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艺术玩艺术,一个“玩”字道出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什么?有人认为艺术高至庙堂,有人认为身边无处不艺术。然而无论是庙堂还是身边,艺术都是“玩”出来和供人“玩”的,“玩”心不可少,更要用心“玩”。在本期艺术家专题中,我们会看到玩得飞起的徐震;玩出“低效价值”的阿角;让观众在自然和空间中玩味的刘佳玉;以及什么都乐于玩一玩的罗苇。
徐震 ,《欧洲千手古典雕塑》,2014,
玻璃纤维混凝土、大理石粉、大理石、钢筋,
304 x 1470 x 473 cm,没顶公司出品。
图片致谢没顶公司。
徐震:好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
自 1998 年成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史上最年轻参展艺术家以来,在花样层出不穷的艺术圈里,徐震一直是最为活跃和突出的那位。放弃大学、浪迹圆明园、开公司、卖产品……徐震就是不按套路来,总想把艺术玩出个新境界。
艺术家徐震
菜市场
初夏,一个强力吸睛的艺术项目——“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启了。吸睛原因之一,这个艺术项目的总监制是李宇春;原因之二,以徐震为首,这个项目邀请到张鼎、徐文恺、何翔宇、高露迪等十位中国年青一代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参与;原因之三,这是一场以“流行”为议题的公众艺术项目,每位艺术家带来的作品不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而是可吃可玩,互动体验是其中最大的价值和乐趣。
徐震《恐龙食品有限公司》细节图
徐震带到“菜市场”的作品是《恐龙食品有限公司》,源自他 2007年的装置和后来的“烤恐龙”项目——一只像烤全猪一样的“烤全龙”,那是用腊肉、动物油脂以及可长时间储存的食物塑造出来的,散发着一种独特而刺激嗅觉的味道,颇为逼真。从“恐龙食品有限公司”、“香格纳超市”,到后来的“徐震超市”,徐震不断将人们日常见惯了的商品通过全新“设计包装”置于全新的语境中,试图打破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边界,模拟各种动画 IP 商业化的可能性。“菜市场”这个从内涵到外延都充满想象力和个性的项目正好契合了徐震的创作理念,从他对李宇春之于整个项目意义的认同来看,这次邀请恐怕也正合徐震之意吧。
不只是在“玩”
徐震说:“艺术的意义并不取决于通俗和普及率,也不取决于高雅或者精英,好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那么在他眼中,好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多人知道并熟悉徐震的作品是通过2014年4月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展览“没顶公司出品”,在尤伦斯偌大空间中徐震最出名的《永生》和《香格纳超市》等作品形成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景观,十分震撼。徐震的作品似乎都是如此,好玩、出其不意、时代性极强,但又不乏艺术的思考,在他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性,刺激着人的神经。
徐震-《恐龙食品有限公司》
拿他最早的成名作——1998 年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作品《喊》来看,《喊》记录了徐震在上海各个闹市区、地铁站、火车站的一声突然的狂喊,以及周边人群或茫然或警觉的反应,很调皮捣蛋,也很脑洞大开,让人想起去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葛宇路的毕业作品《葛宇路》,既有想象力又有现实性。此后,徐震依旧走在各种艺术实验的路上,绘画、雕塑、装置、录像、摄影、行为,完全不受限制。2009 年,徐震成立“没顶公司”成为“没老板”,其实就是英文“made in”的音译,从英文字面上已经能直白地感受到徐震的立场和意图,他就是要消解艺术在普通意义上的严肃和神圣,不在乎他人的质疑和评价。
文明迭代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个案,徐震的创作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他“画得很差”,但所有那些惊世之作首先出自于他脑中的想法,由他给出设计草图,定下调性和标准后再交由团队成员去落实每个细节。说是“玩”艺术,其实徐震绝对不只是抱着“玩”的心态,他是相当严肃的。
近年来,徐震的作品围也围绕“文明迭代”的话题展开,在这个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弄清的问题上,徐震一直在用作品呈现自己的思考。在上海香格纳画廊推出的徐震个展“异形”中,无论是将跪坐着的汉代俑与美国海军关塔那摩基地囚犯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还是将雌雄同体赫马佛洛狄忒斯的卧像视作是一张琴,供跪坐在旁的“抚瑟女俑”拨弄,都将互为异质的诸多形态并置和结合。
徐震认为“超越时代的艺术才能代表这个时代”。这大概也是徐震对“好艺术”的判定,他认为中国当代与西方当代的碰撞是一个世界级的问题。 “全球化会从美国化成为中国化吗?今天的中国当代分裂成:1.想象去影响,挑拨把中国当代成为国际问题;2. 继续沉浸在改革开放 30 年的中国当代。大家可以自行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我们是来引领新的风潮的,这个风潮就是不要管过去什么样了,统统可以自己开始玩了。不要担心会有什么后果,能创造出更坏的后果肯定就是最新的成果。我们针对的人群是互联网一代,充满创造基因,思维发散,阶级混乱,求新求变的一代。”
徐震®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的自由》,
2017,镜面不锈钢,金属,直径 140 cm。
《罗博报告》:RR XZ:徐震
RR:最近在抖音与全国 8 个博物馆合作策划了一个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但大家褒贬不一,比如国家博物馆馆长陈履生发文《陈履生:“抖音”以“三俗”抖掉了中国文化的尊严!》)你怎么看待这个事件?
XZ:让陈馆长刷 2 小时抖音再说。
RR:李宇春以总监制身份推出了艺术项目《菜市场》,作为参与的艺术家之一,你怎样看待她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和意义?她对你的作品会有什么影响吗?
XZ:李宇春是这个艺术项目最大的动因。而她是我们的作品在这个活动上出现时最适合的语境。
RR:近两年来让你觉得最有新意和价值的艺术作品是什么?为什么?
XZ:保密。
RR:把艺术玩出新花样有什么方法或套路吗?
XZ:保密。
RR:你觉得艺术家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将艺术玩出新花样来?
XZ:让绝大多数人看明白的新花样不需要什么素质。
RR:艺术随时代不断更新迭代,其中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XZ:不变的是艺术的可能性。
RR:工作以外你的休闲娱乐方式是什么?
XZ:艺术不是工作。生活才是工作。
徐震® ,《天下 -2232AC1512》,2015,布上油画、铝,60x 45 x 12 cm
“徐震:好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 图片来自于没顶公司。
阿角:创造低效的价值,而非高效的垃圾
当人们问到艺术潮流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时,答案似乎已在眼前——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从越来越多新媒体艺术展和越来越多艺术科技的跨界项目都能看出端倪,毕竟艺术源自生活,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即是我们的当下与未来。而艺术家阿角(aaajiao)的崭露头角既是这股潮流的结果,也是原因。
艺术家阿角(aaajiao)
“aaajiao”之谜和非常规艺术路径
中国互联网的诞生始于 1994 年(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以及百度搜索激起了中国第一次互联网大潮,中国互联网也从那时开始腾飞。阿角(aaajiao)本名徐文恺,1984 年出生的他正好赶上了这次大潮,他从高中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PC 电脑已开始在中国普及,“corner(角落)”便是他注册的 ID 之一,朋友们也开始叫他“阿角”,之后的新ID“aaajiao”便是“阿角”的全拼,至于有三个“a”是因为“ajiao”早已被他人注册了——这种情况对于今天处处生活于虚拟世界的我们来说简直不能更懂。从这里开始,大家发现不仅是阿角的名字,连同阿角的艺术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晦涩。
相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阿角的艺术路径是非常规的,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计算机,毕业后开始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2003 年阿角创办声音艺术网站cornersound.com,2006年从regine Debatty的博客wemake money not art得到灵感,创办了we need money not art中文博客,此后还创立过中国第一家联合办公空间。对他来说:“这些经历,让我看到更完整的自己。作品对于我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我有很多艺术家朋友,我们似乎都不是很关注你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往何处去也很模糊,你我对身份本身的认同,让我们继续我们的艺术。”
aaajiao 徐文恺,《没有味道》,海报,尺寸可变,2018。
上海和柏林
如果说怀有理想主义的徐冰、蔡国强、黄永砯等早期蜚声国际的艺术家们是时代的产物的话,那么属于当今时代的艺术家应该就像阿角这样。这个时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技术研发以及信息传播方面都与国际水平同步,甚至具有后发优势,时至今日中国的艺术也从跟上国际潮流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面目,不信吗?看看阿角对当下时代的看法吧:“这是一个大家都在谈论创新与创业的时代,一定有人在创造价值,但我觉得大多数人并不是在这么做,人们只是在创造更高的效率,但是效率并不代表更好的价值,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创造高效,而我们需要的踏实地把小而美的事情做好。我们需要创造的是低效的价值,而不是高效的垃圾。”
aaajiao 徐文恺,《404 installation》,装置,油墨、海绵滚轮,尺寸可变,2017。
“高效的垃圾”对应着“低效的价值”,阿角形成这样的价值观是自然而然的,因为他生活在上海和柏林呀。为什么这么说?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可以看作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快速发展中国家因追求高效而产生的焦虑、浮躁、污染、浪费历历在目,而作为公认的“发达国家”的德国首都柏林则是另一番面貌,拿阿角的话来说:“Berlin 是价格很合适的骨子里反资本主义的城市,性价比很高,物价低廉不说,时间似乎也被拉长了。”柏林的好处当然不止这些,而阿角显然认为柏林的生活更有益于艺术创作,并且能创作出“低效的价值”,哪怕身在柏林之外,他也秉持和践行着这种观念。在这样的观念下阿角的作品有种一贯的有序性,早期的作品中多是一个 Video 或者一个程序,近几年则大量地涉及装置和各种新的材料,对阿角来说:“很多人去评价我的作品,都觉得它好像跟科技有很大的关系,它其实还是回归到科技跟技术背后的这种文化现象。我的这些教育背景和我的这些经历使我只能做这些事,只有这个线索是我真正感兴趣也愿意去做而且非常擅长的。这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人们在看待物的概念上也在不断地变化。我觉得就是因为有互联网的现象,我们现在完全被我们创造出来的纬度吞噬,我们要重新回归到人意识的坚强坚定和我们作为人的创造力上来。”
aaajiao 徐文恺,《暴食系列》,装置 ,PVC 板、车膜,2018。
“阿角:创造低效的价值,而非高效的垃圾”图片来自于艺术家阿角(aaajiao)。
《罗博报告》:RR AJ:阿角(aaajiao), 本名徐文恺
RR:你的创作跨越不同的媒介和材料(影像、装置、声音装置、GIF 动画等等),且数量和形态都非常丰富,所有这些尝试的出发点和动力是什么?
AJ:媒介的可能性,当它们都关联并放松之后,我还能做些什么。
RR:你被视为“新媒体”艺术家,或是有互联网思维的艺术家,在你看来“新媒体”艺术是否更容易玩出新花样?为什么?
AJ:媒体艺术,新,我并不觉得是,1996 年互联网“Internet”一词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媒体艺术更容易被中文语境关注,和我们科技思维相关,与艺术的关系不大。
RR:你觉得艺术如果做得好玩的话会变得通俗和普及吗?通俗和普及会降低艺术的格调吗?
AJ:艺术不需要自身寻求通俗和普及,这两点是观看者在当下对艺术的诉求,和艺术无关。
RR:在《菜市场》这个项目中你的作品是《tasteless》,请介绍一下这件作品的构思和想要传递的信息。
AJ:这件作品几乎是无法完成,我们希望人能摆脱自我束缚去理解一种味道,但我们是做不到的。我们的想法也是束缚着产生的,那我们又应该可以做到,很矛盾。
RR:你认为怎样的艺术能代表当下的时代?当下艺术又将朝哪个方向更新迭代?
AJ:当下已经无法代表,迭代还是循环我看不清楚。
RR:近两年来让你觉得最有新意和价值的艺术作品是什么?为什么?
AJ:没有吧。现实生活太精彩。
RR:你觉得艺术家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将艺术玩出新花样来?
AJ:一个观察者,一个叛徒,一个苦行僧。
RR:无论哪个时代与何种形式的艺术,你觉得什么是艺术的核心?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AJ:你自己的艺术。时间里你的艺术。
刘佳玉:艺术的核心在于它本质上的流动性
刘佳玉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大概是在2015年初的第二届 CAFAM未来展中,作品名为《隐形之内》,这也是她完成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信息体验设计系课程后的毕业作品。此后,佳玉继续在创作中探索人、自然与空间的命题,通过种种能够体验的表现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家刘佳玉
“信息体验设计系”
这些年留学海外的艺术学子越来越多,最向往的当然是那些世界知名的艺术学院,比如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加州艺术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以及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刘佳玉就读的正是历史最悠久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这里被誉为全球艺术与设计大师的摇篮。不过,有趣的是佳玉入读的“信息体验设计系”非常年轻,她甚至是这个系的第一届学生。
“当时是第一届,所以课程内容主要与表现形式和手段相关:动态图形、空间体验、计算机语言、媒体装置等等。但是经过这几年,也增加了一些实践课程,比如我这个学期讲的‘professionalpractice’就更偏向于告诉学生如何做出完整的作品。”这些也许正是她当时选择这个科系的原因,跨领域的专业训练和不拘一格的材料形式给了她更大的想象与发挥空间,其毕业装置作品《隐形之内》用了 300 个风扇,每个柔性叶面上都有 11 个蓝色发光二极管,根据 40 个城市风力风向数据而反应,6秒长的玫瑰曲线探索对城市的感知。“当时这件作品我想探讨的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知与其数据之间的选择风作为研究对象来阐述数据的多层性,并使其呈现本身。”此后,她的作品继续以新媒体艺术装置、数据可视化、公共空间艺术为主,登上了伦敦设计艺术节、伦敦 UP 城市艺术节、伦敦V&A数字未来、2014AW伦敦时装周等众多艺术平台,更在归国后接连参与了多个城市艺术项目,传递“感受”。
刘佳玉,《The Riverside》
《菜市场和弦》
由李宇春担任总监制的“流行实验室之菜市场”应该算是佳玉最近参与的一个艺术项目,她在这个项目中呈现的作品叫“菜市场和弦”。这是一件短小而有趣的作品,蔬菜瓜果成为演奏的乐器,辅以嘈杂人声作为背景音,谱成这首《HAPPYRECIPE》,跃动着生气勃勃的节奏,流泻着轻松和愉快。“乐队站位,演奏行为衍生其实都是从创作概念上推导出来的结果。就像可能很多年前大家就知道或者看过类似于水果触发声音等等的小实验。”总是这样,佳玉非常善于将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新东西转化为创作的启发和灵感,作为一位有着多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她明白将不同领域的媒介与元素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便会激发新的思路和思维。
刘佳玉 -《菜市场和弦》
今天,在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等重要的国际艺术舞台上,油版雕等传统艺术已经近乎绝迹,呈现更多的是多元综合的媒体艺术,传统艺术创作的逐渐式微已成定局,而艺术创作的趋势走向才是人们更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佳玉的看法是:“传统与当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能 50 年后我做的也会成为传统艺术。但是我认为所有的媒介表现都是创作动机的一种折射,因此并不存在会不会消失。并且对于艺术创作的趋势,可能就是趋向于每一个当下被称之为是‘新媒体’艺术的形式。”
刘佳玉,《Glowworm Garden》
“刘佳玉:艺术的核心在于它本质上的流动性”图片来自刘佳玉工作室。
《罗博报告》:RR LJY:刘佳玉
RR:你的创作似乎都与城市、自然、环境等息息相关,有什么原因吗 ?
LJY:没有,自然而然就这么做了。
RR:当下“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正变得越来越常见和普及,并且特别受品牌的青睐,与品牌跨界的项目非常多,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LJY:相比较而言新媒体艺术具有特殊的大众亲和力,所以品牌比较青睐,但是这种状态并不是新媒体艺术的初衷,只是一种应用的可能性。
RR:你觉得艺术如果做得好玩的话会变得通俗和普及吗?通俗和普及会降低艺术的格调吗?你觉得自己的艺术好玩吗?是通俗和普及的吗?
LJY:好玩可能指的是新媒介语境下的某种交互方式,而通俗与普及正是来自于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情感与认知的共鸣,同时我觉得寻找与探索这种共鸣的过程也挺好玩的。
RR:你觉得艺术家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将艺术玩出新花样来?
LJY:保持好奇 。
RR:无论哪个时代与何种形式的艺术,你觉得什么是艺术的核
心?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LJY:我觉得艺术的核心在于它本质上的流动性,所以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对这种流动性的认识与持续的应用。
罗苇:开辟荒地 种植花园
观看罗苇作品需要做些准备,因为你肯定会吃惊于作品中丰富的素材和表现形式,她的创作范围涉及之广,跨越了不同的媒介和材料,数量和形态都非常丰富。我们很难用现有的某种艺术类别去定义她和她的创作,我们也很好奇所有这些尝试的出发点和动力是什么。
艺术家罗苇
“无聊” “喜新厌旧”
“没有具体的出发点,但有一个动力,那就是无聊。”8 年前罗苇开始了“真正”的创作,每天早上起来思考今天想做什么,想好了就去做,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那之前她总是在尝试各种不同的媒介,包括音乐和戏剧表演,只要感兴趣就会去做,不考虑任何限制。“回过头来,我发现自己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上千幅绘画,众多的表演,还有影像、摄影、游戏,我自己策划艺术项目,运营艺术空间,创建研究所,和不同舞者、音乐人、作家、戏剧导演、设计师等不同人群合作作品,跨越的行业也是我原来没有预想到的。”
罗苇,《水晶星体之心》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味,喜欢研究各种东西的罗苇还有个“坏毛病”:当她觉得自己已经了解某个事物的时候,她就会对这个事物失去兴趣。
“我喜欢的朋友们都是些可以经常带给我新事物的奇奇怪怪的人,但当我越来越突破原有认知的边缘,我会感到信息量的匮乏,这是个无法突破的循环,所以我变得更平静。”最近罗苇开始研究植物、自然、土地、自我和行星之间的关系,她说自己可以和某些植物对话,并且会把这些对话记录下来,植物是一种媒介和门户,让她走入一个更深层的空间当中。
罗苇,《水晶星体-传波者公司-城市萨满》
一切为我所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罗苇是活得非常自我的“艺术家是不会妥协于他人的认知的,因为艺术家需要去开辟荒地,再去种植出花园,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人,她专注于一切能引起自己兴趣的事,虽然也觉得作品如果能被大众认知是件挺不错的事,但绝不会把这点作为创作的考量因素。“艺术创作是很难迎合观众的,观众也由不同的层次组成,我做的作品很多人反映看不太懂,我也是理解的,但在好多年前,我做过一系列写给小朋友的故事集和插图集,我觉得观众可以自己去选择应对自身不同的认知度的作品,如果是晦涩难懂,可以从简单点儿的开始入手,但艺术家是不会妥协于他人的认知的,因为艺术家需要去开辟荒地,再去种植出花园,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理解,是很正常的。”也因此,罗苇在创作中不会考虑作品的通俗性和普及性,但她却会考虑“实用性”。罗苇正在研发一些新的产品,一些能够让人们真正使用的,并且会乐于使用的“物”。她说:“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转基因的泛滥问题,还有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以及居住环境,我都比较关注,从衣食住行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去思考,以及行动,我们应该创造出什么和使用些什么更有利于生态的完整性。前面说到我和植物对话的事情,它们才是真正的‘接地气’,连接了土地和行星的深处。”
罗苇,《水晶星体-生物再生研究所-塔拉之惹表演 2》
由于采用各种不受限制的媒材进行创作,我们很自然地将罗苇视为广义上的“新媒体”艺术家,而罗苇认为不管是“新媒体”还是“跨媒体”都不太准确,她所做的更多是一种融合媒体,或者关联媒体,“它不分新旧和对错,所有的媒介都是我们的工具和选择之一,为我所用,重新审视不同的媒介,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筛选,再运用它们传递自己真正想要发出的信号,带给观看者,这些过程都可以是很有趣的创造。也许在未来,我们通过思想传输就可以做出艺术作品,而空气就是媒介。”
罗苇,《水晶星体-传波者公司 2018》
“罗苇:开辟荒地 种植花园”图片来自于艺术家罗苇。
《罗博报告》:RR LW:罗苇
RR :过去传统(油版雕)艺术家是经由长期对某种媒材和技法的训练后才能自由地以那种媒材和技法进行表达,而现在“新媒体”艺术家往往采用多元媒材和方式进行表达,你认为后者这样能够精准地进行表达吗?
LW:很多新媒体艺术家也是经过专业的训练的。我觉得他们有些作品也做得非常棒,但技巧是做出好作品的一部分,如果掌控能力强的艺术家,媒介和精准表达都不是一个问题。重要的还是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
RR :很多人觉得“新媒体”艺术会更“好玩”,你认为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是什么?
LW:人类对于新事物的原始好奇心,喜欢没有见过的东西,还有就是习惯。
RR :你觉得艺术如果做得好玩的话会变得通俗和普及吗?通俗和普及会降低艺术的格调吗?
LW:我并没有觉得通俗和普及不好,如果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能被更广泛的大众认知,也是挺不错的事情。
RR :你认为怎样的艺术能代表当下的时代?你对好艺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LW:我认为好的艺术作品,会是让我能一直看,反复去想,这个艺术家是怎么思考的,并且占据我的时间和大脑空间更多的那些作品,与我共振更多,一直难以忘记的作品。
RR :无论哪个时代与何种形式的艺术,你觉得什么是艺术的核心?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LW:我最近在思考,艺术仅仅能成为艺术,艺术的核心在于精神的呈现。
文 / 栩栩 编辑 / 石薇薇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