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之死的历史背景(历史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1)

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力作《王氏之死》,讲述的是明末清初,发生在中国山东一个小县城一位姓王的普通女性被谋杀的案子。谋杀不吓人,但是其真实生活却让人不寒而栗。

王氏被娶回来后的新家,仅一间房,挨着灶台的就是唯一的家具——一张席子,王氏受不了这种贫困和人私奔,却半途被情夫抛弃。她缠过小脚走不远又不敢回,只好暂住在一座道观,最终被丈夫接回了家,也没有指责,而是默默换了一张新席子。过了几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王氏被丈夫在席子上掐死后,扔在了家对面的树林中。

其实按照当时的风俗,他丈夫本可以把她卖掉,如果做娼妓大约是几两银子,当时普通人外出打工的年收入一般就是六两银子,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但是他的丈夫觉得私奔太丢脸,没有给这个小脚女人生存的机会。

当地县令在审判时,虽然怀疑是其丈夫所为,但是没有人证物证,也没有其他有力证据。于是县令想到了城隍庙,借助神明的威慑和小伎俩,竟然顺利破了案。

整本书还讲了当地的其他的事情,而王氏这个故事尤其让人唏嘘,这不是传奇,透视的是当时普通民众生活的窘迫和无奈。

史景迁根据当地县志和地方官员的回忆录的资料,把历史的细节和小人物的故事,考据扎实地娓娓道来,

故事中的种种细节,让居于现代生活的我们,在习惯了屏幕上才子佳人的演绎,想象过穿越大唐盛世北宋繁华后,突然发现,真实的历史中,小人物是如此悲凉:冬天的席子,家徒四壁的房子、小脚女人的命运,卖为娼妓的风俗,点点滴滴让我们有点猝不及防,代入其中不由得不寒而栗。

我们读了太多大人物、大事件、大时代的故事,太多的宏大叙事,而这本书,是一个外国人给我们展示了中国400多年前的历史细节,填补了我们对历史记忆的骨肉。既丰满又冰冷。

王氏之死的历史背景(历史的细节让人不寒而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