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今晚与大家分享地支子字。

地支,是为承载生养万物之土地对万物之支助。

道家对汉字五行判断法(太乙歸來说文解字)(1)

子为地支第一位,五行属水,居于北方。地支与一年十二月相应,自夏历起建历在子月,阴历十一月。也与十二律吕相应,十一月子月应在黄钟。在子月的时候,地气所发之音为黄钟。

子字从人子来,象人子初生之状。地气生于子,地本属阴气所聚,生子是为地中阳气生发。应时在寒冬,地气生于子。应日,在夜中也。子为阳气之初发,万物得子而生于地。得子气而生则根基愈深。

道家对汉字五行判断法(太乙歸來说文解字)(2)

子有两个异体字,一个是孔子时代用的古文子,上面多了头发。另外一个是西周时期的籀文子,上为头发左右为张开的双臂下面是一个几,象一个幼儿伸开双臂躺在几上。

上次有位朋友发的何新解字认为囟应该是心,从子字的籀文就很清楚,囟如果是心,那西周籀文的子字就是最好的例子,囟上有发,自然是头,跟心不相干。

今天是小朋友开学第一天,中央一套刚才也介绍了一下说文解字。只不过都是把文字当成不断被演变的例子介绍了,把甲骨文金文当宝看了。

根据许慎序文记载,当年泰山时刻有古文字七十多种,篆体籀文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两种。象形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不会一成不变。

所以从仓颉造字到秦朝,每一个朝代建立都会重新校订文字。甚至一个朝代校订好几次,比如西周初年本来就有象形字,但是周宣王时代的史籀作了籀文重新校订了文字,根据生活劳作变化而对文字进行更改。相反在汉朝以来后世,文字除了隶行楷草变化并没有象形文字的深刻象形义理,尤其是草书,字狂心发狂越发得不到文字真意。如果喜欢练书法的最好就是练象形字,比如篆体。

甲骨文金文的解释都是学者考据论证得来的,并非有传承,没有象形字六书造字分析能力的人很容易被迷惑。等六书掌握在手了,就可以尝试自己分析流传下来的各种古文字,比如甲骨文。现在很多甲骨文的解释很多是很神奇的。

明晚跟大家继续分享地支第二问丑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