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汹涌简单幸福(人潮汹涌喜感有新意)(1)

最近导演饶晓志呼吁院线在黄金时间多排他的这部片,看完本片之后,感觉这个呼吁值得支持啊!首先,作为一部翻拍片,《人潮汹涌》拥有一个极具戏剧冲突和喜感发挥的好设定,让影片从一开始就对观众充满吸引力。其次,即便你看过日版和韩版,也不难发现导演饶晓志在整体和细节上灌注的新鲜创意和想法,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本片的商业娱乐性,还在刘德华和万茜之间营造了全新的浪漫情感关系,这都形成了本片的新鲜看点。

翻拍片的优势:身份互换,喜感与励志兼备

2012年堺雅人、香川照之和广末凉子主演的 《盗钥匙的方法》虽然算不上在影迷中多么知名的日本电影,但却引来韩国和中国影人一再翻拍,说明这部影片的独特设定在中韩影人看来具有足够魅力,而且可以通过翻拍的方式将这种魅力更大程度地释放出来。

虽说“身份互换”的故事模式在影坛并不算罕见,但大多都采用奇幻手法达成性别倒错、身份异位的结果,但《人潮汹涌》里的“身份互换”却是基于阴差阳错的现实设定,因而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某种现实共鸣。刘德华扮演的杀手和肖央扮演的loser同在一个澡堂相遇,结果因为“皂滑弄人”,刘德华滑到摔晕丧失记忆,肖央偷换了两人置物柜的钥匙,这种“身份互换”有趣设定,无疑极具吸引力,很容易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

人潮汹涌简单幸福(人潮汹涌喜感有新意)(2)

于是肖央花着杀手的巨款、住着杀手的豪宅,过上了有钱人的奢华生活;而刘德华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穷困潦倒想自杀的loser,努力通过当好群演来重启人生。这样的剧情推进不仅能引发大量的喜剧元素——肖央如何去装杀手,刘德华如何从片场小白变成出色群演,其实还具有让观众有所感悟的励志底色。

相信社会上有不少像肖央这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的loser,但他们的人生真的绝望到没有逆转的可能了吗?刘德华在片中所演绎的“群演励志故事”则向人们展示出,任何绝望的人生,都有重启的可能,只要坚持自律和努力,就不难实现这一点,从而走出loser恶性循环的人生。影片对这一过程的展现虽然充满喜剧色彩,但依然不缺现实说服力。所以,那些在现实中自暴自弃或者过得不如意的人,看了本片应该会去反思,改变生活真的做不到吗?难道比片中刘德华从零起步更难吗?自己有真正努力过吗?这就是本片对于观众来说,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饶晓志的能力:强化呼应喜感,增添情感能量

相信看过日本原版《盗钥匙的方法》的人,都会发现这片子的商业娱乐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强,而中韩翻拍版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采用了大大增强影片的商业范儿和喜感的手法,将日本原版电影翻拍得更具精彩感和可看性。而导演饶晓志则在吸收日韩两版长处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独到的想法和创意,让即便看过日韩两版的观众,再看这部《人潮汹涌》,依然会感觉新鲜和有趣。

首先,导演饶晓志意识到,“身份互换”这个设定的喜剧色彩可以进一步强化和发挥。所以他通过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再加上喜感音乐的烘托,在多场戏中强化了刘德华和肖央戏份呼应的喜剧效果,比如说两人分别来到对方家的时候,高大上的顶层豪宅和脏乱差的“老破小”,以及肖央如上天堂般的兴奋陶醉以及刘德华如入垃圾场的难以置信,所形成的鲜明反差对比,喜感都格外强烈。还有后面刘德华在讲述自己初当群演时的惶恐心情,跟肖央首次假扮杀手去见雇主,连路都走不好的紧张心理,也通过剪辑形成有趣的呼应,这都是本片比日韩两版喜感更佳之处。

人潮汹涌简单幸福(人潮汹涌喜感有新意)(3)

其次,导演也比日韩两版更加注重角色间情感关系的营造,更希望影片能够形成以情动人,让观众产生现实情感共鸣的效果。尤其是刘德华和万茜之间的情感对手戏,无疑比日韩两版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更加浪漫的爱情色彩以及更具现实底色的情感基调。万茜这个“单亲妈妈”的角色形象就完全不同于日韩两版,一方面她对儿子的爱以及有些“不择手段”的工作打拼显得很接地气,另一方面她骨子里依然是一个浪漫的人,不愿意为了现实利益抛弃心底的那份美好,所以她原本接近刘德华是存着像咪蒙那样“自媒体编故事”的心,但真正感受到刘德华的真诚、善良与努力之后,她亦可以放弃已经写好的爆款稿子,这就让她对刘德华的情感充满了浪漫动人的色彩,可以说,两人之间的爱情戏主要就是靠万茜的动人表演来撑起的。

众所周知,《人潮汹涌》所具有的犯罪片色彩,在内地电影的大环境下,是有诸多限制的,虽说影片的喜感色彩能够淡化这种限制,但导演饶晓志还在结尾高潮戏中注入了有别于日韩两版的情感能量,让打斗戏的看点不在暴力本身,而在主要角色的情感联系上。肖央和万茜本来是可以先跑的,但两人离开之后都不约而同地返回去救刘德华,所以片中刘德华和肖央被暴打的突出呈现,重点并不在血腥场面上,而是强化了刘德华和肖央之间的兄弟情色彩,以及刘德华和万茜的浪漫爱情关系,这无疑也是充分调动观众情绪的有效手段。(文/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