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电影派

Vol.1601

校园故事,向来是日剧、日影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和国产校园剧主打爱情故事不同的是;

中二之魂熊熊燃烧的霓虹校园剧,总是离不开暴力、霸凌、阴影、压力这样的关键词。

《告白》中的女老师为了查明自己独生女之死,对班上的萝莉正太进行以暴制暴的复仇;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

《女王的教室》中,女王老师为了让六年级的小学生提前体验到残酷的成人世界法则,选择用高压和差别待遇教育他们。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

三池崇史执导的血腥大作《恶之教典》中,老师为了解决学校内考试抄袭、霸凌的现象,更是大开杀戮,血流成河。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3)

如果这些片子宝宝们看着还不过瘾,开年这部同样中二悬疑的校园剧,保证能满足你——

《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3年A組―今から皆さんは、人質です― (2019)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4)

这部剧今年1月6日在日本电视台放送,播出之前不少人就对它很期待了。

卡司阵容着实能打。

男主角是人气和演技并重的“苏打”,菅田将晖。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5)

25岁的他凭借《啊!荒野》中的精彩表现,拿下了2018年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成为日本新生代演员中的佼佼者。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6)

这一次,苏打一改以往废柴丧气的学生形象,竟然塑造了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班主任老师。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7)

不仅苏打,三年A班的学生们也都有着很高的人气。

比如在《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大红的片寄凉太,饰演了班里的头号坏学生;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8)

凭借“仙女式哭泣”走红的18岁美少女永野芽郁,饰演了班长小樱。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9)

不仅卡司强大,剧情也不负期待。

播出一集,豆瓣评分就已经高达8.4分。

故事发生在日本的一所高中,苏打饰演的柊一飒,不仅是一名美术老师,还是3年A班的班主任。

美术老师当班主任,地位可想而知;学生们完全不把文弱的柊老师放在眼里。

路过的女学生,会故意撞倒他推着的快递;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0)

班上嚣张的坏学生路过,也会路过的时候假装不经意地踹他一脚。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1)

在离高三毕业前十天的时候,柊老师把三年A班的所有学生都留了下来,然后一本正经地宣称——

“从现在开始,大家都是我的人质”。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2)

没有人愿意理会他,只把他的严肃当做玩笑。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的学生都陷入了恐慌。

教室的门窗无法打开,曾经和善的柊老师变身黑化大魔王,面对挑衅的学生们,一个个地放倒;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3)

并用炸弹封锁了教室和外界的联系。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4)

不仅如此,老师还在教室加装了反光玻璃,让外边的人看不到里面发生的状况。

遍布的红外线探测仪,让特警部队也不敢轻举妄动。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5)

毕竟,一屋子学生的安危,这个责任是谁都担负不起的。

没收了全部人员的手机之后,柊老师开始了他的“最后一课”。

老师的突然黑化,是有原因的。

半年前,班上一位名叫景山澪奈的女生自杀身亡。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6)

生前,她曾经获得了全国游泳大赛的冠军,是大家眼中夺目的明星。

班长小樱是景山的铁粉,经常带着相机偷拍景山同学;

久而久之,两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7)

可不久之后,景山同学服用兴奋剂的传闻不胫而走,各种谣言也在班级里四处传播。

同学们开始孤立她,各种舆论也在攻击她,景山从天之骄子一下子成为人人喊打避之不及的“过街老鼠”。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8)

小樱也在舆论的压力面前,选择了和景山疏离。

柊老师把大家关在教室里,就是为了质问:

“景山澪奈为什么会死。”

他承诺,如果大家在晚上八点之前能找出答案,就放他们一条生路;

但是如果回答错误,就要杀死当中的一名学生。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19)

于是,当内心充满愧疚的小樱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哭泣地回答说——

景山澪奈的自杀是我的错,我掐断了澪奈最后的稻草。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0)

但这个答案,并不是柊老师期望的正确答案。

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真的用匕首刺死了一名学生。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1)

而后的剧情,更加让人摸不到头脑。

柊老师和警察展开谈判,声称如果想要救这些学生,就让一款社交媒体上的每个用户付费100日元。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2)

景山澪奈的死和这款社交媒体有什么关联?她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

柊老师真的杀死了学生,还是安排好了演得一场戏?

故事又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

种种疑问和悬念,着实勾起了派爷把这部剧追下去的欲望。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3)

虽然这种老师为了调查真相复仇学生的套路并不新颖,但这部日剧对于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刻画,却令人印象深刻。

当柊老师把学生绑架为人质之后,我们看到了众生的不同反应。

中庸的校长一直希望能够安稳顺利地渡过毕业典礼这段时间;

当爆炸发生之后,他急得只能搓手手,却毫无办法。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4)

另一边,喜欢表现自我、并且曾在电视上宣讲过教育理念的武智老师,在爆炸发生的一瞬间慌不择路;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5)

却在事后叫来媒体,在摄影机面前吹嘘自己是何等英勇。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6)

学生们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有人被绑架了依然安心地吃着便当,有人起身反抗,但大多数人却缩作一团,无所作为。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7)

而当老师试图找寻景山同学死因的时候;

许多人都想着将自己和施暴者划分界限,解释自己的“无罪”。

当小樱回答说是自己害死了景山之后,竟然有人向柊老师提议“既然你想杀人,就去杀茅野吧,我说茅野,你去死吧!”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8)

随之而来的,是谴责景山澪奈的舆论声再度响起——

“听说她拿着赞助商大笔的钱挥金如土”

“应该还有很多其他的丑闻吧”

“景山的异性关系也很混乱吧,运动员的性欲肯定很强”

“自作孽不可活的人,死了也是活该吧”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29)

如同柊老师声泪俱下怒吼地那样,这群学生为了自己得救,别人的死活真的是无所谓了。

他们道德缺失,宣扬个性,可最关键的内在却是一具空壳。

还真是一群人渣聚在了一起。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30)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31)

心理学上有种理论,叫做「公平世界谬误」。

有这么一类人,他们认为世界是完全公平的,灾难从不无故降临到人头上,因此受到伤害一定是因为受害人本身有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于是,他们就需要捏造一个“完美受害人”。

道德举止有瑕疵的受害者,不被他们同情。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32)

这样的例子在各大论坛的评论区并不少见,键盘侠们总会说这么几句话——

“你被强暴是因为你穿的sao”

“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呢?”

“这个受害者也不是什么好人,曾经也blablabla……。”

这套思维方式的背后,是对自身脆弱和无助的回避。

当被害者不够善良、不够可怜、不够弱势的时候,那么她受的伤害就不被他人所接受,而此时站在道德的高点去谴责被害者,反而会成为舆论的焦点。

《三年A班》这部剧看似中二荒诞,但却映射出了最血淋淋的现实。

剧中的景山同学,她的死和班级里的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33)

每个人的疏离和霸凌,都是对景山的慢性杀戮。

可悲的是,他们大多数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更可悲的是,或许你我,都是这班里的一份子,却从未自知。

日本关于未成年保护法的一部电影(岛国又找未成年人拍)(34)

一个好看=【今天点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万别随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