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的全球热潮刚过

“圣诞狂欢季”又即将到来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

吃、穿、用、行

朋友圈里的代购们

一遍又一遍刷屏

勾引着我们剁手“买买买”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2)

无需店铺、时间自由、收益可观

这些诱惑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海淘大军爆炸式增长、海外代购蓬勃兴起,当然带给消费者的也是在家就能坐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低价好货。朋友圈静悄悄的已华丽转身为“生意圈”。

亲们,你的朋友圈

今天又被代购刷屏了吗?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3)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4)

话说朋友圈里的小伙伴做代购到底合法不?且听检察君的普法小课堂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5)

代购:合法or违法 ?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6)

代购本身并不违法,买方和卖方是委托代理关系,即使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也是合情合理。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7)

要看代购合不合法

主要看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

根据海关规定,个人携带在境外获取的5000元以下的自用物品免税,超额需主动申报。而如果转售用以盈利,则属商业目的的货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税。应该报税没有报税的代购,则属于走私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之规定,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秽物品、毒品以及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金银和其他贵重金属以外的货物、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纳关税额5万元以上,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8)

“人肉代购”若不申报通关的风险实在太大,海关时不时瞄准你的行李箱!提醒大家代购还需申报缴税哦~或者代购同行多家一起抱团集中采购,然后一起通过货代公司等集中报关,这样就可以节省一些重复计算的手续费。

代购法律禁区知多少?

海外代购易踩法律红线,可不是什么都能在朋友圈里卖的。检察君为你解读代购的“法律盲区”。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9)

美瞳不是你想卖就能卖

美瞳是不少爱美女士的选择,也是代购的热销产品。美瞳、隐形眼镜和隐形眼镜护理液系植入体内或长期接触体内的眼科光学器具,按照风险类别较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根据相关规定,此类产品在我国上市前需要通过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生产、销售和使用,经营此类产品的商家需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获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0)

若未经药监部门批准,擅自在朋友圈销售隐形眼镜、美瞳或隐形眼镜护理液,数额较大的,将构成非法经营罪。

代购香烟利润高

代购香烟的利润比化妆品更高,可香烟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我国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的企业或者个人,必须由县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上一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审查批准发给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1)

任何企业或者个人未经申请获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不得销售烟草专卖品。因此,代购的小伙伴若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在朋友圈里卖烟,数额巨大,将触犯刑律,涉嫌非法经营罪。

海外药品很热销

从日本眼药水、韩国美白水光针到澳洲纤体瘦腿燃脂片等等,这些私自代购的海外药品也是时尚女性的心头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按假药论。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2)

因此,即便是实质意义上从海外代购的“真药”,若未获得批文,一律算售卖“假药”,构成销售假药罪。

高仿A货白菜价

一些微商利用海外代购售假牟利,通过“高仿A货”的地下工厂进货,然后号称海外代购的一线大牌卖白菜价,甚至连扫描其包装盒的信息码,显示的也是海外正牌店地址信息,另消费者难辨真假。即使消费者知假买假,只想要花2000元的价格,背出20000元的感觉,销售者卖假货的行为也是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3)

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达到5万以上的,则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检察君啰嗦时间华丽风格线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4)

——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5)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6)

检察君温馨提醒

代购法出台真假(里的代购看过来)(17)

朋友圈里代购的小伙伴们,虽然买东西的都是你们的同学、亲戚、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但切莫对熟人间的小宗生意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通过合法的渠道,多多学习法律知识,不要糊涂地越过法律的界限。

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谨慎购物,拿出你的火眼金睛,除了看商品的宣传图片外,还要注意货源渠道、交易安全,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在出现产品质量纠纷时才能更好的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