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小品《真情永驻》引发了很大争议。
其中一句台词说
丈夫反过来就是‘付账’
引出昨天一条热门微博,转发上万:
该微博说:
【丈夫反过来就是付账?——错,丈夫并不是家庭主要收入贡献来源】根据2014年经济学人智库联合发布首份亚洲女性网购调研报告结果显示,91%的城市女性是家庭收入的来源之一,仅有1%的丈夫是挣钱养家的人,哪怕丈夫是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的比例也仅占11%,甚至有8%的女性是家庭中唯一挣钱的角色
还给出了数据饼图:
移除
尽管这条微博深受女性好评,但我第一反应仍然是难以置信。
疑问
首先,从数据结果来看,如果按照这条微博及饼图的说法,“仅有1%的丈夫是挣钱养家的人”,却有“8%的女性是家中唯一挣钱的女性”。
照这么说,全靠女性赚钱养家的比例是全靠男性赚钱养家的8倍啊!
这真的符合中国现实吗?
一般提到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时,有一些重要的现象,比如:
女性求职时被排斥;
女性因生育、哺乳和占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而无法全力以赴工作,失去继续升职和加薪的机会;
一些女性实际收入不高,但长期承担更多家务劳动,而当遭遇家庭解体需要分割财产时,却不被核算为家庭贡献;
在面临家暴、配偶出轨等问题时,相当比例的女性因经济原因无法离婚,只能忍气吞声(此处不包含因文化习惯造成的情况);
……
上面这些,虽然也有文化习俗、男女现实差异等复杂因素,但很大程度上,就是直接指向“收入占比低”。
如果按照那条微博所说,全靠女性赚钱养家的比例都已经是全靠男性赚钱养家的8倍了,那我怀疑我国不仅已经一举解决了女性受歧视问题,还大踏步地走向另一端,开始歧视男性了吧?
另外,那个饼图的分项方式让人难以理解:
【与配偶共同赚钱养家】占62%,【有收入但配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占11%。
按说,【与配偶共同赚钱养家】应该有三种情况:女性是主要来源,配偶是主要来源,双方大致接近。
也就是说, 【有收入但配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应该包含在 【与配偶共同赚钱养家】 中。
但在饼图中,这两者竟然是并列关系?
这是否意味着那11%被算了两遍?那这数据还有说服力么?
总之,这份报告的分项设置有问题;结果也让人很难相信。
出于上述两条疑问,我去查了原po给出的数据来源“2014年经济学人智库联合发布首份亚洲女性网购调研报告”,这份报告的名称叫做《崛起中的亚洲女性网购力量》。
溯源
下图是《崛起中的亚洲女性网购力量》的封面
移除
我看了这份报告,发现:
1.该报告的样本量恐怕过于小
分析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一共5个国家的城市女性状况,才5500名女性?
我高度怀疑这个样本量的覆盖程度。
2.它并不是针对女性收入的调查报告
它的主题是“网购”,里面大量篇幅在讲“零售性质的转变”“女性购物”“全球购VS本地购”“零售业未来前景”……女性收入的几个数据只是在很短的篇幅中被一带而过,也没作说明。
3.该报告由唯品会委托,经济学人撰写,且大量展示网购数据,我怀疑唯品会的用户是他们收集样本的主要渠道
如果确实如此,那样本只反映了特定人群——比如只是一二线城市女性中收入较高的女性群体,无法代表“中国内地城市女性”。
至于它的饼图分项为什么设置成那样,我没有找到说明。
中国女性的收入状况
我们再参考一下其它来源的同类数据: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是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实施的调查,它从1990年开始,每10年公布一期。最新一期(第三期)显示:
城镇在业女性的年均劳动收入只有男性的67.3%。
请注意,这还只是在业女性,如果算上不在业女性,这个收入比例还会更低。
再请注意,不在业的女性≠不劳动的女性。事实上,不在业女性中,有40.5%是在家料理家务,而家务是“无酬劳动”,我国女性所承担的家务是男性的2-3倍。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很多女性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但不被核算为家庭贡献,没有保障。
另外,《Marriage, Parenthood, and Labor Outcomes for Women and Men》中提到,我国城镇已婚女性收入,比城镇已婚男性要低35%。
其中还提到一个现象:对于男性来说,无论城乡,已婚男性收入要高于未婚男性;但对女性来说,无论城乡,已婚女性收入却显著低于未婚女性,其中城镇已婚女性收入要比城镇单身女性低19%。
这也是我前面说的,女性婚后因生育、哺乳、陪伴孩子、做家务等,无法全力以赴工作,收入和竞争力在下降。
综合上述数据,大家觉得,那条微博及饼图中所暗示的,中国内地城市女性在家庭收入来源方面高达8倍的绝对优势,真的有可能存在?
除此以外,还有:
女性收入普遍低于男性,收入越高的群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越少。
在城市低收入组中,女性占59.8%;而在高收入组中,女性仅占30.9%。
移除
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20年中,1990年,城镇在业女性的收入为男性的77.5%;1999年,降为70.1%;2010年,继续降为67.3%。
在经济增速中,男女的红利却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在继续扩大。在经济增长的浪潮中,女性总体上被远远甩到了男性身后。
移除
另外,女性有房产者的比例仅有37.9%(包括与配偶联名),男性为67.1%;已婚女性中自己名下有房产的只有13.2%,男性为51.7%。
高层人才中,有80.5%的一把手是男性,有20.4%的单位中整个领导班子中没有一个女性。
……
请注意,这些还只是经济收入方面,还有受教育、健康保障、政治参与、法律保障、观念认知等其它方面,同样反映了性别不平等。
再请注意,这还只是城镇女性的数据,事实上农村女性的现状更加糟糕。
这才是我国女性的收入现状。
它丝毫没有“高8倍”的乐观。
我看了下那条微博的评论中,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女性似乎认为:男女不平等的体现,就在于女性被迫去赚更多钱养家?
这个想法,怎么说呢,有点太“小可爱”了。
不让你赚钱,并不是眷顾,而是在强制增加你的依附性、削弱你的独立性。
当一个社会不太想让你赚钱时,与之被共同剥夺的,还有你学习的机会、晋升的机会、自主选择的机会、支配和调动社会资源的机会、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受法律保障的机会。
最后想说
我在微博上,常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当然也有更难听的称呼,大家都清楚,我也不想重复。
当我跟别人产生观点冲突时,如果对方想攻击我,他多半会首先从我的女性身份入手,这似乎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法宝"。
从我对现实的观察,以及我自身的立场而言,我确实更愿意为目前正在承受不平等的女性发声,这也无需掩饰。
有的人说,在网上为女性呼吁的,都是不做实事的嘴炮党。
我个人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为具体行为,还渗透在社会观念的最深处。
做实事重要,传播观念难道不重要?如果都不去传播观念,谁会凭空意识到这些就是我应该做的?
我自己,可以说是女性受教育、争取就业、参与社会竞争的受益者。但这些动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我要感谢那些从小到大跟我讲这些道理、鼓励我前行的人们。
所以,我支持更多女性去勇敢地公开表达、矢志不移地争取。
但是,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因为我同时也希望,这种呼吁,是用扎实的数据,有说服力的证据,能看到女性真实的现状,和隐匿的症结。
大脸撑在小胸上
分享知识、视角、热情
dlczxxs
微博ID:@大脸撑在小胸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