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大名金滩镇路过龙王庙的时候,听路人说起大名的沙麓山和山上的那座庙。终因机缘不巧及观瞻性不强无缘得识,上周汤阴石林镇近200公里,这周来个近的,就去沙麓山,轻重有度,远近结合,有张有弛。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1)

期间感觉如直去沙麓山和泰山行宫,内容单薄,就将《大名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发在群里,顺带提出去看看龙王庙,听涛认为龙王庙镇双庙村明代石刻可以一观,于是就糅合在一起,作为点线。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约伴听涛、劲情、笑一个、无铭、万里飞扬、雨中漫步、沉默等人同往大名。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2)

历史上大名有座土山,叫沙麓山。沙麓山高大巍峨,紧邻黄河,主峰起自大名东北部,绵延向东南延伸。周穆王在沙麓山得白鹿,后其爱女死于沙麓山,建庙纪念,被当地人称为东土山奶奶庙。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3)

沙麓山地处古黄河东岸,地理位置通衢四达,人们聚集为邑。春秋齐桓公在沙麓山修建城郭,名五鹿城,称为大名县的雏形。今天的沙麓山遗址在大名金滩镇石家寨村,地震和人为将高大秀丽的沙麓山几近消亡。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4)

骑进石家寨,村西便是一座两丈高的土岗,转过街口,就是大名泰山行宫。今天看到的泰山行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所建,规制比明清时小了不少,老庙毁于天灾人祸。庙内残存一座清代的透灵碑记述了行宫的来历及重修重建历史,顶扶箍稳,字迹难辨。行宫分三层,一层供奉着阎罗、土地、关公,依14级青石雕龙台阶而上,至第二层。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5)

大殿供奉着云霄娘娘、碧霄娘娘、琼霄娘娘,组庙中有送子观音,大殿外见有一对夫妇在焚香求子。第三级建有二层玉皇阁。行宫依地势逐渐高起,行宫庙宇众多庙宇,神灵广布,为历史最悠久,文化最深厚的一座庙宇,深深地影响着冀鲁豫三省。庙内善女介绍,行宫所处的沙岗就是那座有名的沙麓山,而今的沙麓山只剩下一片片土丘了。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6)

有消息称:大名方面拟在石家寨打造“泰山行宫”风景区,但愿这座承载了大名历史的沙麓山能够重新焕发出青春。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7)

大名龙王庙镇曾无数次经过,很早就对该地名所蕴含的历史信息深感好奇。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8)

在我国,以寺庙作为地名的村镇比比皆是,龙王庙镇得名也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大湖、大河、大海边,都建有龙王庙,尤其在存在水患严重的古代,更是以建龙王庙祭祀为心安。龙王不同于水神河伯,它既呼风唤雨,又能镇水抗旱,所有龙王庙多为人看重。龙王庙镇的龙王庙在二队西面,距卫河河堤几步之遥,不起眼的大门紧闭,按大门上写着的电话号码打进,看庙人开门入内。龙王庙与其名确实不符,几间低矮的北房供奉着龙王,靠北正殿几将坍塌的院墙是老庙的围挡。院内高低不平。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9)

明成化年“重修龙王庙碑记”保存相对完好,碑上字迹清晰可辩,完整地记录了龙王庙寺院及运河水旱码头的兴衰。复找那座释迦摩尼石佛,看庙人指向偏房。石佛端坐殿中,神态安详,坐像自然,雕工精美。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10)

据看庙人介绍,这座佛像有1700多年历史,佛头已失,现在看到的佛头是后来换上的,细看佛颈,果然有粘连痕迹,看我们对石佛兴趣浓厚,看庙人说地下还有两座石佛没挖出来。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11)

龙王庙双庙村东土地庙前的明敕命张崇功碑是听涛提议的。去到双庙,见路边有牌坊散落构件,雕刻细腻,古朴端庄,等到了土地庙,看正在修建着的张家祠堂的院子里摆满了破损的牌坊石构件,一会踱来一张氏族人,闲聊得知,院内的石块是清康熙下昭而立的功德坊,破四旧时被人推到损坏,真是让人惋惜不已,与那块县级文保的石碑相比,我看重的还是那座牌坊,走前再三向张氏族人建议,好好保存残缺的牌坊,切不可再将剩余的遗弃。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12)

劲情等人在龙王庙镇上寻得一饭馆午餐,是劲情原先来过的地方,菜量足,味道美,老板娘临了还奉送蛋汤一份,看来到哪都是熟人好办事。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13)

后话:2019年6月23日骑大名龙王庙、金滩镇,同行听涛、劲情、笑一个、无铭、万里飞扬、雨中漫步、沉默,行130公里,a费30元,感谢途中沉默买水,飞扬买瓜。

徒步庙王山(外地驴友骑行大名县泰山行宫)(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