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定谔的猫
生活处处是教育,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缺少不了父母的远见和智慧。
特别是男孩,天生的“难管束者”,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给他最好的爱和教育,是每一个男孩家庭的课题!
当两个儿子的妈这么多年,教育上踩过不少坑,深深觉得,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男孩,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三不要
1、不要娇惯男孩
朋友圈流传这样一张截图:
一名二年级的男孩,在家从来不做家务,妈妈联系老师,请求不要安排他搞卫生。
这究竟是爱,还是害,不言而喻。
许多男孩家庭的父母,总觉得“做家务是女孩的事”,习惯包办,什么事都不让儿子碰。
结果呢,孩子幼儿园不会穿衣服,小学不会剥鸡蛋,中学不会系鞋带,大学不会叠被单……
甚至走进社会,也要别人让着他,拒绝一切让自己觉得辛苦劳累的工作。
这么做,不会让他变得更好,反倒害他因不适应社会环境而被更多人排斥。
像那个状告父母的29岁“啃老族”小匡,从小娇生惯养,事事被包办。
长大后,他无心工作,便要求父母继续抚养他到老,如果不同意,他就把父母告上法院。
这样的闹剧,背后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以为养儿防老,一味护着儿子、不停满足他。
不料助长了他的自私、懒惰和不思进取,毁了他的后半生。
溺爱,根本不是爱;被溺爱的男孩,只会成为长不大的巨婴。
2、不要拿男孩和别人比较
13岁的文文个性怯懦,一点都没有男孩子该有的气概,集体活动时,总喜欢躲起来。
被老师点到名,他紧张到说不出话。
直到见了文文妈妈,才知道问题出在妈妈的教育上。
妈妈很强势,对文文期待又高。
每次文文表现不好,总喜欢说“你看看别人”,希望激一激文文能改变一下自己。
越是这么比较,文文越没自信,更不敢在人前表达想法,遇事喜欢逃避。
心理学表明,男孩比女孩更在意外界的评价,内心更好强。
一旦外界对他是“你不如别人”的评价,他受到的打击更大,更无法估量。
就算是父母不经意的比较,敏感的男孩很容易内化到自己的自我认同上。
之前孙俪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儿子等等的一个异常表现。
当时等等很长一段时间不开心,大家不明就里。直到遇见专业老师,才恍然大悟:
原来,孩子在意“比较”,很难听出父母背后的爱和用心,想到的只是“我不好”“我不值得”。
很多时候,父母不是故意要挖苦男孩,或打击他的信心。
只是拿他和别人比,他会有一种深深的被否定感,比多了,他就很难树立起自信,更难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
3、不要小看忽视的杀伤力
在网上看到一个4岁的男孩。
因爸爸和奶奶团团围着哄哭闹的妹妹,脸上露出委屈的神情。
一个小小的忽视,给他造成莫大的刺激,气得他小手一甩,把头埋进手臂里。
相信那一刻,他最渴望的事,就是大家能转过头来看看他,想哄妹妹那样安慰他的心情。
不是说他多想去争宠,这只是他最真实的反应。
别看男孩子平时大大咧咧,粗线条,实际上,他很容易被忽视后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严重的话,会影响他的性格,出现更多情绪上的问题。
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学霸凌霄一直都是妈妈眼里的隐形人。
当着他的面,和丈夫争吵、打架,还不停骂他是杀害妹妹的凶手。
从不考虑他经历这一切,听到这些话会怎么想。
果不其然,习惯性被妈妈忽视的凌霄,后来得了抑郁症,很难从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
心理学家哈洛曾说:“从小缺乏情感回应的孩子,成年后极容易出现巨大的心理障碍。”
漠视男孩的需求,总是“看不见”他,这样的危害,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三要
1、要磨砺他的韧性
河南一位10岁男孩,去年疫情在爸爸的影响下接触了跑步。
随后,在父母的鼓励和陪伴下,每天都坚持跑步,风雨无阻。
甚至有时候还会拖着轮胎跑好几公里,不喊累不喊苦,挥洒汗水时也在享受乐趣。
而他的成绩丝毫不受影响,就连中考体育也达标得了满分。
看到他浑身散发出的满满干劲,不难预测到他可期的未来。
此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在演讲中就说:
一个孩子未来能否成功,坚毅的品质起了重要性的作用。
身边一位从事二十多年初中教学的班主任,常常分享说,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表面上看是高大又威猛。
但一遇到事就怂了,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一点点小问题就放弃,或是一蹶不振。
只有那些父母经常陪伴,敢放手逼一把的孩子,在问题来临时,才最有担当,最值得信任。
浙江一个爸爸,得知儿子想买球衣,考虑到儿子总是喜欢买这买那,便心生一计:
建议儿子上街捡瓶子,换钱买球衣。
这对儿子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但出于对球衣的渴求,儿子答应了,也利用课余时间捡了两三天。
虽然某天夜里,儿子捡瓶子时偶遇了班上的女同学心生尴尬,但爸爸始终觉得:
能让儿子知道赚钱不易,知道靠自己赚钱买东西意义不一样。
看完这则新闻,默默为爸爸的引导点一个大大的赞。
的确,想要男孩成为真正的男子汉,父母要学会相信他。
让他挑战极限,给他多一些锻炼的机会,磨砺意志力,终究在竞技场披荆斩棘,突破困境。
2、要尊重并给他说话的机会
一直都很佩服育儿专家李跃儿教育“熊孩子”池亦洋的做法。
当所有孩子和家长纷纷向她投诉池亦洋暴力、不讲理、不守规矩的时候,她看到的是池亦洋行为背后的领袖气质。
即便大家只看到孩子的问题,可她却选择尊重池亦洋,并给他表达的机会。
很快地,在老师那里收获到认同感、自信心的池亦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优势,“统领”大家升国旗,打比赛。
美国作家爱默生·艾格里奇说过:
“如果你只能给儿子一样东西,那就给他尊重。”
也许他调皮捣蛋,做事总不按常理,让父母感到头疼。
但尊重他,给他足够的发声主动权,是改变他、成就他最关键的一步。
3、要给予他足够的耐心
听过不少男孩家庭的父母吐槽:“我家的儿子做什么都慢,脾气还很大,说不得,骂不了。”
其实,这跟男孩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有关。
他的思维直线条,处理信息的速度也比较慢,做事容易手比嘴巴还要快,自控力也不强。
既然男孩没耐性,父母就要给他更多耐心,一点点引导,慢慢塑造他。
就像这位外国妈妈一样,当儿子坐在驾驶位、随手往车窗外扔垃圾、吓唬小动物、在商场里乱跑乱跳时,她耐着性子,认认真真地告诉儿子:“不可以”。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大声的叫骂,也没有任何粗暴的动作。
男孩在妈妈和善坚定的引导下,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主动认错,积极改正自己的行为。
很多时候,男孩的任性、叛逆、拖拉磨蹭,不是他难以管教,可能是他缺乏自控力。
这时,最有力量的管教,是温和坚定地引导他,耐心等着他慢慢成长。
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说:
“男孩子成长为坚毅、有责任心的男人,需要坚强、友爱的领路;
父母要为男孩扬起生命的风帆,开始自己精彩的人生航程。”
家有男孩,不要忽略男孩独特的天性和成长轨迹。
总要按着正确的方式,做到这“三要三不要”,接纳他,引导他,爱他到底。
只有养育他的“土壤”有足够的营养,给他足够的阳光和雨露,他定能从容淡定,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 End ——
作者:薛定谔的猫,专注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永葆童心的青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