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西有三位奇女子,

石评梅和关露或已被大家熟知,

另一位,在辛亥革命的老人心目中,

名气甚至比石、关两位还响。

她就是陪伴孙先生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保健护士、

出身诗礼簪缨之族的灵石两渡何家的何芬女士。

苏华先生赐文,援用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

叙述孙中山先生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历程,

不仅让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生活细节有一些感触,

亦对民国时期中国西医诸般情况有些了解。

至于何芬女士为何一生不嫁,

想来各位读完此篇长文之后,

亦会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慨。

本文图片亦由苏华先生提供

1

民国年间,依我识见,山西有三大美女。

一是一九〇二年生于平定直隶州的女作家石评梅,二是一九〇七年生于朔平府右玉县的女作家关露,三是一八九五年生于北京、霍州直隶州灵石县两渡何氏何芬。

孙中山先生保健护士何芬

石评梅系五四运动后在文坛熠熠生辉的“才女作家”之一,更因与中共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的高君宇生死恋歌,以“我爱,这一杯苦酒细细斟,邀残月与孤星和泪共饮,不管黄昏,不论夜深,醉卧在你墓碑傍,任霜侵凌吧!我不再醒”的誓言,实现了“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虽英灵早逝,但芳魂相随的爱情绝唱,却感动了一代一代的恋爱中人。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

石评梅

关露,外秀中慧,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在爱情中屡遭失败。先是在南京与中央大学哲学系的林汉卿相恋,后是在上海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沈志远同居,分手之后又爱上了后为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王炳南——抗战胜利后俩人本打算正式结婚,但因关露曾打入汪伪汉奸集团内部的经历,被国民政府指控为“文化汉奸”,中共地下党考虑到如果批准王炳南和关露结婚,“会给社会上带来不好的影响”,“对开展党的工作不利”,遂令王炳南与关露中止一切关系。

这杯苦酒,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关露继续喝着:一九五五至一九七六年,受中共地下党领导人之一潘汉年“汉奸”、“日本特务”、“反革命集团”案牵连,两次被捕入狱,时间长达十年,而“女汉奸”帽子又戴了二十年之久。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被中组部“平反”才八个多月的“谍海黄花”关露,从一个牛皮纸信封里,取出王炳南早年送给她的照片,在王炳南“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的题词下,抄录了《红楼梦》第五回,曹雪芹为秦可卿忽听贾宝玉在梦中唤她的乳名一事所作的诗句“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之后,便从这个牛皮纸信封里取出两瓶安眠药服下,安详地离开了这个爱情不容易的天地。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2)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关露

何芬与石评梅、关露素无交往,自然不会汲取她们为爱殉道的绝唱而不谈恋爱不嫁人。

她爱读书看报,但不写作;她极爱人,但只爱她的病人。

无数病人中有一位一说起来,无人不晓的人,他就是孙中山先生;而何芬一生中最感自豪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保健护士。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何芬在医护界,在辛亥革命的老人心目中,名气甚至比石评梅、关露还响。何芬不谈恋爱不嫁人的原因,我无力释解,只能以“中国妇女联谊会”(冯玉祥将军夫人李德全于一九四五年发起成立并担任理事长)理事王敏仪给她的题词来理解:“服务别人,牺牲自己。”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3)

一九四八年四月四日,中国妇女联谊会理事王敏仪为何芬题词:服务别人,牺牲自己。2

何芬出生在一个诗礼簪缨的世家。

她的祖上,自乾隆朝十一世何思钧中进士前后,共出进士十五人,举人三十三人,副榜(亦称“半个举人”)二人,贡、监生一百四十四人。成为科举佳话的有:曾祖、祖、父、子四世累代甲科一门,“兄弟同榜进士”两对,“叔侄兄弟同榜举人”三人。

晚明至清,何家族人在全国各地为官者一百六十六人。品秩最高者两人:两次护理陕甘总督的何福堃;顺天府府尹、左副都御史何乃莹。文名最响者为乾嘉“诗书画三绝”的天才诗人何道生。

与之结为姻亲的有汾阳曹家、代州冯家、洪洞刘家、常州画派宗师恽寿平后辈恽家、南皮张之洞张家。有着三世之谊的有寿阳祁家、常熟翁家。

她的父亲何泽艮(一八七九~一九三二),字艮盫,单名艮,号景齐,室号目檐,少时师从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因见何景齐过目成诵,文笔润懿,傅旭安遂与其订交,并常常呼之为“小友”。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何景齐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科(北京大学前身),宣统元年六月十八日(一九〇九年八月三日),以平均七十四点零七分的优等成绩毕业,被清廷赐师范科举人,以部郎分陆军部。

循例晋署,见无可展布,即不再往,转而到在京晋籍官商集资修建的晋学堂(宣武门外虎坊桥原三晋东馆),教授侨京、寓京、旅京晋省人士子弟,除了予以晋省子弟以很好的国文教育,还讲授诸如动物、植物和生物等西学科学知识。

民国肇造,何景齐执鞭讲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达九年之久。曾历举古今中外兴衰之迹,以示诸生;好学之士,乐于听受,时来其打磨厂中段六号寓所请益。凡来请益者,何景齐必详晰见告。学生说“谢谢先生”!他必以“凡喜考究学问之人,吾甚乐与相对也”回敬。

袁世凯称帝,高师校风不振,何景齐辞职家居,潜心研究金石书画,并在北海公园开了一家名叫“亩鉴精舍”的古董店,藉以自娱,为民国年间京城收藏、鉴赏大家。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4)

何芬父亲何景齐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5)

何芬父亲何景齐“亩鉴精舍”书屋

何芬母亲乔鉥,系出名门,为晚清名宦、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徐沟乔松年之从曾孙女。京师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专门学校始一成立,即入女子师范传习所肄习。何芬的学童教育即是其母亲令其入京师女子师范学堂附设小学读的。

从庚子之乱的一九〇〇年至中华民国建立,何景齐家人屡得险症,将病治愈者均是延请的西医,因而觉得家人有习西医之必要。

于是,何景齐的妹妹何泽震先入协和女子医校(后在天津行医,亦未嫁人),之后又令长女何芬入协和医学院附设看护学校,毕业后进入德国医院(现北京医院前身)当护士;次女何芳卒中学业,复令习医。但未几二载,何芳不幸以肠疾没于医院。何景齐心焉伤之,自是凡道经协和医院之路,必令车夫绕道避之。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6)

一九一六年夏,何芬(站立者)与协和医学院附设看护学校同学任尚贞(左)、李文云(右)合影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7)

何芬在德国医院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8)

一九一九年,何芬(右)在北京“德国医院”与医病大妹何芬(左)留影

3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离粤,取道上海经日本长崎、神户北上,开始了他壮志未酬的最后一次旅程。

此行的目的,中山先生是想创造一种有利于各种政治派别和地方军阀均表赞同的气氛,以便召集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国民会议。

虽有谣传中山先生将出任北京政府总统,但中山先生明确地对记者说:“我无意担任那个职务,我宁可保留我现在的国民身份。”(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孙中山在“上海丸”船上接受日本新闻记者时的谈话)

十二月四日,孙中山先生抵天津法租界利昌码头下船后,在下榻的行馆日租界秋山街张家花园稍事休息,即驱车到曹家花园拜访了张作霖,与时局和解决之法畅谈两个小时之久。因北地严寒,回到行馆后,中山先生便寒热遽作,肝胃病相继暴发。自此,这位世纪伟人一直卧病在床。

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华民国段祺瑞“临时执政”,因“时局未定,庶政等商,务祈带驾,以慰众望”,(孙中山先生丧事筹备处编印《哀思录》第一编:《病状经过·驻津养病时代》,第二页)再次来电相邀中山先生尽快入京;同日,日医小菅勇博生诊视中山先生为肝脏疾病,中山先生为了商定国事,随行人员为了给中山先生取得更好的医药治疗,于是复电“段执政”,准于十二月三十一日入京。

一九二四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四时,中山先生由津乘专车到京。

孙中山先生的随行人员入住段祺瑞执政府预备的行馆——铁狮子胡同顾维钧宅,他自己和孙夫人则入住北京饭店。其意一,旅津期间,时有来客至行馆,终日不绝,欲一一延见,于病体大有妨碍,故不如别居以便医疗;二,且将自己的医疗病费完全自理,不累公帑。

孙中山先生入住北京饭店的当天,即延协和医科大学医院医士三人和德国医院的狄博尔、克礼博士会诊。

狄博尔(迪佩尔·埃德蒙德,Dipper Edmund,一八七一~一九三三),德国医师。十九世纪末来华,在青岛负责办花之安纪念医院(Faber Memorial Hospi-tal)。一九一七年到北京任德国医院内科主任。

克礼(克里格·保罗,Krieg Paul,一八六九~一九三八)。德国医学博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华,任北京德国医院外科医师,同时兼任德国驻华使馆医师。医术与狄博尔齐名。

一九二二年夏间,何景齐偕友游山,归途因汽车由山坡驰下,颠簸殊甚,忽致面色骤白,冷汗涔涔,呼吸短促,延克礼医士前来诊断。克礼医士认为只是心脏微弱之故,并无大碍,嘱其此后如果发病,饮白兰地酒少许,休息片时即可痊愈。自此以后,克礼医士与何家走动频繁,渐渐相熟。

狄博尔、克礼等医士会诊的结果是:孙中山先生为最烈之肝病,遂向中山先生及其家属商议拟用外科手术探其病状。但中山先生愿用内科方法治疗,并愿请克礼医士诊治。为方便治疗,克礼医士建议中山先生住到德国医院。因东交民巷享有治外法权,孙中山先生的武装护卫是不能进入的,所以被中山先生拒绝了。中山先生说:“东交民巷是租界,我不去!”

克礼医士知道何芬的叔祖何澄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且是同盟会早期会员,于是与协和德国医院院长协商,将既通英语,又精德文等多国外文的何芬派为中山先生的保健护士。

何芬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异常!她后来回忆说:“当时,中国遍地烽烟,民不聊生,我们年轻人都感到苦闷,正在这个时候遇见了伟大的革命家,你说我心里是多么高兴呀!”(《工人日报》,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陈福年《中山先生在北京卧病的时候——访前德国医院护士何芬》)

何芬初见孙中山,觉得中山先生的生活很简朴。吃的、穿的都很朴素。每天清晨,她一跨进中山先生的房间,中山先生就很有礼貌地对她说:“早安!”傍晚,当她离开时,中山也要说声:“晚安!”每次测体温、试脉搏或是喂药之后,中山先生都要说:“谢谢你!”

克礼医士施用的内科治法,颇见功效。何芬按照克礼医士的嘱咐,每天喂水果罐头汁给中山先生喝。中山先生问她:“水果呢?”何芬告诉中山先生,“水果送到厨房做了点心”。中山先生听后含笑着说:“好!不要糟踏了!”

那时,孙中山先生尚未感觉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还对何芬说:“你如喜欢游历广广见识(《镜花缘》第十一回:如此美地,领略领略风景,广广见识,也是好的……),等我病愈后,你可同我们到各处走走”;“一个人如要充实自己的力量,丰富自己的知识,要多行路,要多读书,才足以负起将来事业。”(《健康报》一九五六年十月三十日:何芬《孙中山先生在病中》)并亲手签名了几十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送给何芬,让她转送给她所相识的朋友们。

后来,何芬手不释卷,并数次到国外游学和游历,亦是得到了昔日孙中山先生的启发。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9)

一九二五年,何芬在护理孙中山先生期间,回到自己的卧室阅报纸4

如是保守治疗,一直持续到孙中山先生食即呕吐为止。

一月二十六日,中山先生病势益恶,经协和医科大学医院医士诊治,认为不手术医治不行了,迳请先生自行决定,中山先生慨然允之。遂于是日下午三时以担架将中山先生由北京饭店移入协和医院施行手术。入协和医院一小时许,即由协和医院外科主任邰乐尔为孙中山主刀,施行手术割治。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克礼、何芬等人亦在手术室。

孙中山先生手术后,协和医院和克礼医士几乎每天都要向北京各报发表孙中山先生的病情报告。而克礼医士从二月十九日起至三月十二日止,共发表孙中山先生的病情报告二十二次。

何芬跟随孙中山先生到协和医院护理中山先生,一开始是值白班。有一次,由于夜班护士的疏忽,病房温度没有调节好,导致中山先生的体温有些增高。第二天,就有报纸说是白班护士的责任。何芬阅报后很难过,因为白天是她值班,并没有发生这种事。

于是何芬到孙中山先生病房隔室的宋庆龄房间说及此事,还委屈得哭了起来。中山先生听到哭声后询问,宋庆龄就将此事的原委告之中山先生,中山先生立即令所属职员,通知报馆二十四小时内更正,次日他要亲阅报章。

这还不算,中山先生又征求何芬的意见:“愿不愿意晚上就在医院歇宿,有事好找你。”何芬当然答应了。可何芬同宋庆龄住在一起后,接连好几个晚上都没有人来叫醒她。一问才知,原来中山先生怕她白天工作已经很累了,晚上再叫醒她,怕她休息不好。

孙中山先生在病笃时,口不能言,瞑目而卧,何芬见先生唇干,以匙进水。宋庆龄呼曰:“密司何请你喝点水哪!”先生睁目而视,虽不能出言,尚用双手合十以示谢意。一代伟人垂危之时,仍视体贴人为志,清明若此,让何芬终生铭记。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上午,孙中山先生知道自己即将离开毕生为之奋斗的“三民主义”事业,在铁狮子胡同行馆听完汪精卫拟就的一百四十五个字的遗嘱后,颔首同意,说:“好!我很赞成!”当孙中山先生在这份“遗嘱”上签完字,何芬上前移炕桌时,先生安详地对她说:“谢谢你!你的工作快完了”……

次日上午九时三十分,为实现“建国方略”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何芬感叹道:“革命伟人竟以肝癌不获永年,不得见到革命事业的成功,使在旁的人感到失去了伟大的领导,失去了良友,与其亲属同感悲痛!”(《健康报》一九五六年十月三十日:何芬《孙中山先生在病中》)

孙中山先生溘然长逝后,何芬还参加了一场国共两党都很少提及的基督教仪式的葬礼。

三月十九日上午十时,唱诗班排成纵队,从协和医学院大厅鱼贯而入,走向通往靠近祭坛的小教堂走廊的时候,除了传教士用中文朗读《圣经》的声音以外,整个会场寂静肃然。

覆盖着国民党党旗的棺材安放在大厅的高台下面,周围摆满了鲜花,上边挂着孙中山先生身着普通老百姓简单服装的巨幅照片。被司徒雷登誉为“全中国最有价值的二或三个华人基督徒之一”刘廷芳主持葬礼。

他宣读了基督教“十诫”之后,参加礼拜仪式的全体人员,一个女中音独唱歌手,双人男声四重唱歌手唱《圣诗》。

参加双人男声四重唱的歌手之一叫傅路德,亦称富路特(古德里奇·卡林顿,Goodrich,Luther Carring-ton,一八九四~一九八六),美国公理会教士富善(古德里奇·昌西,Goodrich Chauncey,一八三六~一九二五)之子,生于通州。

其父一八六五年来华,在通州传教。曾任华北协和大学教授及神科学长二十五年。并用了二十九年时间把《圣经》译成蒙文,此外还编有《富善字典》《官话特征研究》等。

傅路德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一九二〇~一九二五年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国医疗团驻华助理主任。一九四五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与教授学衔。在哥大东亚语言文化系执教达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一九五六年任美国亚洲协会会长。著有《乾隆朝的文字狱》《中华民族简史》《中国同亚洲其它地方最早期的接触》。他有日记记载下了孙中山先生祈祷仪的整个活动:

徐先生(曾任孙中山政府最高法院院长的徐谦)用清晰的中国官话,扼要地列举了他的朋友孙中山的信仰,他用一段接着一段的引文,表明孙中山是如何深刻地被基督的精神和教导所激励驱使。他说,中山先生是一个革命者,我亦如是。他来到世界拯救贫苦的人,命运乖蹇的人,和那些处于奴隶境况的人。因此,我也力图如此行动。

孔祥熙的讲话更加简短,但内容是同样地真诚坦白:在他死前仅仅一两天之前,宋博士召唤我到他病榻之前,他用自己的手把我双手握着,说:你是一个基督教徒,我亦如此。我想告诉你,我经常感觉到的,而你又愿意了解的事情。正如基督是上帝打发到人间来的一样,上帝因此也派遣了我来到这个世界。(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三四七~三四八页,新星出版社,二○○六年八月)

5

自孙中山先生病起至病殁,一直看护在旁的何芬,始终对孙中山先生谦虚、体贴人的高贵品质,以及要她多行路,要多读书的教导铭记在心。一九二九年,何芬到德国学习助产士,即是遵从孙中山先生对她的教导。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0)

何芬在护理病人的间歇期间,也不忘孙中山先生的教导,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一九三一年,何芬到美国学习考察护理方法时,孙中山先生的英名还引起奥尔巴尼当地一家报纸对她的关注,有记者摄下她的倩影并加以文学说明:“芮塔·何芬小姐是一名中国护士,她曾照料身患绝症的孙逸仙度过了其生命晚期的一段时光。芮塔·何芬在奥尔巴尼的一家纪念医院工作。在美学习期间,她主要观摩大西洋彼岸的护理方法,打算今后在中国教授护理学。”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1)

何芬在美国奥尔巴尼纪念医院工作时的照片

一九三八年,克礼医士在北平逝世。有情有义的何芬,把克礼医士的骨灰亲看送回到德国安葬,并在德国柏林与她最要好的“小二姑”何泽慧(后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核物理学家,比何芬小二十岁)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相聚时光。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2)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四日,为孙中山医病的德国医学博士克礼医士在北平马厂宴请灵石何氏族人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何芬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4)

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六日,何泽慧自世界著名的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寄给何芬的明信片(正面)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5)

一九三八年七月十六日,何泽慧自世界著名的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寄给何芬的明信片(反面)

何芬再次出现在公众场合,是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参加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6)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办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会场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7)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办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主席台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8)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一日,何芬受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办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

一九五七年一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在全国公映的《纪念伟大的孙中山》一片,有何芬和孙中山先生的侍从副官马湘(一八八九~一九七三,广东新宁人。先后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卫士、卫士队长、少将副官等。孙中山逝世后任南京中山陵园警卫处处长,后定居香港)在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五楼三百一十九号孙中山所住这间病房(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据何芬、马湘的回忆重新布置而成)会聚,并追述当年情景的场面。

《北京日报》在一九五六年十月三十一日,曾刊发过一篇由郭明远采写的特写《在中山先生的病房里》,记述的就是两位老人在孙中山当时所住病房相聚的事:中山先生逝世以后三十一年中,马湘和何芬一直没有见过面。昨天,两位老人就在他们过去护理中山先生的这个医院里重逢了。他们一见面,相对凝视了片刻,马上都扑上前拥抱在一起,两个人都激动得泪如泉涌,痛哭失声。半晌,马湘才迸出了一句:“啊呀!先生逝世三十一年啦!”“是呀,那时我才三十岁,现在已经六十一啦!”何芬眼中还含着泪水。她一面说一面脱下大衣,露出了白色的护士服。又接下去说:“这护士服,就是我护理中山先生的时候穿的那一件,为了纪念先生,我一直保留到现在。”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19)

一九五六年十月三十日,何芬在协和医院五楼三百一十九号,向协和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宗恩院长讲述孙中山先生在此病房医治情况(正面右一为何芬,右二为马湘,背面中间者为李宗恩)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20)

一九五七年一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为感谢何芬的大办协助,赠送给何芬的纪念照相簿

一九六二年,何芬托邵力子先生把克礼医士当年为孙中山先生治病时所用的听诊器,她本人护理孙中山先生期间所用的血压表,转送给宋庆龄副主席。宋庆龄副主席住宅秘书室给她回信说:宋副主席嘱将该件送至上海孙中山故居陈列了。宋副主席说:“承您将保存数十年的医疗用品送给她,她感到很高兴。特嘱我们函致深深的谢意,并望您好好休息,多多保重,以便早日康复,为人民保健工作,继续贡献力量。宋副主席嘱将《孙中山故居》小册子一本送给您作纪念。”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21)

何芬把当年为孙中山先生医护时使用的医疗器械捐赠给宋庆龄副主席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22)

宋庆龄主席办公室致何芬的信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23)

宋庆龄副主席住宅秘书室给何芬信

一生没嫁人的何芬终于看到了千年之劫的“文革”结束,一九七七年八月,胸前放着宋庆龄副主席送给她的《孙中山故居》一书,无疾而终。

何芬芬合肥人(山西的这个美女不嫁人)(24)

宋庆龄副主席赠送给何芬作纪念的《孙中山故居》一书

(本文编辑:老虎)

(未经本文作者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本文文字和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