓解,甚至被解除了」,所以人就松懈下来了。解卦从蹇卦发展而来,如何处理好蹇难刚刚得到缓解这种情况下的问题,是解卦所要揭示的。

为了方便记忆,建议大家可以记作读音同螃蟹的“蟹”,就是如果隐患排除了,问题彻底解决了,我们又可以“横着”走了。

卦象的理解

易经讲对手强势的时候该怎么办 贵人相助化险为夷之后(2)

雷水解,「上卦是震为雷」,先天之数是四,后天之数是三;「下卦是坎为水」,先天之数是六,后天之数是一。

雷水解,是坎险在内,而雷震在外,这叫做「险以动」。什么意思?就是 用动的力量去化解险难,最终就能得到舒解

雷水解的「互卦」是水火既济,「综卦」是水山蹇,「错卦」是风火家人。

雷水解有两个阳爻和四个阴爻,其中:

  • 只有上六「当位」,其余的初六、九二、六三、九四、六五均「不当位」
  • 初六和九四「相应」,九二和六五「相应」,六三和上六「不相应」
  • 虽然解卦只有两个阳爻,但是「九二和九四能同心协力」,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而的力量,而且能分别与六五和初六相应,「带动阴爻去一起解决问题」,故最终蹇难可以得到舒解。
卦辞的理解

解的卦辞: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sù]吉。

利于西南。(没有危难就)无须有所前往,回来安居可以复归于吉祥。(出现危难就要)有所前往,早些行动可获吉祥。

当《易经》告诉我们利西南的时候,它就是在提醒我们,不利于东北。这里的西南或者东北,其实不是真的指方向,而是代指。西南就是坤卦,就是代表平顺,没有险难。

在解卦中,利西南,就是告诉我们方向要对。 如果西南没有险难,东北有难。结果朝着西南方向去了,不就是南辕北辙了么?所以说,做事情方向要对,这点很重要。不要一上来还什么都没搞清楚,就瞎干一场,结果白忙活。

其次,还有个时间和顺序的问题。「夙[sù]吉」就是要越早越好,先解决容易的,然后在集中精力解决难处理的。 不要时间都花费在那个难解决的了,容易的反而没有时间来处理了。

最后一层意思就是 赦过宥罪。这是什么意思呢?「赦」,是赦免;「宥」,是饶恕。也就是大人有大量,对某些人的过错给予谅解,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有让小人能够心悦诚服,从小人变成君子了,这样才不留隐患。

不留隐患很重要,这样才是真的把蹇难完全渡过去了。否则春草吹又生,隐患最终还是会变成蹇难,就会从解又变成蹇了。因此,不留隐患,非常重要。赦过宥罪,过往不究,就是消除隐患的一剂良药。

爻辞的理解初六

初六: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初六居于解卦的初始,从蹇难中刚刚得到化解,柔而无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无咎。

初六告诉我们:力量不强,能力不足之时,就不要轻易许诺别人。也就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要轻诺寡信。

易经讲对手强势的时候该怎么办 贵人相助化险为夷之后(3)

解卦初爻,类比于治国,则好比秦亡而汉兴,多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苦,国力虚弱。汉文帝、汉景帝顺应民心,以黄老“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倡导恭俭无为、与民休养,使国力渐渐恢复、社会日趋安定,国泰而民安,史称“文景之治”,为后面汉武帝开疆辟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二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田」,指田猎;「狐」,狡猾邪媚且善于隐藏的动物,这里代指隐患和小人;「矢」,箭矢,直直的东西,象征很正直。

身居尊位的六五被六三、初六、上六包围,九二为了帮助六五完成解卦的任务,就要斩杀君主身边的小人,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清君侧”。

九二告诉我们:要力争把围绕领导人身边的小人都清除掉,而且一定要除恶务尽,否则会遭到小人猛烈的反扑。

六三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六三描述了小人丑恶的样子:「负且乘」,负是趁火打劫的意思。小人抢了别人的钱财,一定都不羞愧,甚至公然乘着大车走了。

不过,小人这种行为也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会导致「致寇至」

六三,一方面是提醒君子要防止小人,一方面也是警告小人,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遭到报应的。

易经讲对手强势的时候该怎么办 贵人相助化险为夷之后(4)

历朝历代,当天下大乱的时候,都有类似六三一样的小人出现。就好比目前的俄乌战争,M 国就是这个六三,大发战争财,而陷俄乌百姓于水火之中。

九四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拇」,大脚趾,这里代指六三的小人。

九四以阳居阴,不中不正,由于所处不当,所以九四很容易被小人所侵蚀和利用。九四只有解除小人的牵绊,才能取得君子之朋的信任,前来相助。

九四告诫我们:要识别身边的小人并远离他们,这样贤能的朋友才会前来相助。

六五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维」,语气助词。「君子维有解,吉」,指君子能够舒解险难,吉祥。

六五柔中居尊,下应九二,为能舒解危难的君子形象,故获吉祥,最重要的是它能令小人心悦诚服,退而无怨。

六五提醒我们:对待小人,要以孚信之德感化小人,使之诚服无怨,这样才能不留下任何隐患,最终吉祥。

上六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上六居震卦之极,与六三不应,担负着去除“负且乘”的六三的责任。至上六时,条件已经成熟,于是一举射落并抓获立于高墙之上的恶禽,解除了悖乱,使解道完成,邦国重归安宁,无所不利。

上六告诉我们:去除顽固的小人,消除重大的隐患要善于“藏器于身“与”待时而动“,解难除恶才能一举成功。

易经讲对手强势的时候该怎么办 贵人相助化险为夷之后(5)

东汉末年,并州牧董卓趁宦官与外戚混战之际,带兵入京,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

董卓为人暴虐,他放纵士兵在京城洛阳大肆抢劫、焚烧洛阳宫庙,挟持献帝西迁长安,致使洛阳周围两百里内荒无人烟。

司徒王允为人深藏不露,在逐渐获得董卓信任后,利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义子吕布的关系,促使吕布最终杀了董卓,此举堪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

卦主

解卦以两个阳爻「九二、六五」为主,故《彖传》曰“往得众也”,指九五也。又曰“乃得中也”,指九二也。

结语

解卦阐述了面对险难进行舒解的两层基本原则:

  • 无难,以“来复”安居为吉
  • 有难,以早去速解为吉

而卦中六爻的喻义,则侧重于展示“解难”过程的六种情况,反复申言清除“小人”、排解“内患”的重要意义:

  • 初六,柔弱无位,「无法担当解难之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九二,肩负重任,阳刚中道,以中和正直的方法,「清除邪媚小人」
  • 六三,「为小人」,“负且乘”,窃居高位,招致祸患
  • 九四,只有「远离小人」,才能获得贤人君子的信任和亲近
  • 六五,任贤不疑,「使小人也心悦诚服,甘心退出」
  • 上六,待时而动,最终「将小人一举擒获」

总体上,解卦以六三为小人,代表内部隐患,作为全卦“解难”的重点对象。其他几爻仍以宽和缓解,不激化矛盾为主。只有到达上六解之极时,时机已成熟,以雷霆手段,迅速清除仍顽固不化的小人,不在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