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先祝各位,新年快乐,三星高照,福寿安康,大吉大利,今儿继续聊跟老北京人过年有关的一些趣事,过年送福字儿,过去北京城,底层的穷人,几乎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

说他吃不开饭了,还能挣口嚼咕,说他能完全自食其力,每天这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过的是有今儿没明儿的日子,到了大年三十儿这天,还有个挣快钱的道儿,老北京人可能都知道,就是去纸店,香烛店,花块八毛儿的批发点财神龛,跟佛龛一个意思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

说白了就是黄纸上印的神像,买回来能贴在墙上,穷人家庭把这东西批发回来,让家里的孩子,大年三十这天出门儿,甭管是买卖铺户还是大户人家,只要看着有钱就过去拍门儿,同时嘴里还吆喝着“大爷大奶奶,给您送财神爷来啦”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3)

北京人自古就讲究个吉利,尤其是在大年三十这天,哪怕平时鸡贼的人,听着外面喊财神爷来了,都会麻利儿开门笑脸相迎,把财神爷请进来,当然了,这可不是白请,多少也得给俩钱儿,但肯定比这堆纸的批发价儿高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4)

有的大户人家甚至能收到十几张财神爷,给出十几份钱,即便这样也不能把送上门儿的财神爷轰出去,1994年,张国荣有部电影叫《大富之家》其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年三十儿的晚上,全家人围在一起,正准备吃年夜饭时,外面有人突然按门铃儿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5)

打开门一看,站着一送财神的小孩儿,本家儿接过财神爷,顺手就得给个红包,眼下不少北京的买卖人过年依然有这个传统活动,只不过送的都是一些福字儿,而且不要钱,福字背后得印上自个儿的广告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6)

老北京人如果遇上发小广告的,一般都是敬而远之,绕着他们走,轻易不接他们手里发的东西,但福字儿就完全不一样了,人家送您福字儿,又是过年这个时间段,送上门儿来的福气,您好意思拒绝吗?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7)

拿回来贴在大门儿上,自个儿省钱,还帮别人做了广告,何乐而不为呢,大门儿上贴了这么多年的福字儿,有个事儿,不知道您各位都琢磨过没有,汉字里边的吉祥字眼儿数不胜数,福禄寿喜财都是,但为什么北京人过年,门儿上都得贴个福字儿呢?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8)

这还得从老北京那会儿开始说起,有人说福这个字儿,是一个人占了一片田,外带还有一身衣服,古代的北京城是个农业社会,自个儿有块地,自力更生,这就不愁吃不愁穿了,这就是最大的福气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9)

事实上,福这个字儿,在甲骨文里边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供桌内祷告,一边儿祷告,一边洒酒,如今还有这种规矩,蒙古人喝酒前,得拿手指头弹三下儿,上敬天,下敬地,中间敬兄弟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0)

一边儿祷告,一边洒酒,就是老北京人向上天祈福的方式,有句老话叫愚者求富,智者求福,家里的门儿,就这么大点地方,不可能把家里人的愿望都写在门上,干脆就贴个福字儿都代表了,过年贴福字儿这个习俗,最早在宋朝那会儿就开始了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1)

当时东京汴梁的老百姓,每年过春节的习俗,大概流程跟现在北京人过年差不多,比方说换门神,挂钟馗,贴春牌,祭拜祖宗等等,其中贴春牌,指的就是贴福字儿,眼下不少老北京人都愿意在春节吃豆腐,讲究点的还得去豆腐坊做豆腐去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2)

您就看吧,临近过年这几天,四九城菜市场里,卖豆腐的都忙不过来了,有的干脆就不出摊儿了,跟家猫的就把单接了,谁卖豆腐可以直接给他电话或者发微信,成批的订,豆腐做的了可以上门儿自取,也可以给您送过来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3)

买回来多数都是再加工,做点豆腐丸子,冻豆腐这种吃食,除了自个儿吃,还可以把它当年货送给亲戚朋友,过年这几天,大鱼大肉吃多了,谁都受不了,炸豆腐泡儿配上酸菜,鲜白菜,放在荤汤里这么一炖,时间越长,吃起来越香,过年必须吃豆腐,这里边有不少讲究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4)

说起来并不复杂,因为豆腐的腐跟福气的福是谐音儿,所以北京人过年吃豆腐,就相当于是吃福气,寓意一年都有福,要是给老家儿送豆腐,等同于送福,也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5)

说到谐音,就不得不提蝙蝠了,也就是老北京人常说的燕么虎,这玩意儿占便宜主要就是占了名字上带个蝠字儿,跟福气的福谐音,所以在北京传统文化当中,蝙蝠算是一种特别吉祥的动物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6)

不少古玩玉器上边,都带着蝙蝠的图案,比方说五福捧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白了就是蝙蝠围着一个繁体的寿字儿,北京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要是谁家院子飞进了蝙蝠,就说明这家北京人有福气,兴许马上就能发大财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7)

过去全家人吃饭,小孩儿要是多吃两口六必居的咸菜,老北京人就会来这么一句“少吃点咸的吧,留神回头变燕么虎”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8)

而耗子吃多了盐也能变成燕么虎,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蝙蝠要是把翅膀收起来的话,模样其实跟耗子一模一样,老北京天桥,卖艺的艺人,就有这么一个表演项目,大头朝下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19)

蝙蝠的习性就是这样,只要不在天上飞,肯定在北京城某个角落,大头朝下,跟那挂着呢,不少住在居民区的蝙蝠,休息的时候都是找房檐底下,后来还得了一名号,叫檐老鼠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0)

咱北京人说得燕么虎,正字其实应该是檐蝙蝠,老北京过去还有首歌儿,歌词儿是檐蝙蝠穿花鞋,您是奶奶,我是爷,如今想在市里看着蝙蝠,可能性几乎为零,都得去山里头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1)

最早北京人不拿蝙蝠当好东西,一直都把它妖魔化,其实就是一百多年前,受了洋人的影响,在洋人眼里,蝙蝠这玩意儿,老在夜里活动,是吸血鬼的化身,怎么看都不吉利,所以说蝙蝠一直都背着个坏名声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2)

如今北京人公认的,最有名儿的福字儿,在什刹海边儿上,柳荫街,恭王府,康熙的御笔,亲自写的天下第一福,如果没有疫情的话,不少北京人都会去转一圈儿,捎带手买个福字儿,求个吉利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3)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过年期间,北京应景的好去处,这就是幸福大街,最早是买柴火的市场,叫柴市口,清朝乾隆年间,这市场消失了,因为当地有个火神庙,改名成了火神庙街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4)

说是叫火神庙街,其实就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破土路,路两边都是庄稼地,一直都1949年以后,城市改造,修了柏油马路,盖了居民路,北京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么着,才有了幸福的大街这个名字,取的是幸福生活万年长的意思,它是老崇文区,区政府所在地,老北京八大楼,同春楼最早也在这儿

老北京有哪些风俗(老北京传统习俗)(25)

前些年,幸福大街都会组织庙会,耍狮子,扭秧歌,跑旱船,甭提多热闹了,但最近两年因为疫情影响,这景儿可能很难再看着了,总而言之,北京人的过年习俗,大有讲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