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1)

今天在中国什么职业可能是最危险的,一夕之间就会让你倾家荡产,有人说大概是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其实哪怕是在上个月,独立董事都是一份非常光鲜亮丽的工作。以前年轻人找工作经常说什么工作能钱多事少离家近 ,位高权重责任轻那绝对是好工作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几乎完全符合这个要求,甚至比这个找工作的要求还要好。

独立董事是干什么的,咱们知道上市公司都是大公司,是有董事会的,董事会中有大股东的代表,有公司高管,还有一些所谓的独立董事,什么样的人能干独立董事呢?必须是这个公司的外部人,跟这个公司的正常经营运转无关的人。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2)

基本上这些人都是社会名流,什么大学的教授、知名的律师、会计师,而且如果你是一个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你这份工作是一个兼职不是全职,你不需要天天去上班,你可能一年去个一两趟,开个一两次董事会也就可以了。董事会经常有什么重大决策,方针报表让你看看,你签个字就OK了,然后每年你大概可以从上市公司领10万左右的独立董事费用。

有的人少一点七八万,有的人多一点十五六万,虽然这个钱听起来不算多,但是考虑到你基本也没干啥活,就是一年去开个两三次会而已就能一年捞10来万块钱,这也不算少了。而且有很多人不只干一家公司的独立董事,披露出来的名单,经常一个人能干个3家5家,这个钱加起来那可就不少了,而且这个名头也是很响的,好歹你是上市公司的董事。

虽然企业不是你的,但是你也是决策人话事人之一,然而就在这两天,独立董事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很多人突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异常危险的工作,短时间内有几十名独立董事已经向所属的公司提出了辞职,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桩简单的判决,事情要大概从三年前说起,在2018年的8月10日,有媒体指出上市公司康美药业存在着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贸易毛利率高等疑点,炸开了舆论的漩涡。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3)

而两个月之后的10月15日,几家财经媒体集体报道进一步质疑康美财务造假的问题,到了10月16日,康美药业在盘中突然跌停,17日再度闪崩跌停,短短4个工作日的时间,康美市值被迅速腰斩,随后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康美药业合计虚增了营业收入275亿元,占同期公告营业收入的40%以上,虚增利润更是接近40亿元,占同期公告营业利润的三分之一。

什么意思?在过去几年,康美药业的实际经营数字不是那么好,于是大股东造假,为了配合虚增的营业收入,康美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伪造销售回款的方式虚增货币资金。我国的上市公司造假是五花八门的,前些日子咱们不还经常讨论吗,说有一个上市公司经常说天太冷了这个扇贝都死了,天气回暖了,这个死掉的扇贝又游回来了。

康美这个简直更是简单粗暴,我营业收入不够是不是,干脆我就造假账,干脆我就无中生有地变出很多大额定期存单、银行对账单。于是在2016年年报中,康美就虚增了货币资金225亿元,2017年虚增了299亿元,到了2018年更是虚增了361亿元。当然由于康美药业虚增了很多收入,导致它的股价一直比较高,也使得很多投资者青睐于它,然而东窗事发之后,4个工作日股价暴跌腰斩,这使得很多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所以中小投资者联合起来要求康美药业赔偿损失。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4)

而就在前几天,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康美药业应当向所有投资者赔偿超过24亿元,既然你上市公司犯了错,那么你造成了人家的损失你就必须赔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法院在审理中也认为康美药业是有5位独立董事的,然而在媒体曝光之前,康美药业中没有一位独立董事对公司财报或董事会审议的议案提出反对意见,这几位独立董事分别在2016年年报,2017年年报和2018年年终报中确认签字。

你签了字你就要负法律责任,所以法院判决5位独立董事中的3位要在投资者损失的10%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折合2.459亿元。另外两位过失相对较小,所以他们俩要在投资者损失的5%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折合1.2295亿元。大家看看什么叫连带责任,就是说这20多亿的损失,由上市公司赔,可如果上市公司没有那么多钱,这5位独立董事要在法院划定的范围之内赔偿给投资者。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5)

而很显然上市公司康美药业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那么这个赔偿可就是实打实的了,这5位独立董事就有可能要向中小投资者赔偿超过3亿人民币了,所以一夕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独立董事这个位置的危险是非常巨大的。以前咱们经常说,有的人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经由这场判决,独立董事恐怕真就是这个状态了。

因为这5位独立董事在康美药业拿到的工资平均每年也就是10万块钱而已,拿了10万块钱你要赔偿一个亿,这让这5位独立董事情何以堪?虽然他们以往可能是社会名流、是大学教授、是知名的会计师、律师,自己也或多或少有点存款,有点房产,有点家底,但是估计上亿身家他们是没有。也就是说就因为干了独立董事,他们才有可能迎来倾家荡产的结局,所以这个判决一出短短一周之内,有几十名独立董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向自己所在的公司提出了辞职。

甚至有的公司因为辞职的独立董事太多,独立董事已经占不到董事会的三分之一了,确实以往独立董事是个光鲜亮丽的活,每年什么都不用干,开个一两次会,人家还好吃好喝好招待的,每年还能拿个10万8万的年薪,说实话这种独立董事你多干几个公司才好。现在大家看到风险了,公司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了你真是要负连带责任的,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有独立董事,这几乎也是跟美国学过来的。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6)

我们知道美国很多大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创始人早就不在了,公司内部的股权实际上是极为分散的,很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这对于外部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美国很早的就创建了独立董事制度,从社会上选取名流专家学者进入到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他们的作用就是要监督公司合法合规的运营,不要因为内部人的胡作非为而伤及了中小投资者,也就是公众的利益。

然而独立董事制度被引入到我国之后,很多人都说这些独立董事简直就是一个又一个花瓶,按照法律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得有独立董事,上市公司就得花这个钱寻找一些适合做独立董事的人,然后每年给人开10万8万的年薪。对于很多独立董事而言,基本就当做一个福利,很少有人真正认真去参与公司的决策,甚至连起码的监督权都不实施。

当然也有人说很多独立董事兼着三五家上市公司,自己还有大量的本职工作,一年也就开两次会而已,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监督你这个公司,何况你给的钱看样子也不是特别多。但反过来讲,既然你已经当了人家的独立董事,既然你已经拿到了钱,那你是不是应当尽一份义务?康美药业在几年间虚增了几百亿的收入,难道这一点很多专业人士都看不出来吗,反过来讲,如果真的连这么简单的造假都看不出来的话,你又何必去接这个独立董事呢?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7)

很多人说这场判决似乎有点不太对等,毕竟人家一年就拿个10万8万的年薪,让人家赔一两个亿人民币这有点太夸张了,可是反过来讲,独立董事制度也真是到了大破大立的时候了。过往20年上千家上市公司几千名独立董事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履行了他们的职责呢?而这场判决之后,在大浪淘沙之下,相信每一个去做独立董事的人都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是巨大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去监督一家上市公司的运转,那么你最好还是早早辞职算了。

独立董事离职潮分析(年薪10万犯错可能赔1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