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姨,靓仔。”面对游戏队友的询问,娟姨回答。

娟姨经常被误认为是逃课打游戏的小男孩,每当队友让她做完作业再打游戏时,娟姨会告诉对方自己在直播,可以来直播间确认“我不是小孩”。

进直播间后,队友一片欢腾,纷纷表示“我给你点波关注”。

娟姨的ID为“六六的娟姨”,是一名开播勤恳的游戏主播。她出生于1966年,比大多数“同行”年长。在直播中,娟姨通常玩射击类游戏CSGO(《绝对武力:全球攻势》,英文全名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也会尝试各式各样的新游戏,图的就是“好玩”。年过五十之后,娟姨曾经熬夜打游戏,被儿子拔了网线。

据伽马数据《2019中国游戏产业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游戏市场用户规模达到5.54亿人,55岁以上高龄玩家人数可能超过2500万。百度营销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百度游戏用户洞察报告》同样显示,银发族成为线上游戏用户增长核心群体,中老年男性用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0%。

尽管如此,社会对银发玩家还很陌生。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周逵与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何苒苒关注到这个群体,对11组银发网络游戏玩家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进行了半结构化协同访谈观察。访谈分析结果显示,与年轻人相比,年长者对游戏的接纳,从游戏中寻求的价值均呈现出不同特点。年长游戏者更强调游戏的休闲、消解孤独的商品化意义,并回避游戏的社交价值。各年龄段游戏者共同面对的,则是社会对网络游戏的刻板印象。

游戏世界中的漂亮npc(游戏世界里的银发玩家)(1)

娟姨直播屏幕外画面。 (资料图/图)

孩子领进门

2020年春节期间,看到妈妈因为疫情长期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娟姨的两个儿子提议:“你要不在家打打游戏?”

他们觉得娟姨太久不运动,很容易老年痴呆,于是教她玩了一款需要观察、动脑和反应能力的游戏——CSGO。娟姨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孩子上初中时,她就经常看到他们在玩射击游戏,也曾经亲手将儿子从网吧的鏖战中抓回家,还看孩子穿过背面写着“反恐精英”(一款射击类游戏名)的衣服,“好大的字,好像是150块钱一件”。

周逵告诉南方周末,其实第一代接触网络的正是80后的父母,是他们购置的网络设备让80后得以在初代网游里叱咤江湖,而从禁止小孩玩游戏到自己开始玩游戏,这个转变和特定空间有关:“想到网吧,会觉得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角落,很脏、有烟味、都是网吧难民。所以他们对游戏的反感可能是对整个空间环境的反感。但是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空间界限,也随之消解了原有空间的性别年龄秩序,现在的父母也不需要太大的决策成本,可能孩子给他们一个平板,他们就开始玩里面的游戏了。”

进入游戏界面,听儿子讲完基本的操作后,娟姨开始了她在CSGO里的探险,但是刚出门就遇上了难题:走路的时候看不见东西,总是朝着天。儿子看后几乎笑出了眼泪,第一次发现玩游戏还要先学走路。娟姨心想:看来这小屁孩玩的东西也不是很简单。

于是娟姨花了三天的时间在游戏中的一片菜园里练习走路,学习如何在前进后退的时候用鼠标控制视角、如何拐弯、如何跳上高处。“学会走路”之后,娟姨开始学习“打人”。儿子评估了娟姨的水平,认为“她现在打真人肯定一出场就被暴毙”,所以让她先用不会打人的机器人练手。

虽然只是反复练习,而且算得上有些“天资拙劣”,娟姨还是非常喜欢这个游戏,觉得探索的过程很开心。每天吃完晚饭,娟姨就坐到电脑前开始训练,到晚上12点左右,儿子会过来说“不能玩了,太晚了”。

娟姨进入真人“战场”的尝试也不顺利,游戏一开局就“阵亡”了,复活后又迅速被击中。“一出来就没了,一出来又没了”,不知所措的娟姨赶紧搬救兵,让儿子来扭转局面,“没想到这小孩这么厉害”。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娟姨大多都选择玩不会影响别人成绩的“死斗”模式。

来自瑞典的Jenyfear Susanne71岁,是一名深度的WOW(《魔兽世界》,英语World of Warcraft,缩写WOW)爱好者。十四年前,8岁的孙子为了获得系统奖励请求奶奶接受自己的游戏邀请,于是Susanne点开了邀请链接,获得十天免费体验的权限,从此开始了游戏之旅。

“在WOW里不只有打架,你可以选择自己玩游戏的方式,去采摘花朵、收集宠物,永远都有可以探索的地方。”Susanne告诉南方周末,她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射击类游戏,但是WOW却一下就吸引住了她。十天免费试玩结束后,她花费30欧元购买了游戏。

刚开始玩的时候,Susanne和娟姨一样在游戏里举步维艰,会从任何地形上掉下去,“可能是山,或者桥,当时很绝望”,给她进行教学的孙子孙女也很无奈,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直到某次孙子孙女来家里,才发现她一直这么“菜”的原因——设备太旧了。那是一台老电脑,图像都已经不清晰了,哪怕是孙子孙女也很难用这台电脑进行完美操作。

娟姨同样是在接触游戏后才对电脑配置有了敏锐的感知。她曾经在游戏里被卡着动不了,站在原地“任人宰割”:“以前小孩要花多少钱装电脑我不太懂,自己玩了就知道了,卡住了就有点生气。”娟姨向儿子反映问题,儿子帮她升级了电脑配置。

Susanne的“网瘾”比娟姨小一些,一周只有四天的时间玩游戏。但过去十四年里,她“持之以恒”,哪怕有时因为节假日暂停了一段时间,也总会再次回归。

游戏世界中的漂亮npc(游戏世界里的银发玩家)(2)

疾风大爷应对“假打”质疑录制露手视频。 (资料图/图)

在旧习惯中接触新文化

“面对疾风吧!”这句红极一时的台词来自《英雄联盟》里的游戏英雄,该英雄外号“疾风剑豪”,名为亚索,是一名有着飘逸长发、时刻手握长刀、行走在疾风中的战士。游戏中,亚索的技能可以用“花里胡哨”来形容,E技能踏前斩带有一段滑行,Q技能斩钢闪向前刺人,命中两次后可以形成击飞敌人的旋风,击飞后接大招R技能狂风绝息斩,直接在空中进行攻击……对于不少游戏玩家而言,亚索是快乐风男,但快乐仅限于滑来滑去和空中砍人,战绩往往惨不忍睹。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玩家都很难玩明白的英雄,让如今62岁的“疾风大爷”走到了公众面前——侄子拍下大爷玩亚索的潇洒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至今累积了上百万粉丝,大爷还在虎牙举办的天秀杯Solo(1v1)大赛中用亚索挑战了曾经击败过职业选手的人气主播霸哥,拿下了三局比赛中的第一局。

“疾风大爷”是侄子根据走红视频为大爷取的网名,不少网友看过视频后默认大爷是“亚索绝活哥”(只玩一个英雄的玩家),并调侃“其实这是一个26岁的程序员”。实际上,亚索并不是大爷玩得最多的英雄,只是碰巧侄子给大爷拍的第一条视频中玩的是亚索,在这条视频收到六十多万点赞、两千多万播放量后,又发了更多大爷玩亚索的视频。

据大爷的侄子介绍,第一条视频拍摄当天,大爷恰巧通过活动免费获得了一个亚索的皮肤,正在练手,他下班到网吧看到大爷在玩亚索觉得挺逗的,就随手拍了一个视频。侄子告诉南方周末,大爷当天是为了用新皮肤而第一次玩亚索:“我们年轻人玩游戏的目标都是最强王者段位,但大爷的目标说出来可能你都不信,老马知道了都会着急。因为大爷的账号一分钱都没有充过。”

前些年《英雄联盟》有一个“武器大师竞技场”的活动,可以通过做任务积攒道具开宝箱抽皮肤,有时候要打十多天才能开一个宝箱,开出来的还可能是碎片。大爷通过这个活动,花了两年时间,免费获得了一百多个皮肤,“还都是质量挺不错的皮肤”。这个活动下线的时候,大爷还伤心了一阵子。

Susanne和娟姨也都对游戏水平和级别没有很高的追求,作为同龄朋友圈中唯一喜欢玩游戏的人,她们在游戏中享受的是交互过程,会比较在意“不要拖累队友”。这和周逵的论文结果一致,论文指出,年长者极少将游戏构建为一个社交工具,对于多数老年玩家来说,游戏是应对年龄焦虑的工具。

根据访谈结果,周逵总结出很多老年人玩游戏有实用性目的,玩诗词游戏学习知识或者蹭点代金券。另外,周逵发现:“不少老年人玩游戏含有一份自我牺牲式的、家长的自我道德,希望自己可以状态好些,不容易生病,不给子女带来负担。”

采访中,娟姨提到,除去打枪这个游戏操作,玩游戏最吸引她的就是和队友交流:“一开始我就像外星人一样,他们说的梗我根本听不懂。还有很多像‘马保国’‘耗子尾汁’这样莫名其妙的名词。”

娟姨不好意思问队友,某次找到机会问儿子,儿子拿出手机边搜索边给她解释,她才知道这是一个自称太极混元掌门却在实战中被一拳打倒在地进了医院的“武术大师”。也在这时,她才知道很多人讲的“年轻人不讲武德”也出自这个马保国,是他在强行开脱自己被打倒的原因,被衍生用于形容年轻人很猛。摸索了两年多,娟姨才逐渐习惯游戏里和网络上的出梗速度。

游戏世界中的漂亮npc(游戏世界里的银发玩家)(3)

直播玩游戏时的Susanne。 (资料图/图)

“为什么有人相信中老年妇女会玩游戏?”

“其实我们很多的文化产品给老年人提供的选择都很少,”周逵告诉南方周末,“包括影视剧,我觉得很好看的美剧父母看一集就放弃了,哪怕是让他们看《梦华录》,可能都会有一点难度。放到游戏行业,也没有‘适合60岁以上老人玩的游戏’这么一个榜单,技术门槛和认知差距把很大一批老年人挡在了门外。某种意义上,老年人被孤立在了电子数字文化之外。这也是我们看到最大的危机。”

周逵最初做银发游戏玩家的研究便是觉得目前对游戏玩家这个群体画像过于单一,未成年人玩家只是所有电子游戏玩家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

Susuanne刚开始玩WOW的时候,遇到相当多的电脑和游戏技术问题,孙子孙女被问到,回的是:“奶奶,请你自己去谷歌查”。

谷歌成为Susanne游戏生涯中很重要的工具。2018年,有人问Susanne:“你接下来会做游戏直播吗?”Susanne听后,回家打开谷歌开始研究游戏直播是什么,要怎么做,并决定自己要从零搞一个直播出来。

一个人把直播环境和设备搭建起来比琢磨游戏更难,从画面、声音到软件,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出错,而Susanne花了大量的时间泡在谷歌里阅读各种指引,过程中无数次出错,“急得我都开始说脏话了”。最后,Susanne硬生生靠自己一个人把Twitch直播间搭建了起来,还学会了使用绿布,她不无自得地说:“或许我年轻的时候应该当一个技术专家的。”

娟姨和疾风大爷的直播之路比Susanne相对简单一些,所有的设备、技术问题都是后辈解决,两人只需要出现在屏幕前打游戏即可。但他们遇到了另外的问题:被网友说是假打。

看视频的观众中有一部分人似乎是为挑刺而来,说“一看就是骗人的,不是自己打的”。最初看到这种评论时,娟姨很不舒服。因为不想被当作骗子,她让儿子给自己升级了直播设备,多买一个摄像头专门拍手的动作。有手的操作视角后,还是有人不相信,觉得这不是本人的手,画面也似乎接不上。最后娟姨的儿子直接买了个广角摄像头,做了块绿布,将娟姨整个人连同手都收入镜头内,然后以游戏画面作为背景进行直播。

哪怕是这样,还有人会揪着一些所谓的细节不放,甚至有人到知乎问:“六六的娟姨明显是假打,为什么没人捶她?”这个提问者录了一段娟姨的直播,提出了一些操作问题,讽刺看娟姨直播的人都没玩过CSGO,最后丢下一句“为什么有人会相信一个中老年妇女会玩这个硬核游戏”。

回答区的人大多在替娟姨打抱不平,有人甩出自己的游戏记录,然后反驳了提问者指出的技术问题,有人表示在游戏中匹配到过娟姨,人很好,也有人觉得提问者只是博流量,没必要理会。

疾风大爷最初为了应对喷子也想尽办法,做了不少露手直播和线下活动,后来他发现,无论怎么证明自己,还是有人在喷。当他们抓不到假打这个问题后就开始说“你都六十多岁了,还在公众面前玩游戏,教坏小孩”。大爷和侄子都很无奈,但也学会了不理会这样的人。

近一年来,疾风大爷发视频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也因为身体原因停止了每天4小时的直播。侄子表示以前两人会一起喝可乐,通宵打游戏,但现在大爷已经不怎么做这些事了。但是,大爷没有完全停止打游戏,最近还新掌握了一个英雄,玩得比亚索还好,可以把别人打穿线。只是这个新英雄技能没那么华丽,视频暂时还没想好怎么拍。

接受采访时,Susuanne刚做完脑深部刺激手术不久,为开刀剃去的头发还没长回来,她笑着说“大家都以为没头发了就是癌症,但我做完手术其实感觉很不错”。

做完手术回来后,Susanne将停下的直播开了起来,并表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玩游戏,直播到100岁。”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陆宇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