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河交响作者 谭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适合小学生听的交响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适合小学生听的交响乐(云河交响一上学记)

适合小学生听的交响乐

云河交响

作者 谭践

泰安市新泰云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东有长河入汶,鱼游虾戏,西有山岭薄地,盛产地瓜花生,中间洼地肥沃,旺长玉米小麦。几千亩土地,生活着许多老少村民,各类动物植物,相依相存。高处眺望,则四周群山连绵起伏,可说群山拱卫,令人有地处中心之优越。自第一缕炊烟升起,一幕幕人间交响便在此演绎……

——题记

(一)上学记

记不清是几岁开始上学,只是从后来推算,我第一次上学,是在七岁,那一年是1972年。大妹四岁,小妹二岁,一个农村之家当时和后来的全部人口。

第一次上学是与本家一位弟弟一起,他小我一岁,在家中排行第二,我们的母亲与是本家的妯娌,又是无话不拉的好朋友,一位张姓老师是我们邻居,大约,两位母亲一商量,咨询了邻居老师,就把我们一起送到了学校。学校在村中一座破旧场院里,教室是低矮的土屋子,课桌是一块大石板,由几块石头胡乱支着。我们俩人被安排在最右边第一排,坐位也是两块不规则的石头,靠着墙,墙上一个人头般大的洞,洞上边是木格小窗,窗外是一户人家。经常听到鸡鸣狗吠,鹅叫驴跳孩子闹,有时一把土垃撒进来,落在老师和我们头上,学生们便吃吃地笑。

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我不记得学了什么。上课时,小老弟多半会把头歪在洞里,我靠在他身上,两人不知不觉睡了过去,老师便朝我们扔粉笔头,或者过来敲头皮,拧耳朵。有次课上,我们两人合盖着一件花棉袄安然入睡,老师抢过来,把我们的棉袄用力扔到了院子里,棉袄飘逝而去,像一只折翅的大蝴蝶。

我们于是退了学;第二年,我又被母亲送到学校,继续上一年级。

这一次,比上次可郑重多了。母亲给我买了崭新的石板、一拃多长的石笔、一捆从高粱杆顶上截取的草棒,齐齐地装在一只蓝布做的书包里。教室在场院东边,比去年那间更小、更矮、更黑,只有一扇木格小窗,朝着大街,大晴天也暗着。新同学中有一个叫小四的男孩,拖着长鼻涕,光着小屁股,娇滴滴在送他来的姐姐怀里撒着娇。

第一节语文课教写字,按老师教导的笔画、笔顺、用石笔写在石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终于写正了,老师通过;第一节算术课是数数:1、2、4、5,加减法,用各人的草棒演示,直观而简单。

要考试了,听写。我忘了带石笔,但带着一张深蓝的复写纸,那时管这个叫“漏纸”,我想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神奇的纸,是从父亲藏着的木匣里翻出的,书包里有几张方格纸,我匆忙在方格纸上铺了漏纸,按照老师的发音,用大拇指、食指指甲工工整整地写起来。听写毕,老师检查,将我的“试卷”拿到讲台上,向同学们展示,同学们轰地大笑起来。好在,我大部分字写对了,得了八十多分。可气的是,老师还是要罚我到外边站着,外边是报时的铁钟,像一只倒扣的大桶,四周透着一个个大洞,吊在支起的原木架子上,似乎随时都要掉下来。正好下起了小雨,我避在钟下,抬头从钟洞里观天,小小地享受着,老师从教室里出来,一把将我从钟下拽出,大喝,你还要不要命了?!

这年6月,中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应该是在我上小学之前吧,可惜当时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当然,即使听到了,我也会无动于衷,我还理解不了爆炸的意义。

写于2016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