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俊俏后生是谁呢?他不是本地人,原是徽州新安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歙(shè)县。姓陈,名商,小名叫大喜哥,后来改口叫大郞。

今年二十四岁,长得一表人才,相貌跟宋玉、潘安不相上下。这个陈大郞也是父母双亡,凑了点本钱来襄阳做米豆的生意,每年来一趟。他平时都是在城外住,很少到城里来。

今天要到大市街江朝奉家的当铺去拿家书。当铺正好在蒋家的对门,他从这经过。

三巧远远看到一个人,戴着一顶苏州样式的帽子,穿着一件鱼肚白的长袍,跟蒋兴哥平时的打扮很相似,以为是自己的丈夫回来了,赶忙揭开帘子想看得仔细点。

正好陈大郎抬头看到一个美少妇正盯着自己看,以为是喜欢上自己了,就对着楼上使了个眼色,三巧这才发现自己认错人了。害羞得满脸通红,赶紧把窗子关上,跑到后面去了。

三巧儿靠着床沿坐下,小心脏突突地跳个不停。这个陈大郞呢,也被三巧儿迷住了,像是被夺走了魂一样。回到住在地方,也放不下她。心里想:“家里的老婆虽然也不难看,但跟今天这个小妇人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真想跟她认识,但又不知道怎么办,要是能跟她睡上一晚,就是花点钱也值啊!”自己在那唉声叹气的。

他忽然想起来大市街有一个卖珠子(女孩子的首饰)的薛老婆子,曾经跟他做过生意,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而且每天都是走街串巷的卖东西,肯定谁都认识,明天去找她,应该有办法。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解析(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第三回)(1)

陈大郎这一夜翻来覆去的也睡不踏实,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简单梳洗了一下,拿了一百两银子,两大锭金子,急急忙忙地进城去了。

陈大郎进城之后,直接到大市街东巷薛婆家。薛婆听到敲门声正在收拾珠子,她一边收拾,一边问:“是谁啊?”刚听到“徽州陈”三个字就赶紧开了门。

薛婆说:“大官人起得这么早,我这还没梳洗呢,您可千万别见怪,您是有什么事吗?”

陈大郎说:“我今天特意早点来,怕来晚了您出去了,就见不着了。”薛婆问:“您是要买珍珠首饰?”

陈大郎回道:“首饰要买,但还要跟您做笔大买卖。”薛婆说:“我除了这珍珠首饰,其他都不懂啊。”陈大郎说:“要不咱们去屋里说。”

两人来到厅里坐下,陈大郞见四下无人,便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银子,解开布包,放在桌子上,说“这一百两白银,干娘您先收下,我才敢说。”

薛婆不知道怎么回事,自然不敢要,陈大郎说:“您是不是嫌少?”接着又拿出两锭黄灿灿的金子,也放在桌子上说:“这十两金子,也一并给您,您要是再不收,就是故意推脱了。

今天我来找你,是因为这件事只有您能办成,所以特地来求您帮忙,就算这事没有办成,这金银也都是您的。我绝对不会再要回去,我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你说做牙婆(买卖的中间人叫牙人)的哪个不贪钱?看见这么多金子银子,又怎么会不起贪念?薛婆当时满脸堆笑,说道:“大官人我不是那个意思,老身这一辈子没有要过别人一分不明不白的钱。今天既然您有事要帮忙了,那我就先收下,要是最后没有帮上忙,我再原数奉还。”说完,把银子包起来,拿到卧房中藏了起来。

走出来后问道:“大官人,您说吧,有什么买卖能用得到我的?”陈大郎说:“我着急找一件救命之宝,哪里都没有,只在大市街有一家人家里有,特地求您帮忙去借。”

薛婆笑起来说:“这就奇怪了,我在这条巷子里住了二十多年了,也没有听说过大市街有什么救命之宝,大官人,你说,是谁家有宝啊?”

陈大郎说:“我同乡汪三朝奉家当铺对门高楼里是谁家啊?”薛婆想了一下说:“这是本地蒋兴哥家,他家男人外出做生意,已经一年多了,只有女眷在家。”

陈大郎说:“我这救命之宝,就是要找他家女眷借。”

两个人会如何施计让小娘子上当呢?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解析(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第三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