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井冈山桐木岭,茨坪、黄坳、下七等地流传。其制作工艺传统,流程复杂,标准精细,是传统手工制茶的典型之一。2010年6月,江西井冈山茶厂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制茶工艺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据《龙泉县志·风物》记载,井冈翠绿茶的制作起源于元末明初时,石姬从广东迁至井冈山桐木岭一带,以制作茶叶为生,石姬制茶经验丰富、技艺精湛,从茶叶采摘到加工成品全部由手工完成,其核心技术一直在桐木岭石氏一族世代传承,不管是初始的“蒸青法”,还是后来的“炒青法”,技艺全靠师傅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

井冈翠绿茶的传统生产主要有四道工序:

杀青: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杀匀杀透,多抖少焖,焖炒结合,锅温180摄氏度上下,随茶叶水分含量高低调节。每锅投叶量400-500克,鲜叶下锅后双手翻炒,水汽大量散发时适当地焖炒以提高叶温。杀青时间5分钟左右,至叶色由翠绿为暗绿色,梗折而不断,无焦边红梗红叶,手提捏成团为适度。

传统制茶工艺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传统制茶工艺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揉捻:杀青叶起锅后散开薄2-3分钟,当叶温下降尚有余热时进行揉捻。采用摊搓揉法,双手握茶在竹帘上推滚,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用力必须来轻去重,先温揉2-3分钟及时解块散热,以防叶子焖黄,然后再行揉捻。揉捻过程中解块3次,时间为4-8分钟,揉捻用力不宜过重,达到60%成条率。

传统制茶工艺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炒坯:茶坯下锅温度为90-100摄氏度,投叶量350-400克,投叶后翻炒抖散将茶条理顺,置下手轻轻搓条,关与抖散相结合,防止郁焖,待叶子稍不粘手时,将锅温依次降为70度,逐渐用力搓紧条索,边搓边揉条,搓条用力掌握轻重轻原则,使茶条更紧、细、圆、卷。时间约13-15分钟至八成干时即为适当。

烘干:炒坯起锅后凉,待叶内水分重新分布。炒坯置烘笼内用50-60度碳文火烘焙,不停翻动,至茶叶能用手捏成粉末便可,而后用竹筛割末即为成品茶。

井冈翠绿茶外形条索秀丽、色翠嫩绿油润、香气鲜爽持久、味浓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2006年获江西名牌产品,2007年获上海农博会金奖,2008年获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2013年获得江西老字号,荣获2018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