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路途上,有一场堪称是奇迹的战事,22位勇士攀着铁索渡桥,攻克敌人的堡垒,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条生路,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飞夺泸定桥。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22位勇士来自于红4团,其指战员名叫杨成武,是毛主席最欣赏的将领之一。

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1)

杨成武1929年就参加红军了,他那时还是个半大小子,站起来还没枪高。但他的战斗意志却很强,每次打仗总是冲在最前面,非常地英勇。上级首长非常器重他,很快便将提拔为连指导员,1年后,他升任团政委,参加了好几次反“围剿”斗争。

没过多久,党组织将他调到红4团任职,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其前身正是北伐战争中鼎鼎大名的尖刀部队,由叶挺同志率领的独立团。1934年,长征开始后,杨成武率领红4团担任先锋,西进湘、贵探路。先后在湘江、乌江大显神威,与数倍于己的敌人交战丝毫不落下风。

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2)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大渡河,蒋介石扬言要在此处将红军一举“歼灭”,随即调动大批部队包围过来,并摧毁沿岸所有渡口,堵死红军一切转移之路。情况危急,不容有失,党中央马上命令红4团为主力部队杀出一条生路来。

杨成武赶忙动员战士们向泸定桥进军,并遴选出20多位勇士攀援铁索而过,抢占敌人构建的桥头堡。随后带领大家杀入泸定县城,一举击溃敌人,在国民党军的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掩护中央红军向北转移,跳出蒋介石精心布置的包围圈。

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3)

红军在延安站稳脚跟之后,杨成武被选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战时,他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在河南、河北一带活动。解放战争时,他出任在华北军区任3兵团司令员。平津战役期间,他联合东野的先头部队,围歼敌精锐部队35军,逼迫傅作义接受和谈。

建国后,杨成武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并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上世纪60年代初,印军雄心勃勃,悍然侵入我国藏南地区,严重威胁了我国领土主权安全。毛主席与周总理一再忍让,对方却得寸进尺。党中央最终决定实施一场带有自卫性质的反击战,给印方一点颜色看看,杨成武上将与徐向前元帅被委任为主要指挥官。

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4)

杨与徐在研判了形势之后,决定在南北两线同时向印军发动攻击。印军引以为傲的第7旅顷刻之间便被全歼,余部仓皇逃走,解放军取得大胜,印方受到震慑,数十年不敢再有东侵之举。60年代中后期,杨成武又被调到大西南,指挥防空部队与后勤部队支援北越抗击美国入侵,战果累累。1983年,他正式退出一线岗位,进入半隐退状态,2004年因病离世,享年90岁。

杨成武将军的后人们继承了他的荣光,7个子女先后报名参军,长女杨易生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曾在军报任编辑。但在动荡时期,她受到无端指责,为证明清白,自尽身亡。长子杨东胜与次女杨俊生成了少将、次子杨东明更是被授予中将,三子退役后在商海打拼,名声响亮。三女杨东荣在解放军总政部任干事,幼女则在武警某医院当医生。

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杨成武上将功勋卓著)(5)

杨成武将军一生功勋卓著,他几乎参加了自土地革命以来所有的战争,真正的打遍大江南北,打出了人民武装的尊严和气势,为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子女也都是人中龙凤,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向这个伟大的红色家庭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