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白森林公园

0·字数 2674 ·。

天池森林公园景点(游太白森林公园)(1)

听说太白森林公园七月份免门票,本想早早就去一览盛景。没想到一晃就到月底,好不容易在网上抢到票,又不知道选择怎样的游览路线。

有人说,游太白山不到拔仙台就等于白去,看不见大爷海就等于没去。于是,和儿子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到拔仙台。结果抖音上了解了去过的游客给的游览攻略,发现去大爷海似乎不太现实。一是登山时间太长,怕孩子吃不消。二是山上环境复杂,晚上住宿又冷条件也差。三是31号天气预报有雨,万一提早下雨,那就不安全了。为了家人的安全,我最终选择徒步登山到天圆地方再原路返回。其实,心里还是想去大爷海的。

于前一天准备好所带物品,主要是喝的和吃的。个人认为登山所带东西不要过多,负重不利于登山,火腿、水果、鸡蛋、鸡腿、面皮,水就可以了。山上紫外线强,防晒是必备。同时,带件较厚的外套,以防山上冷。第二天天麻麻亮,全家准备妥当,准时出发。

天池森林公园景点(游太白森林公园)(2)

上了连霍高速,驱车近一个小时,下高速后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眉县太白山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森林公园位于眉县汤峪镇中心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小小的汤峪镇因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天眼喷泉”而闻名遐迩,这里虽处秦岭脚下,但却交通便利,颇为繁华,高楼林立,游客如织,不愧是国家五A级景区所在地。

停车,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咨询前台,原来网上购票直接扫描购票二维码就可以进了。早上不到八点,游客服务中心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提早赶到,或许都想抢时间以实现登顶的夙愿。坐上太白山旅游专车,听说得行一个半小时才能到索道。沿途有三个景点,一个是莲花峰瀑布,第二个是三国古栈道,第三个是铜墙铁壁。看来这次没有机会了,要不然到不了天圆地方。

车往深山驶进,隔着窗户,一路观景。一边是望不到顶的石壁,一边是蜿蜒而下的山间小河,远处则是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山上苍松翠柏胜似绿色的海洋,山路盘曲而上,目光所及,有山,有水,有树,有云,就是不见太阳。或许深山的太阳被挡住了,只觉窗外不时地飘过一团团细细的水雾,天好像阴着。我不禁担心起来,天气预报上说没有雨啊,可是这会儿越往山上走越感觉天阴得厉害。管它呢,今天反正要玩个尽兴。这样想着,心里就豁亮多了,于是看云卷云舒,没走多久,竟然看见远处模模糊糊的云海了。

哦!云海好美啊!于绿色的海洋中升腾起一团袅袅的白雾,似云又似雾,十分缥缈,真的好像神仙居住的圣地。不知什么时候,天空阴云散去,天空竟变得蓝了,阳光不知从哪里洒满了绿色的山间。于是,树更绿了,远处的云海更清晰了,仔细凝视那高耸入云的山脉,一座连着一座,这便是巍峨的秦岭主脉——太白山啊!

突然,车里有人呼喊着:看啊,瀑布!我寻声望去,真的有一条瀑布从山间飞流直下,像银河,像白练,水雾弥漫四周,升腾着,冲刷着,激荡着,袅娜着……车子急匆匆地向前赶去,我们虽只是瞥一眼那壮美,便欢喜不已。山路越来越陡峭,真的是山路十八弯,司机师傅的驾驶技术真好,一路会车转弯上坡,娴熟稳妥,我们只管观景。

其实,秦岭深处,溪水叮咚,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无论你从秦岭的哪处进山,都会听到潺潺的水声,还有密林间百鸟啾啾,只不过车行太快,我们无法仔细感受罢了。终于,到了索道之处,我们准备自己登山。于是,又坐了二十分钟的小巴车才到了上山的上板寺。这里已是海拔2800米的地方,站在观望台上,举目远眺,山在云中,云在山上,雾气悠悠地向上升起,头顶的缆车时而清晰又时而模糊,雾气也是一会儿好像往上走,一会儿又向下聚拢,退去的地方便山高树绿,雾气笼罩之处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准备爬山!顺着一条长长的石阶,我们开始往天圆地方进发。听说天圆地方海拔3551.5米,是进入大爷海的必经之地。许多人都豪气满怀地向往大爷海的神秘,却到了天圆地方就望而却步。经过一段石阶,我们转入木制的路面,台阶护栏都是木制的,翠林掩映,阳光斑驳,踏上这样的古色古香的小道,便有了曲径通幽处之感,心情也闲适了许多。爬山的人不是很多,三三两两,前后几乎看不见人影。山道的两旁皆是树,这些树盘根错节,横生枝蔓,大的松柏直挺青绿,小的则匍匐生长,有的于奇石上冒出,有的于石缝中挺立,真的是绝巘多生怪柏,尤其是那些匍匐而生的松柏,似盘虬卧龙,虽不向阳,却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活出一份奇异和坦然。

爬山是对人的耐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半个小时后,我们便气喘吁吁了,坐在台阶上大口大口的呼吸。据说,爬山的人刚开始多少有点高原反应,妻子说头有点不舒服,我也是呼吸急促。儿子却兴奋地直往上爬,没有喊累,我劝他俩慢点爬,一步一个台阶,不着急,慢慢来!可是,头一抬,他们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大约爬了两个小时后,我们才到了拜仙台,据说这里是当年在凤翔做官的苏轼因久旱不雨,在这里曾祁雨三天,后果真天降甘霖,恩泽百姓。我们在拜仙台合影留念,于观景台驻足欣赏太白山美丽的风景。这里海拔已经超过三千二百米,大部分群山已尽收眼底,雾气依然很浓,太阳时隐时现,凉风习习,酷暑在这里俨然不复存在,真的是盛夏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我们在苏轼祁雨之地,拜念,表达对一代政治家文学家的敬仰之情。

继续爬山,腿脚已经不听使唤了,爬两下就想坐下来歇一歇,可是,天圆地方就在眼前,不到几百米了,我鼓励儿子一鼓作气,最终登上了天圆地方。据介绍,天圆地方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的地方,这里就是中国南北的分界地。号称:秦岭主峰太白山,中国南北分界岭之城。站在上面可以一脚踏南,一脚踩北。在这里一半水流入黄河,一半水流入长江。所以又有“双脚踏南北,江河自风流”之说。仰视天如圆盖,俯视大地如盘。

山上游客如织,每个山头上,每个石头上,都有游客,或摆着各种姿势留念,或歇脚静静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那片石海,太壮美了!遍地是大大小小,错落分布的岩石,覆盖着大块大块的山坡。这就是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也是太白山的一大奇景。如此大规模的石海里分布的岩石却大小区别甚远,小如鹅卵,大至磐岩,它们错落交叠着,似是有孩童刻意嬉戏玩闹而为。然而,这当然是自然的产物。它是一种冰缘地貌,随多重地质要素发展变化而产生。在太白冰期时代,气候的急剧下降,导致山体冷缩,而后岩石进一步破裂,再经数百万年的地质变迁演化,形成了太白著名的奇观—石海。

所以说,大自然是最高明的艺术家。而石海,便是这自然力量的结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作品。千万年的演变最终化作这苍茫的石海,呈现于这太白山上,呈现于这人间。

我们在山上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因时间关系,又原路返回了。

虽然这次没有看到大爷海,但是我并不遗憾,因为全家徒步登山到达天圆地方,应该为自己点赞!期待下次再来,完成登顶拔仙台的夙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