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世界经典著作,除了让你想起保尔•柯察金,你还会想起谁?我的回答是,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它讲述的是陕北高原地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农村人在贫穷中艰难的活着,随着改革春风的到来,人们开始为各自的生活努力拼搏,文中诠释了每个人对生活不一样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1)

小说中的孙少平从小与贫困、饥饿、卑微做斗争,尽管他一无所有,但他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凭借顽强的意志,一颗永远向上的生命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迎来了生的希望和稍纵即逝的爱情。在爱人牺牲之后,他再一次地鼓起生活的勇气,重新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平凡的世界》就像路遥的一部自传体。路遥出生于陕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为生活的艰难,7岁的他由父亲带着一路乞讨到伯父家,然后过继给伯父。路遥尝尽了贫穷带来的苦难,他深刻的理解苦难越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品行越难能可贵,于是创作了文学巨作《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2)

这本书虽然过去多年,但路遥笔下的那些真实无奈的普通人,他们凭借坚韧吃苦的精神,与生活拼搏、与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更是激励无数人。

苦难造就了敏感的性格、阅读的习惯

1975年,刚上高中的孙少平是班上最穷的学生,他连五分钱的丙菜也买不起,只能吃两个永远吃不饱的焦黑高粱馍。

其实,这对于家境贫穷的孙少平来说,能上高中而不用劳动挣工分已是恩惠。他出生在一个光景临近崩溃、老根子已经穷到了骨头里的家庭:老祖母近八十,瘫痪在炕,父母一大把岁数,挣不了几个工分;妹妹上初中,增加了吃穿用度;姐姐找了个不务正业的丈夫,一人拉扯两个孩子,整个家几乎全靠二十三岁的哥哥撑着。

这样的家庭从来没有吃饱过一顿饭……生活在如此贫穷的家庭里,其实让孙少平感到痛苦的并不是饥饿,而是贫穷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3)

他希望有一件体面的衣服站在女生面前,他希望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排在队伍里,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而不是为了躲避公众的目光和无言的耻笑,卑微到最后去领取那两个黑馍。

正因为贫穷的生活,给孙少平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走向。

首先,贫穷让他感到自卑,因为渴望得到自尊,他的性格变得异常敏感。其次,一个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他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在学校,孙少平过度维护自尊,用一种变态式的对立情绪与家境优越的班长顾养民叫板。虽然他内心获得了暂时满足感,但他后来也为此感到后悔,这更加说明了这个少年敏感而脆弱的性格。

正因为敏感的性格让他去哪里工作,都有一种强行为别人服务的意识,也正是这种“气势”打动了很多人,让别人从瞧不起到尊重他。

孙少平第一次去黄原揽工时,人生地不熟,他去投靠一个远方亲戚。而亲戚一家表现出对他的不欢迎,孙少平立马一口气给亲戚担了四回水,大水翁都快溢出来了。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4)

他的主动精神让亲戚对他不好“发作”,还把他推荐到大队曹书记家做小工。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不仅自降身价,还干着最重的体力活。

他的这种气势再次感动了曹书记一家,不仅给他安排了轻松的活,还有意让他当上门女婿。为了感激曹书记,孙少平会付出更多,担水、打扫院子、给孩子补习功课等等。

孙少平从最初与人交往的不知所措、到“强势为别人服务”、再到以诚相待。他领悟到“你真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诚对你”的道理。一个年轻人能在工作中获得这样的人生经验,显然要比赚很多钱更为重要。

一个贫穷的少年,生活肯定是单调的,但你可以就此平庸,也可以破茧而出。孙少平选择了第二条路,认识这个世界和阅读。

在学校没什么事时,他就会带着一本书去城里各种地方转,在这个城市他获得无数新奇的东西,这一切无疑都会在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影响。

尽管命运穷,但他有爱看书的习惯,他看的第一本是《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书能让他忘记贫穷带来的自卑感;书能把他从沉重的生活中拉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仁;书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不仅他的思维认知高度不同于普通人,而且他还收获了心灵相惜的爱情。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5)

所以,后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始终都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有时会为书本的内容通宵达旦,热泪盈眶。

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

孙少平结识地委书记女儿田晓霞后,在她的影响下,除了看小说之外还养成了读报的习惯,及政治、经济和哲学类的书。

这些书给孙少平的精神上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满足,不仅对生活增加了信心和审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来观察某些事物现象。

书,不仅改变了一个人,更能塑造一个人。它让人变得善良勇敢,变得顽强坚韧,在生活重压下如何理解苦难的生活。

1976年,国家发生灾难,孙少平跟着田晓霞抄写《天安门广场诗抄》。正因为孙少平接触了各类的书籍,让他开始对国家的不幸,社会的动荡有着严肃的思考,尽管自己无能无力,但他的认知开始了转变。

知识不仅改变了他的思维,还有行动。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6)

高中同学侯玉英,曾取笑过孙少平与郝红梅之间的感情,但当侯玉英在一次学校劳动中差点被洪水冲走时,孙少平却扑进洪水中救了她;对于郝红梅,她曾在情感上背叛过孙少平,但当她偷供销社的手帕被发现后,孙少平不仅帮她还了手帕的钱,还让供销社的人永远保守秘密;在黄原当揽活时,他不顾包工头胡永州的威胁,把小女孩小翠从包工头的爪牙下救出,并把自己的钱全部给了她。

孙少平不计前嫌的救了侯玉英和郝红梅,纯粹是出于对同学自然情感的流露,希望侯玉英能重新生活在阳光之下,郝红梅一生不会被毁。他与小翠素不相识,只是希望小翠能像正常的小女孩一样生活。

知识让他的思维从狭隘变得开阔,从自卑变得自信,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并不是吃得好穿得好,还应该具备许多其他说不清楚的东西,可能是善良,可能是勇气,也可能是一种莫名的责任。

知识的力量可以塑造一个人

孙少平结束三年的教书生活后,面临着回农村劳动的结局。他不甘于回到农村,然后找个农村姑娘结婚生子,平庸的度过一生。他想去外面闯荡自己的世界,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是光荣还是屈辱,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

离开双水村后,无论是他到黄原市当小工,还是在桐城大牙湾矿区当工人,工作都极其艰辛。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7)

在黄原当小工时,他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头,如同苦役般的牛马,他的背长年青紫黑癜,伤痕累累;在矿区,这是一个严酷而危险、强者才能生存的工作,而且时刻需要保持吃苦、耐劳、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很多人不是逃走就是请假,而孙少平却能保持全勤。

在大牙湾矿区,孙少平从宿舍最穷最寒酸的人变成了最“权威”、富有的人,最后升为班长以及获得表彰。

这正是知识塑造了孙少平钢铁般的意志,就像他所说:如果深刻的理解苦难,困难就会带给人崇高感。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使我们变得伟大!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苦难面前,孙少平没有被命运打倒在地。他虽然贫穷,做着艰苦的工作,但他的精神是愉悦的,因为他相信在苦难之后会有一个完美的生命。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战胜困难。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害怕苦难,不想面对,甚至逃避苦难。就这样,很多人没有长大就退步了。如果能像孙少平那样直面苦难,不放弃,最后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该有多好。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8)

人生认知的高度,是坦然接受并非悲剧的源泉

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知识,让孙少平对人生有着一般人难以认知的高度,不仅是生活,还有爱情。

孙少平的恋人田晓霞,阳光大方、大学毕业省报记者、还是地委书记的女儿,与孙少平这个农民出生的工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哥哥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一场悲剧,少平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对地位悬殊的爱情,完全没有接受的勇气。《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像生活一样贫瘠无光,至少在精神上应该是饱满丰富的。

他虽然冲破了命运的枷锁,和田晓霞谈恋爱。但现实中两人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的巨大悬殊,又时刻刺激着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有时候他感觉就算田晓霞近在咫尺,可他们之间的相隔的距离却永远是那么的遥远。所以,他又是矛盾的。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9)

他们的爱情终究没有开花结果。田晓霞在工作中,为了抢救被洪水冲走的孩子牺牲了。孙少平努力打破地位悬殊的爱情一下子消失了,他被击垮了。但是,他再一次像斗士那样站起来,顽强不屈与命运抗争到底。

这时,大学毕业的金秀,好朋友金波的妹妹,向他表露了爱的心声,孙少平自己也认为如果和金秀一起,生活会十分美好,但他拒绝了。最后选择了矿区班长王世才的遗孀,一个乡下嫂子。

孙少平仍和一位乡下姑娘结合,这样的结局似乎违背了他对爱情苦苦追寻的初心。其实并非如此,尽管他没有得到田晓霞或者类似田晓霞的女孩。但是,生活包含着广阔的意义,并不是一定要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只要我们的心灵充实过,对生活的理想充满了虔诚和热情。当我们老了时,回忆着自己生命的历程中,有着值得怀念和骄傲爱情,那又有什么遗憾?

孙少平在给妹妹兰香的信中写到:人的一生总有觉悟时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一生将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就是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爱情和人生,孙少平已有定论。

他不仅拒绝了妹妹兰香男朋友吴仲平的好意——帮他把工作从大牙湾矿区调回省城,同时还给哥哥孙少安发达后,得意忘形的行为给予了指导。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10)

孙少安开办砖厂发达后,在胡永和的怂恿下打算投资拍电视剧《三国演义》,孙少平得知后毫不客气的说哥哥是“自不量力”。

他认为赚得钱可以回馈社会或者无偿奉献给社会,但是没有必要花钱买虚名。对于哥哥,最好的方式就是拿钱给双水村办点实事。

就像孙少平给兰香的信中说,我们出生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自己的出生,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生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更高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富裕后,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出生,不要忘记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

平凡的世界路遥讲了什么人生(路遥平凡的世界)(11)

孙少平经历了重重困难后,从普通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经历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后,再次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如今的他不再自卑敏感,而是自信、从容。

孙少平最后的爱情和生活归属似乎都成了悲剧,而这种悲剧正是来源于知识和生活阅历对他的塑造。但这个结局,对于孙少平本人来说并非悲剧。人生最后的选择,不是他否定了自己的曾经的追求,正是他对生活的追求的升华。他没有对权利,对地位虚荣的追寻,而是选择了坦然的退潮,尊从自己的内心。这是他人生的重新起点,而不是终点。

一个人,如果他的生活是贫瘠,但他的思想是高贵的,像攀岩的蔓藤,永远向上生生不息,那么他的人生就是精彩的。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鼓起勇气,拿出斗志,与苦难作斗争,拨开荆棘,走出康庄大道!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风暴中跳舞。

文章作者简介:Emma,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手带娃一手码字,喜欢文学和历史,关注@一知半姐,希望我的文字能感动你!】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