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让众多网友直呼“过瘾”,引发一轮收视热潮。

如果说对剧中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那肯定是高启强。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1)

高启强从菜市场的鱼贩,一步步成为有权有势的风云人物,甚至混进体制内当上了市政协委员。邪不压正,最终他被绳之以法,判处死刑。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2)

然而,现实中的事件永远比电视剧的情节更疯狂。

之前电视剧《狂飙》导演兼编剧徐纪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表示,高启强原型并非刘汉,原型人物有多个。他说,剧中原型都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案例。

在谈到高启强原型人物时,徐纪周提到了黑龙江李氏三兄弟案、辽宁徐长元案和广东曾仕权案。这三个案件都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破获的涉黑案件。

黑龙江“李氏兄弟”涉黑案

在《狂飙》中高启强与杨建(剧中担任京海市供电局副局长)沆瀣一气,掌握了京海市的整个电力系统,甚至,就连一间审讯室的供电情况都能细微地控制到。与高启强渗透掌控京海电力系统相似,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有一个“李氏三兄弟”,也在黑龙江电力系统作恶多年。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有一个“李氏三兄弟”,提到他们,很多老百姓都咬牙切齿。该组织的头目李伟,人前是仪表堂堂的国企经理,人后是恶贯满盈的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黄赌毒”全都沾染。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3)

▲图:哈尔滨“李氏三兄弟”涉黑涉恶犯罪集团头目李伟资料照片

据悉,李伟、李桐、李建三人是亲兄弟。在青年时期,三兄弟均为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电力安装公司工人。2000年前后,他们共同出资经营酒店、游戏厅和洗浴中心,在当地“小有名气”。在涉足“黄赌”行业并完成了前期的资本积累后,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打通关系”,职务在供电系统内不断攀升。

李伟任职电业局副局长期间,哈尔滨各小区电力配套费工程的公开招标大都变成他的个人指定。他先将工程指定给下属企业哈尔滨电力实业集团公司,也就是他弟弟李桐的手上,然后再走个形式,补齐招标流程。李桐从李伟手中拿到工程后会分包出去,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工程大都交给了他的三哥李建。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4)

大哥李伟在电力局有权,四弟李桐在电力集团有工程,三哥李建在哈尔滨成立了多家电力安装企业,负责把权力和工程变现。

2019年6月,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进驻黑龙江,重点督办李伟李桐案件。“在当时,企业想要用上电,就得先过他们这一关。正常申请用电无法供电,不经供电公司,直接请托‘李氏兄弟’可以正常供电。”一名受害人向督导组透露。如果不从,“李氏三兄弟”就会安排打手——“道里狼队”,去工地打砸闹事,将施工方直接赶出哈尔滨。后据警方查明,李氏兄弟分包的配套费工程总价达31.6亿余元,通过非法手段竟然垄断了当地电力系统77%的份额,李氏黑恶势力俨然成为了“电霸”。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5)

经近两年的侦查,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5名,查处刑事案件308起,李氏三兄弟共涉嫌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寻衅滋事、强迫交易、聚众淫乱等24项刑事犯罪,共形成3285本卷宗,可以铺满5个篮球场。

2020年10月30日,经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对被告人李伟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寻衅滋事罪等20项罪名,被告人李桐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强迫交易罪等18项罪名,数罪并罚,均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辽宁大连徐长元涉黑案

高启强的童年堪称不幸:他出身底层,父母在其13岁时亡故。13岁带着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辽宁徐长元案的主人公,也有着类似过往。“我永远记得那一幕:1972年我17岁时的一天,病重的母亲给两岁的五弟喂完奶后,拉着我的手嘱咐道,一定要把弟弟妹妹照顾好,我含泪点头,她就去了……”徐长元说。

昔日的徐长元曾有很多响亮的名头: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管委会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辽宁省庄河市市长,瓦房店市市长、市委书记,金州区委书记……1996年,徐长元任辽宁省庄河市副市长。之后,徐长元不断升迁,他的足迹走到哪里,家族的势力就渗透到哪里,家族的企业就跟随到哪里。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6)

徐氏家族的“黑财”沾满了血腥,在暴力讨债过程中,有的被害人被挑断了脚筋,有人被逼自己砍断手指,还有人被非法拘禁、坠车后遭碾压死亡。

以官养商、以黑护商,徐氏家族企业的涉黑资产竟然超过了百亿元,除了房产之外,还有土地、债权、高档轿车、进口红酒等。

涉案财产数量大、种类多,给界定、追缴带来了极大难度。徐氏家族以企业作为包装,用企业行为把聚敛的“黑财”合法化,使这起案件的敛财手法也极为隐蔽和复杂。徐氏家族企业包括了物流公司、典当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期货基金等20多家公司,通过20多年的经营,已经是黑中有白、白中带黑。

该案系中央政法委挂牌督办案件。以徐长元、徐长威、徐长宝兄弟为首的徐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先后实施诈骗、骗取贷款、高利转贷、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60余起,在金融、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和物流、建设工程等多个行业形成非法控制,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秩序。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7)

▲检察机关依法对该案出庭支持公诉(视频截图自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巩固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作成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对50名构成犯罪的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全部作出有罪判决。2020年9月,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等十余项罪名依法判处徐长元、徐长威无期徒刑,徐长宝有期徒刑二十五年,依法判处徐长波、孙飞等8人十年以上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宣判后,徐长元等人提出上诉,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广东茂名曾仕权涉黑案

曾仕权、柯钜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分别在广东省高州市网罗发展团伙成员,通过暴力、威胁等方式各自实施一系列违法犯罪,并于2005年起相互纠合,逐步形成以二人为组织、领导者,骨干成员固定,成员达70余人,内部层级分明、分工具体的涉黑组织。

一个是当地有名的商人——上世纪90年代,曾仕权在高州市通过垄断猪油收购、赌博、非法经营黄烟等违法活动敛财,之后又经营砂场,投资房地产,开办企业。

另一个是当地声名显赫的江湖大哥——柯钜威,身边聚集了一批社会闲散人员,自2000年起在高州城区及周边实施了多起违法犯罪行为,作案手段暴力,恶名昭彰。

两个看似“无关”的黑老大,两个团伙也没有统一成文的帮规纪律,在多数违法犯罪活动中“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为政”,没有明显的交集痕迹,关联性较弱,背后却隐藏着同一副面孔。

多年来,曾仕权等人非常谨慎,隐藏同伙成员之间的联系方式,经常采用现金流,不经过银行转账等手段避开侦查。曾仕权利用其子女用亲属、朋友和他人的银行卡,用现金取存的方式转移大量资金,即使在被公安机关查明后仍狡辩是债务往来或其他经营收入,企图将违法犯罪所得收益“洗白”。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把9千多万赃款藏在大姨子的账户,把7千多万赃款存在了一名两轮摩托车载客司机的名下。

高启强做过哪些事(现实中的高启强)(8)

2020年9月30日,曾仕权犯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在广东省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主犯曾仕权、柯钜威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缓,骨干成员李大平被判处死缓,其余49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全案判处没收财产2.77亿余元、罚金1728万余元。该案一审宣判后,当地群众拍手称快、奔走相告,部分群众燃放鞭炮庆祝。2021年1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5起涉黑恶案件宣判消息,其中包括曾仕权等52人涉黑案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扫黑为何如此艰难?

徐纪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专访时谈到,扫黑为何如此艰难?因为有“内鬼”,有“保护伞”。“保护伞”与黑恶势力深度捆绑,形成利益共同体,结成了庞大的势力网。剧中安欣到“疯驴子”的团伙中卧底,取得信任后“疯驴子”带安欣去了海上的游艇。警方布控后发现,有重要人物也登上了游艇,“不知道这网能不能网得下”,剧中京海市公安局领导向京海市委当面进行了请示,游艇上有警察的消息随之泄露,安欣也差点死在游艇上。

“伞”的级别越高,扫黑的难度越大。“保护伞”会通风报信、同谋串供,为扫黑设置各种阻碍。一开始,当指导组到京海市,组长徐忠邀约警察安欣在泳池见面,安欣最初持有怀疑的态度,对指导组信心不足。当他认为指导组是彻底要干这件事的时候,积极配合了,但仍然很艰难,因为徐忠讲了一句话,要有证据链,要所有事情都是完整的,才能够定罪,而要做就要把这件事做彻底。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扫黑除恶必须“打伞破网”,“保护伞”不破、“关系网”不除,黑恶势力必是“野火烧不尽”。但“保护伞”不是说打掉就能打掉的。我们在片头拍了一个镜头:一把伞下面的树盘根错节,犬牙交错,连根拔起很不容易,必须深挖才能挖出整个体系。

所以,扫黑除恶要常态化,要时刻紧盯着黑恶势力,避免砍掉了这棵大树又有其他黑恶势力生长起来。我们这个故事就是要让高启强这样的人、强盛集团这样的黑恶势力一去不返,永远成为历史的尘埃,要播撒希望的种子,让整个京海的社会生态变好。

请相信

有黑必扫,除恶务尽。

佑人民安宁,保群众安乐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法治日报、侠客岛,爆料及合作事宜请给爆三样公众号后台发送信息,转载文章时请标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