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鼻痒、流鼻涕、阵发性的打喷嚏可能是每个有过敏性鼻炎人难以名状的难受,实不相瞒,远志也有过敏性鼻炎。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1)

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屋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抑或是受季节更替等影响。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2)

中医认为啊,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可宣发人体之清气,肃降人体之浊气。

《内经》有云∶诸气郁,皆属于肺。肺气郁则气不通,而鼻乃肺经之门户,故肺气不通,而鼻之气亦不通也。

中医还讲啊,肺为清虚之府,最恶者热也。肺热则肺气粗,涕为肺之液,是故,肺热则涕黄,热极则涕浊。大家试想一下,败浊之物,又怎可容于清虚之府?势必从肺之门户鼻窍而出。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3)

因此,治疗过敏性鼻炎当宣通鼻窍先治其标,再以清泻肺热,疏散外风以治其本,然泻而不补,恐有损伤肺气之虞,是故,末了当益气固表以扶正气。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既善通鼻窍,又可清热祛风,标本兼治的中成药——辛芩颗粒。

辛芩颗粒:细辛、苍耳子、白芷、菖蒲、黄芩、荆芥、防风、白术、黄芪、桂枝。

宣通鼻窍:细辛、苍耳子、白芷、菖蒲

细辛是一味辛温的药材,主入肺经,

中医认为,辛可行散,温善通达,细辛芳香走窜,通彻表里上下,

既善疏散外风而祛表邪,尤善升发辛散而通诸窍,

因其主入肺经,是故,细辛尤善宣通鼻窍之开闭而治鼻渊。

《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

《本经逢原》:"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4)

细辛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入肺经,

苍耳子辛散温通,透达肌表,上行头目,散风寒,开闭塞,功善祛风解表、通窍止痛,

既为治疗风寒头痛之良药,又为治疗鼻渊之要药。

《本草正》:"治鼻渊。"

《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要药分剂》:"治鼻息。"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5)

苍耳子

白芷辛温通散,芳香气烈,入肺、胃经,

白芷功善祛风、散寒、燥湿,既可消除鼻塞、鼻渊之病因,又可升阳明清气而宣通鼻窍,

此外啊,白芷还善治疗外风犯肺所致的鼻塞流涕等,

可见,白芷实为治疗鼻渊之良药。

《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6)

白芷

菖蒲,因常常生长于石缝中,因此也称之为石菖蒲,

菖蒲辛开苦降而温通,芳香而走窜,功善开窍,兼可化湿、祛痰,可增强细辛、苍耳子、白芷的开窍之力。

《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7)

石菖蒲

清热燥湿:黄芩

黄芩味苦性寒,功善清热燥湿,尤善清泻中上焦之湿热及肺火,为治疗肺热咳嗽之要药。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8)

黄芩

祛风解表:荆芥、防风

荆芥、防风是一组CP,辛香透散,微温不燥,尤善祛风解表,

两药联用,可将入侵肌表之风邪驱逐出体外。

然,荆芥还善止痒,对于过敏性鼻炎所致的鼻痒有一定的疗效,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9)

荆芥

防风呢?其性升散,善行全身,正如其名,尤善祛风。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10)

防风

益气固表:白术、黄芪、桂枝

用了这么多辛香的药材,难免有伤脾胃,这时候用一些白术补益一下脾胃吧。

白术具有益气健脾之效,但凡是脾胃的问题,都可以用一些白术来调理。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11)

白术

然,但泻不补,难免有伤肺气,肺金不固,则涕流不止,这个时候用一点黄芪、桂枝吧!

黄芪益气固表,补益肺气而止涕。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12)

黄芪

桂枝温肺化饮 ,温肺金而化痰饮。

鼻炎鼻腔痒流鼻涕偏方(鼻塞鼻痒鼻炎)(13)

桂枝

文末,作一简单总结,辛芩颗粒功善通鼻窍、清湿热、祛风邪,兼可益气固表,泻中有补,实为治鼻渊之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