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中国文化中的生民政治传统是我研究的重要方向,已先后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文章。通过研究生民政治传统,我越发感受到,相对于西方的公民政治传统,中国的生民政治传统更符合人性和社会需要,未来的世界,生民政治必将成为全球显学。

“民生”问题是政府和民间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对民间来说更多出于现实生活的沉重体验,对政府来说更多出于维持自身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但普通百姓的生计依然艰难。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来看,“民生”政治的思想应肇端于儒家,因此,反思今天的民生政策也应从儒家的思想着手,尤其应从儒家“生民”政治思想的角度进行。

  儒家“生民”政治理想

  在先秦典籍之中,关于“民”的提法有多种,比如“黎民”、“烝民”、“下民”、“庶民”、“小民”、“平民”以及“生民”等,以上这些“民”的提法反映了当时之时代“民”之地位的切实状况,更反映了先秦时代思想家之“民”观的变化,其中的“黎民”、“庶民”、“平民”等一直沿用至今。而“生民”的提法则没有保留下来,即使是在先秦典籍中,时代越晚的著作“生民”提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是和“生民”的独特含义分不开的。

  先秦典籍之中,单把“生民”作“民”使用次数最多的要数《孟子》,如“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在其他著作中,“生民”大多和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如“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分谤生民,不亦可乎?”等,思想家关于“生民”政治的论述也比较多,综合来看,儒家“生民”政治的特点主要是:

民本民生的思想(姜志勇儒家生民)(1)

亚圣孟子

  第一,民的地位非常突出,君民是平等的。“生民”的“生”是天生的生,“民”是天生之“民”。“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这种天生的“民”是和君的地位相同的,君民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民是天生之民,作为天生之民具有天生的品德。中庸说天命之谓性,民天生的品德是性善的。

  第二,政府的产生目的是为百姓服务,并着力突出政府的责任。“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政府是为民服务的,生民之治的主要措施也是“为民”,孟子还进一步认为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履行职责就可以推翻它。谭嗣同把这种思想进一步和西方的民主政治结合起来,“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从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生民”是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民”,是天生的,天性是天赋的,是和君平等的,而且“君”的产生只是出于“为民”服务的需要,这种思想很容易就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天赋人权等理念挂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先秦典籍中,随着时代的越往后,“生民”出现的次数就越少,而另一个词汇“民生”的出现次数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君民关系的变迁,当“民”从天生之民变为某个诸侯国的臣民的时候,那么君民同来源于天的那种平等性则失去了,君开始从一种俯视的视角来看待民众,并从自身统治稳定的角度来关注民众的生计,古代“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等都是这种视角下的产物。

  “生民”思想的逐渐淡化使得“生民”政治逐步成了一种被遗忘的政治理想。北宋时,随着张载提出“为生民立命”以来,“生民”这个词汇更是以一种脱离了政治含义的形式而被使用。在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需要重新唤起儒家的“生民”政治理想,需要重新唤起那种天生之民的观念,更需要从“生民”政治的角度去反思今天的“民生”政治。另外,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民”是政治制度的基础,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民”观之基础上的,“民”观的变化也是促使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重新唤起“生民”理想,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民本民生的思想(姜志勇儒家生民)(2)

韩国的昌德宫仁政殿来源于儒家的仁政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