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颜良文丑为什么被称为名将(三国名将颜良文丑为何被秒杀)(1)

演义之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情节很出名,少年时读演义,觉得关羽很神勇,后来渐渐明白真相远非那么简单。

先看原文:“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书中写得明白,颜良本来要按照礼节,询问来者何人,可是关羽所骑乃是吕布的赤兔马,速度超快,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刺”于马下。也就是说,关羽能够秒杀颜良,最重要的原因是仗着赤兔马快。严格的来说,这次行动只能算是突袭,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单挑。罗贯中用了一个“刺”字,点出关羽胜在出其不意,颜良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就死了。

颜良死得很冤!

不过,造成颜良被秒杀,还有什么原因?

在袁绍派遣颜良做先锋的时候,袁绍手下第一谋士沮授说:“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看来,颜良武艺超群,但是性格狭隘,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刚愎自用,不能够独当一面。可是袁绍不从。事实证明,沮授看人远过袁绍。颜良之死,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连续大胜,加上颜良的一贯自负,骄傲自大,才被关羽秒杀。

当张辽徐晃率军追赶时,文丑看到二人,“按住铁槍,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之前二十回合被颜良击溃,文丑必然已经得知,张辽的实力不知如何,文丑选择抢先射张辽,之后再战徐晃,可以说,应变能力出色。张辽急忙躲避,被射中簪缨,说明文丑箭术不错。张辽“奋力”追赶,若仅仅被射中簪缨就后退躲避,那就不是张文远了!可是,文丑看到张辽可以躲避自己的快箭,就改射其马,结果张辽战马被射,眼看就要被拨马回转的文丑杀害。

书中如此描述“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书中没有写徐晃和文丑交战多久才落败,估计时间紧迫,也就是三五回合的功夫。看到文丑背后的军马一起赶到,徐晃和张辽孤单两个人,且张辽还失了战马,在这样的情况下,徐晃拨马撤退。

此时,文丑沿着河追赶。

纵观文丑和张辽、徐晃之战,文丑表现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有让人叹息的地方。文丑能够在第一时间回马射向张辽,在不能射伤张辽之后,立刻改射其马,可以说应变迅速,从单挑的表现看,文丑还是很出色的。可是,当徐晃撤退之后,徐晃本应该在获胜之后快速带兵离开埋伏圈,重整兵马再战。可是文丑竟然沿着河追赶。一方面,不顾自己军队溃败的大局;另一方面,自己孤身独往,脱离了大部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丑遭遇了骑着赤兔马的关羽。

书中写道:“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突如其来,与斩颜良时又自一样气色。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关羽正面而来,文丑正在备战状态中,因此连战三个回合。为什么关羽能秒杀颜良,却没有一招砍死文丑?一个是关羽大喝,让文丑有了准备。一个是文丑必然已经知道关羽斩杀颜良之事,对关羽红脸这个特征必然已经知道,心中也有所提防。

书中又写“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文丑为何心怯?是关羽武艺超过许多?未必。

一个原因是文丑知道眼前的红脸大汉就是秒杀颜良的高手。本来,文丑还是不相信传言,现在交手三个回合,看出关羽武艺果然出众。不过更关键的原因,是文丑孤身独往,将自己的部队甩在后面。而关羽却并非独自前来,书中写“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关羽这次是带着十多个亲随而来,这十来个骑兵,当是千军万马中冲杀过的老兵,武艺定然不俗。

于是,文丑估计自己必败,心中胆怯,于是回马准备逃走。按照常理,文丑也就逃走了。可是书中写得明白“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很可能文丑一刀砍下,冲出包围圈之后,拉下关羽四五米远。在文丑看来,用正常的战马来追赶,已经无法一两秒之内赶上。没想到赤兔马超乎寻常,竟然飞速赶上,关羽一刀杀死文丑。

可以说,文丑之死,一方面是他性格急躁,缺乏理智,面对大败做出追击的误判;另一方面,是对关羽所骑赤兔马的误判。战场之上万分凶险,一两秒的差别,就让文丑丢了性命。

《勘破西游》掀品西游热潮,三部曲150万字精彩解读。2017开讲”勘破封神“系列,另类解读别样精彩!在线阅读请关注作者叶之秋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