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能买保险(武汉男子急性胰腺炎花了100余万)(1)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句经典的话说出了人们生活中的担忧和焦虑。

对于很多人来说,买一份医疗险或重大疾病保险,是为了预防大病巨额医疗费的风险,如果生病进医院花了一大笔钱,有保险公司理赔金,无疑能够减轻很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也经常看到,在代理人的循循善诱和“关照”下,出于对健康的担忧,很多人买了重大疾病保险、百万医疗等险种。

对于年轻的90后们来说,主动买保险更是家常便饭,虽然很年轻,但懂得为健康未雨绸缪,这是非常理性的安排。

统计数据显示,健康保险业务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即使在2020年疫情期间,健康险依然保持逆势增长的态势。

急性胰腺炎能买保险(武汉男子急性胰腺炎花了100余万)(2)

然而,是不是得了病花费了巨额的医疗费,保险公司就会赔偿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武汉的黄先生投保重疾险一年后,因患病花费医疗费上百万,当他向保险申请理赔时,却遭遇了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14年7月,55岁的黄先生在武汉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总保额20万,分15年缴费,每年缴纳保费1.7万余元。

2015年11月,黄先生突然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到医院抢救,医院曾6次下达病危通知书,黄先生住院5个月,先后花费医疗费100余万元。

随后黄先生到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两个月后,黄先生没有拿到理赔,却收到一张拒赔通知书。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会来吐槽:

“买保险容易理赔难”

“保险公司只有两个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保险公司一年收了那么多投保金,赚那么多的钱,靠的就是拒赔呀”

……

那么,黄先生的例子,保险公司究竟要不要赔偿呢?

答案是:不需要。根据双方所订立保险合同关于“重大疾病”的约定,投保人黄先生所患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非合同条款约定事项,不属于重大疾病的承保范围,因此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住院治疗150天,经历2次大手术,6次病危,医药费高达101万余元!急性重症胰腺炎,却不属于重大疾病的理赔范围。

这个案例给很多投保人一个提醒:不是所有的病,重疾险都能赔付;也不是患的病花费巨额医疗费,重疾险就能赔付。我们认为的重大疾病,“重大”是修饰词,并不一定就是保险合同定义上的“重大疾病”。

那么,重疾险里规定的“重疾”都有哪些?

1、6大核心重疾

按照中国保监会的监管要求,能够冠名重疾险的产品,必须提供6种核心重疾的保障,占一般人群一辈子能患上重疾的80-85%。这6种重疾为:①恶性肿瘤 ②急性心肌梗塞 ③脑中风后遗症 ④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⑤冠状动脉搭桥术 ⑥终末期肾病。

2、25种重疾

上述6大重疾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的重疾定义,此外,行业重疾定义还规定了另外19种比较常见的重疾,这就组成了最常见的25种重疾组合,这是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重疾产品提供的基本覆盖范围,对于99%的国人来讲,遇到这25种重疾之外的其它重疾概率实在微乎其微。

那么,是不是罹患了上述重疾中的任何一个,重疾险都能获得理赔?

答案是:非也!

有时候即使被保人不幸罹患上述重疾中的某个,也未必在理赔范围,这是因为保单对重疾判定有严格的标准。

比如近年常见的理赔纠纷中,心脏支架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是最为消费者误解和诟病的,手术费数万元,在普通人心中已经是“重病”了,而在重疾险的重疾定义里,针对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要求必须是开胸手术,支架植入收入是不在理赔范围的。

急性胰腺炎能买保险(武汉男子急性胰腺炎花了100余万)(3)

重疾的赔付需要达到某种约定状态(病情或治疗方式),一般来讲,重疾险理赔分四个种类:

① 确诊即赔(达到“临床疾病”诊断标准)

真正做到确诊即赔的,只有癌症和高位伤残(失明、烧伤、多个肢体缺失等)。

② 约定手术(施行了某些治疗方式):

罹患重疾后,必须达到指定手术标准方可理赔的:如冠状动脉搭桥术、主动脉手术、重大器官移植手术、心脏瓣膜手术等;

③ 约定状态(疾病达到某一特定状态):

罹患重疾后,病情需达到指定程度方可理赔的:如脑中风后遗症、脑膜炎后遗症、严重脑损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其中部分重疾还要求确诊后的存活时间,一般在90-180天,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④ 终末期病情:

其实也是一种约定状态判定,只是状态确诊为终末期,比如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肺病,保单上都有非常准确的判定说明。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重疾险坑有点多啊?

没办法,如果啥病都能赔,那保险公司早就破产了!

所以对于投保人来说,买重疾险时一定要看清相关条款,不要想当然。

重大疾病保险理赔如此苛刻,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买保险的钱就打了水漂呢?

当然不是的!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保险业理赔超1.1万亿,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我们再来假设一下,如果黄先生买的是百万医疗,那么,除了一万的免赔额,住院的花费都可以报销,而且保费很便宜,30多岁到50多岁的年纪,只需要几百块到一千块钱而已。(作为一款现象级产品,以后我们再专门聊聊百万医疗险。)

所以说,买对保险比买多少保险更重要。

对于经济不是很宽裕,预算有限的朋友,百万医疗是非常好的产品,可以极大的规避生病住院的巨额医疗费风险。几百块钱就可以保费就可以撬动最高上百万的医疗报销额度。

当然,百万医疗有他的局限性。有条件的话,重疾险 医疗险才是更好好的组合,可以有效解决住院医疗费、后期的康复费以及弥补收入损失。

急性胰腺炎能买保险(武汉男子急性胰腺炎花了100余万)(4)

另外,凯风君统计和梳理了国内超过30家人寿保险公司理赔年报,结论如下:

一、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理赔率均在97%以上,甚至很多是99%以上。极少数没有获得赔付的客户,很多都是投保人隐瞒病情,健康告知不到位导致的。

二、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平均赔付时间均在1-2天左右,有些公司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小额的赔付只需要几分钟,很多公司只需要在APP上上传齐全的理赔申请资料,甚至可以“闪赔”。

因此,保险公司并不会惜赔,反而理赔才是最好的广告。在网络时代,保险公司花很多钱做广告宣传未必能获得很好的美誉度,但一些负面的信息很容易放大形成蝴蝶效应,甚至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

再说了,当下的保险公司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各家公司都在努力拼产品、拼服务,不断改进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尤其是互联网保险公司,用户的体验永远是他们第一位考量的因素。

所以,投保时大家一定要仔细看保险合同,弄明白自己各方面的权益。

此外,在投保重疾险时一定要如实告知,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隐瞒病情投保,不要小看保险公司的调查能力,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理赔时的扯皮。

诚然,保险产品确实不是很简单的合同,他涉及法律、医学、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非常专业的服务,关于保险你有什么疑问,欢迎跟我沟通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