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的有前途吗(土木工程毕业之后的出路又是哪些)(1)

感觉土木工程的出路还是很多的,先说大的方向:考研考博进高校/研究院所;进设计院干设计;进施工单位干施工;另外还有监理、造价、咨询、审计等等企业,还有考公务员等。

有机会的话,继续深造是个不错的机会,土木工程行业的细分领域很多,相关的领域也很多,比如城市轨道、地铁、隧道、水利、建筑、市政等等,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考研考博,扎扎实实做出点东西,尽最大努力多发些文章,然后进入高校、研究院所,做项目、拿课题、评职称,做的出色,可以混到教授、研究员等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职业道路。

当然这个过程要在学习上吃很多苦,答主有读博的朋友,经常做项目、写文章到凌晨两三点钟,但是结果是值得的,新闻上不时会报道某某高校出现85后、90后的教授、研究员,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达到这个级别呢?背后的付出太多了,普通人可能一天学习6-8个小时就感觉足够了,但是对于真正在做学术的那些人,每天在学习上的时间投入至少能达到12·16小时,甚至更多,所以他们才能在年级轻轻的时候就获得别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成就。试问,同样的天资,同样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够脱颖而出呢?拼的还是勤奋与刻苦。毕业之后这些年的经历也让我也越来越觉得,学习的苦跟生活的苦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如果不愿意继续深造,有几条出路也是不错的,假如能够重来的话,我的选择顺序是这样的:

1、考公务员(县级以上单位、最好是市级以上);

2、进建设单位,央企、国企、城投公司、国资公司、行业内的龙头公司等。

3、进大设计院、业内有名气的设计院、中字头、省字头设计院;

4、小院,市级、私营设计院等等。

5、其他。

1、考公务员:如果不是特别有能力或者特别有意愿闯荡一番的话,努力考公务员吧,这绝对是一个收入中上、体面、稳定、混得好绝对有前景的职业道路。

2、进建设单位,央企、国企、城投公司、国资公司、行业内的龙头公司等。

这些单位有几个特点(有好有坏):不差钱;在某个行业/某个地区有特殊的权利、垄断性;各项制度都很健全;流程冗长;这种单位一般都是各种关系户,当然也有很多凭实力进来的,这种一般都是干活的主力,任何单位都是这样,没什么好讨论的。这种单位工资绝对是位于当地社会收入水平的上游的,社保公积金等都按政策规定的高值交,拖欠工资、奖金的事基本不会发生。

3、如果上面两条路走不通,可以增加自身实力,争取进入大设计院。大院,软硬实力都很强,做的基本都是大项目,合同额也大,既能提升业务水平,收入也是小公司难以匹敌的。而且有机会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超级工程等,能够参与这种项目也是作为土木人的一种骄傲吧。

这种单位一般只要校招的学生,很少有社招的机会,单位里很多都是名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凭实力进来的,不像第2条路里的单位关系复杂,在这种单位实力够强的话是绝对能够出人头地的。

4、没机会进大院的话,找一个口碑比较好的小院也不错,小院实力差点,一般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项目,超出实力之外项目的都不敢接,干上两三年,技术就很少有需要创新的地方了,很多都是一个套路就搞定了。在小院如果想有所发展或者有所改变的话,一要有意识的加强工作实力,二要把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尽快考下来,这样一能保证你在单位里混得开,二是外部有好的工作机会你能抓得住,有业务能力又有执业证书的人员在社会招聘的市场上是最抢手的,这点毋庸置疑。

5、其他道路,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没经历过就不多说。

对于施工单位,最大的槽点是不能着家,不能陪伴爱人、孩子,家里有事只能打个电话,什么忙也帮不上,这也是我绝不会干施工的原因,或许你能力非凡当上项目经理,但是我不知道这种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至于施工单位其他的槽点,环境苦、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累、收入与付出不能正比,环境苦相信大多数人能承受得了,而且现在很多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建设的很完善,条件并不差,其他几个方面,在任何一个公司里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的,干设计的要通宵画图、干销售的要挨人白眼等等,十全十美的工作是不存在的。

以上只是本人根据自己经历简单的回答,目的在于抛砖引玉,祝所有土木人工作顺顺利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