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我是一线亮光,欢迎阅览我的这篇原创文章。

我们都知道,从新中国成立后,随州走过了随县、县级随州市和省直辖县级随州市的历程,于2000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为地级随州市。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1)

随州市域图

现在一起看看2000年之前的湖北省地图,可以说随州市是在襄樊市、孝感市和荆门市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确实相当不容易。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2)

2000年以前的湖北省地图

如果不是随州有着深厚的历史古韵、广阔的国土面积和适当的地理位置,如果不是因为当时鄂中北大片区域没有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况,随州也不会顺利的升级为湖北省中北部的地级市。说去说来,湖北省的中北部即襄樊市以东的北部片区没有一个地级中心城市。那时客观上需要在中北部区域扶持一个新的区域中心,来支撑该片区的发展,从而为整个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总量添砖加瓦,作出鄂中北地区的一份贡献。

而随州市的西边是经济超强且地位显赫的襄樊市,它即是鄂西北地级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又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它的市域总面积达1.97万平方公里,可见湖北省对襄樊市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想从湖北省排行老二的手中取出临近的枣阳市谈何容易,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3)

襄阳市域地图

按理说历史上枣阳也被随州管辖过,那是唐朝太宗十年(公元636年)对此地域的行政管辖所作的调整。后来也因为枣阳与随州地理位置相连,风俗相近,语言类似,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就有了随枣走廊一说,这也表明了枣阳与随州已有一体化的基础。而且枣阳市面积3327平方公里,襄阳市1.97万平方公里即使减去枣阳市的面积,也仍然达1.6万多平方公里的庞大身躯。但襄阳市肯定不会放手枣阳市的离开,这就像一个家庭类似,你把我之前的孩子“随州”已经划出去了,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了,你现在却又要从我这抱走我的另一个“枣阳”孩子,怎么可能? 你还是去周边的荆门或孝感看看,能否分拨一下他们的某个孩子。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4)

荆门市域地图

从荆门市来看,似乎没有一个比较适合当随州的孩子,因为荆门市本来也才升地级市当爹一二十年的光景,钟祥和京山之前还是从荆州地区划过来给他的。就算把钟祥给随州,一是钟祥面积占比大,荆门失去的体重比较多;二是没有了钟祥,京山岂不成了一块飞地,不妥啊。好吧,要是把京山给随州了,荆门在鄂中部的地位就不保了,也失去了不少,就像缺了胳臂断了腿一样,而且京山城区与随州城距离较远,交通也不太方便,习俗差异更是明显,联系也不多,还不如考虑孝感市的安陆相对来说更近些,还有铁路交通与随州相连,另外距离更近一点的广水市也是很好的考虑对象。

于是我们再看看孝感市,孝感市毕竟也是一个老牌的地级市,也不像襄樊那样地位显赫,本来以前也划出去几个给周边的市,现在再划出去,心里有思想准备,另外孝感的心态也比较缓和,毕竟是“孝”文化的故乡,要尊重传统美德。既然省领导要划一个出去,那就划吧,给出去后就少培养一个孩子,负担也减轻了一点,还是能接受和坦然面对的。好吧,研究一下究竟是划安陆或是广水给随州呢?单从地理位置上讲,广水和随州都处在省境北部,而且随州和广水县城的距离又最近,所以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鄂中北地区的中心。而安陆虽然也与随州相邻,但毕竟在东南部位置,安陆城区与随州城的距离跟安陆与孝感城的距离相当,分不出远近。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广水划给了随州。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5)

孝感市域地图

但自从广水离开孝感投入了随州的怀抱以后,多年来总有些闲言碎语传出来,说随州对我这个广水的养子不太好啊,只知道从中吸血呀,随州还是对两个亲生子曾都和随县照顾一些啊。说什么广水自从并于随州后就没有啥发展了,说随州拖累了广水…,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现在来看看广水市在刚并于随州时的现状,回到公元2000年,从经济总量来看,广水市当年的GDP为35亿多元,成立之初的地级随州市的经济总量约为109亿元。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经济发展数据,广水市2020年的GDP为314.4亿元,地级随州市的经济总量为1096.72亿元(包括广水、曾都、随县)。

我们可以看到广水市合并以后的20年里,经济发展总量翻了近10倍。而留在孝感市的安陆2020年的GDP仅245.44亿元,还低于广水市;再看看邻近的孝昌县,2020年的GDP更少,只137.9亿元;云梦县2020年的GDP,也才199.57亿元。孝感市的以上三个县域经济总量,没有一个比广水市的经济发展高的。不比不知道,比了才会心里有数,事实胜于雄辩!总有些人说广水还不如重回孝感,那样发展的会更好。这是在亲家吃好的身材长得越来越丰满而浑然不知,却不珍惜,要回到老家感觉更优越些。你可知道也许安陆市还想划归随州,跟着一起打拼呢。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6)

广水市地图

当然,我也能理解广水这样的心理想法。但也不能怪罪随州,那样说挺冤枉随州的。广水为什么存在那样的心里落差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广水市特殊的市情所决定的。

广水市以前本来叫应山县的,但因为京广铁路经过应山县的广水镇,那时候能通达铁路的县市很少,广水镇由于通达了南北主干铁路而变得交通便利,区位条件比处在县域中心的应山县更优越,所以广水镇快速发展了起来,形成了有一个县域城镇,那时候的广水镇的经济已经比应山县城的经济发展都好,所以应山县当时由县改市的时候,没有叫应山市,而改名了称为广水市,就是以广水镇的名称来命名的,提高其知名度。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7)

而广水市成立后,把应山县设为了应山街道办事处,把广水城镇设为了广水街道办事处,但广水市政府仍驻扎在应山城区,应山城区毕竟处在广水市的中心位置,广水市政府肯定会大力支持应山城区的发展。而且通达麻竹高速公路后,这里与地级随州城的距离也更近。但另一方面,高铁经济来临的时代,由于京广高铁过境大悟县,而没能经过广水城区。所以广水相对来说似乎逐渐没落边缘化一般,因此广水这边的居民形成了一定的落差感,我们对此表示理解,也希望你们能够客观看待,不要主观的臆断。

广水市的特殊市情就在于一个市域同时有两个城区:应山城区和广水城区。而优先发展应山城区,广水城区却又不甘如此,要想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要么应山和广水城区连片一体化发展,要么应山和广水再划分成两个行政单位:应山市和广水市,同时直辖于地级随州市,两者各自谋划发展自己的经济。这就相当于要调整随州市的行政区划单位,目前有点困难。因为整个广水市的面积也不大,在国家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形势下,通过审批的可能性不大。面积那么大的随县就没有再做区划调整,何况一个面积并不太大的广水市。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8)

湖北省行政区划地图

所以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随州的区划再作调整的可能性不大。除以上随州市域内部情况外,一是枣阳市划分不过来,二是孝感的大悟县也划分不过来,本来孝感的面积只有8910平方公里,已经低于随州市的9636平方公里了,所以不可能再次划分孝感的领地给随州。除非省政府大力支持随州市作重点发展,或者有随州籍的官员在省政府当领导,或者孝感市的其他位置划入了新的县市,或者孝感市辖区归并于了武汉。这些目前来看都不太可能,所以估计随州市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将保持现有的区划状况。

感谢朋友们的阅览和点赞,也欢迎你们在下方积极评论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原创写作的不竭动力。谢谢!

随州市哪年升格副地级市(在夹缝中诞生的地级随州市)(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