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音环境应景互动(如真如假乌鸦谷)(1)

17年10张录音室专辑,对于每一位音乐人而言,都不失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17年,说明其活跃年度之久;10张专辑,足以证明源源不断的产出。

这不是别人,正是刺猬乐队。自2005年成立以来,刺猬究竟有多高产,有一项数据能进一步佐证——其前后两张专辑的间隔时间,无一超过3年。这一回同样如此,在2020年的《赤子白仙》之后,他们再度出发,带人前往第十张专辑的所在——《乌鸦谷-晕晕众生,命命相连》(以下简称《乌鸦谷》)。

布谷音环境应景互动(如真如假乌鸦谷)(2)

相比《赤子白仙》思维共存和差异的探讨,《乌鸦谷》的概念显然更宏大、更立体。光是封面上的缤纷色彩,就叫人遐想。事实的确如此,他们用整整12首歌打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即“乌鸦谷”。若只看歌名,《乌鸦谷》似乎有些晦涩,像《匐入残暴的黑暗轨迹》、《来自乌鸦谷地牢的死亡风之回响》不但长且拗口,而《期许·静灭之火》《尚活·尽享此刻》等又带着补充说明的“后缀”。

具体到音乐本身,一切又变得合情合理。以第四首歌《不正当游戏中的正当玩家》来代入的话,那么我们每个听者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以第一视角的主角身份进入“乌鸦谷”,进而参与到这趟奇妙的游戏当中。我愿意称《乌鸦谷》提供了一次环境式的音乐体验,如果按照顺序播放,这里有许多隐藏的秘境待一一解锁:山谷、床榻、地牢、无人岛、溶洞、河流……有趣的是,整个过程没有攻略亦没有规律可循,歌与歌之间有着差别,即便单首歌曲的内部都存在反差和颠覆。

布谷音环境应景互动(如真如假乌鸦谷)(3)

第一首的《混沌开》,给出一个先行讯号。行至第十张专辑的刺猬,在把另类音乐和独立摇滚玩得更加娴熟的同时,此次对器乐的比重有所扩充。纯器乐的《混沌开》作为导入,伴随鸟啼的采样,历经上升下降,在一片轰鸣中进入到《乌鸦谷》的入口,好戏正式开演。

结合第二首《匐入残暴的黑暗轨迹》的第一句歌词“某夜他醒来时发觉”,赋予了如梦如真的意味,现实和虚拟在这一刻得以重叠,生活和网络不再孤立存在。就游戏般的体验而言,这首歌更像是NPC的设定,告诫玩家们诸多注意事项。歌曲的后段又恰当削减“疼痛”成分,给玩家们接受和缓冲的空间。

布谷音环境应景互动(如真如假乌鸦谷)(4)

直至《幸好我们还有音乐》,和声叠加,温柔得有些超出场景——将人从幻象中抽离,一下回到温柔的心间。“现实已如此决绝 还好有音乐”,构成整首歌的核心所在。再到《不正当游戏中的正当玩家》,推翻先前的氛围,吉他急促、鼓声紧凑,器乐和人声纠缠在一起,让“游戏”当中的痛楚、矛盾、分裂呈现集中爆发。

《像水一样流》的出现,有几分将专辑 “斩断”的感觉,气氛驶向静谧的水边,空气中有了梦幻的味道。在这里,纷争暂时停止,可以不被打扰地聆听清晨再步入斑斓,得到片刻的安宁。而《浪花游(环境版)》既以器乐为主来呼应《混沌开》,又顺流而下,还构成了《浪花游:对话上帝的掌纹》的开场。“环境版”似自言自语,而“对话版”前后迥异,直接升级为质问和控诉,情感的反转超出意料,实现升华。在水之后,《来自乌鸦谷地牢的死亡风之回响》属于风,气质上偏向黑暗,歌词直白,但曲和编曲没有走一黑到底的路线,反倒有不少留白,甚至偏向后摇滚。加上大提琴的融入,“回响”的概念得以加强,听感上处在不断回旋的境地。鉴于其为暴力受害者发声的出发点,值得回味。

布谷音环境应景互动(如真如假乌鸦谷)(5)

接下来的3首《期许·静灭之火》《尚活•尽享此刻》《光晕•爱能攻克一切》,某种程度上能视作同一类型,除了均有两个词组构成之外,比起水火风的具象类,“期许”“尚活”“光晕”和“爱”的词义更抽象。在概念上,这些歌曲关怀心理、倾听心声,色调上显得明亮欢愉,属于“乌鸦谷”另一派光景。有这份对比,才更为真实。

以《迷失乌鸦谷》作为收尾,是专辑主题的高度提炼,或许还彰显了刺猬的另一心意,那就是让“玩家们”重来一次的选择。经由上山入海,你是否真的看清“乌鸦谷”的面貌,看清了漫山遍野的景色,看清它的悲愤、关爱、美丽和丑陋,看清真真假假的现实和虚构了吗?除了顺序播放整张专辑,不妨随机聆听一次,有望“空投”至“乌鸦谷”的不知名处,从而获得一番截然不同的新体验。这不单单是刺猬的“乌鸦谷”,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乌鸦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