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命史上,每过几千万年或者上亿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灭绝事件,过去一共出现了五次,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次是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1)

1、恐龙大灭绝的原因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造成随后几十万年的气候剧变。光照状况影响了植物生长,造成大型食草类恐龙的灭绝,最终波及到几乎所有大型动物。

这是学术界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主流解释,但到了2018年之后,科学家们又提出了恐龙大灭绝原因的另外几种可能。

其中一种恐龙灭绝原因被称为“多次撞击理论”,意思是说当年那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次撞击的地理位置范围太小,不一定会导致全球物种的大灭绝。

但如果同样量级的撞击事件,发生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那么一定会引起全球范围的大灭绝。

所以科学家们推测,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希克苏鲁伯小行星,很可能是更大一颗小行星碎裂后的一部分,像这样的撞击发生在地球很多地方。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2)

科学家们做如此推测是因为最近发生过类似事件,就是1994年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这颗彗星在接近木星之前,本来是一颗大彗星,但在木星引力的撕扯下,在距离木星表面几万公里的时候,分解成了21块小碎片。

等这些碎片坠落到木星表面时,就不是落在某个点,而是一大片,6500万年前那次可能就是这种覆盖式的撞击。不过这个理论只是假设,还需要找到另外的几颗陨石坑才能证明是否成立,目前还在努力寻找证据。

还有一种恐龙灭绝理论是说:早在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前,恐龙就已经走在了灭绝的道路上,小行星的撞击只不过是压垮恐龙的最后一根稻草,加剧了灭绝而已。

蒙彼利埃演化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分析了涉及6个科、247种恐龙的1600多个化石,又结合那个历史时期温度的变化,得出结论——恐龙物种数量在7600万年前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也就是小行星撞击前的1000万年。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3)

造成恐龙物种数量大幅下降的原因,跟当时地球的温度变化有关。在距今1亿年到6600万年前,地球温度有一个快速的、持续的下降,平均温度大约下降了10℃。

温度下降带来的影响就是植物种类的减少,很多植物不能适应下降后的温度水平而灭绝了,这就造成食草类恐龙种类的减少。到了6600万年前的时候,食草类恐龙就只剩下鸭嘴龙、三角龙等为数不多的种类了。

接着到了6500万年前,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加剧了地球气候的变化,造成更多食草类恐龙的灭绝,而食肉类恐龙也受到影响。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4)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恐龙灭绝就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生物多样化本身在快速下降,另一个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而这两个威胁,在我们生活的今天正在发生!

2、今天的地球生物多样化正在快速下降

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少就等于多样性的丰富度。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以百万年为单位,生物种类的数量是这样变化的: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物种灭绝的数量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这个数值具体是每百万年0.25个物种灭绝。这叫作“背景灭绝速率”。

与此同时,还因为遗传变异等因素导致物种的增加,而且通常来说,增加比灭绝稍快。所以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会在持续几亿年的跨度上缓慢增加。

但是除了这种平稳增加的时期,生物多样性还存在突变时期,每一次突变,物种数量就会在几百到1000年间极速减少,这个时期就是“大灭绝时期”。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5)

地球生命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完整的“大灭绝时期”,它们分别发生在:

4.4亿年前,85%的物种消失

3.6亿年前,75%的物种消失

2.5亿年前,96%的物种消失

2.0亿年前,76%的物种消失

6500万年前,80%的物种消失

其中第五次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恐龙大灭绝时期,那么会不会有第六次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要地球还有生命,就会存在物种数量上升的平稳期和突然发生的大灭绝时期。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6)

3、第六次大灭绝什么时候来?

地球物种的第六次大灭绝什么时候到来的?其实已经在发生了,这个进程开始的时间点大约就是智人走出非洲的时间,距今已经进展了十几万年,而且速度还在加剧。

科学家们对近几十年动物灭绝的速率进行了统计,得出以下的结果:

当前昆虫灭绝速率比昆虫天然具有的背景灭绝速率高了近1万倍;哺乳类动物的灭绝速率,是背景灭绝速率的5700倍;两栖类动物的这个数字是4.5万倍。

2010年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文章《对全球脊椎动物保护的影响》中,对濒临灭绝的动物做了全面的统计: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7)

全部造礁珊瑚虫物种的1/3,全部淡水软体动物的三1/3,鲨鱼和鳐鱼的1/3,全部哺乳类动物的1/4,全部爬行动物的1/5,以及全部鸟类的1/6,都在走向灭绝。

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原始人类为了充饥而捕食动物有一定的影响,但农业时期以及工业发展,才是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大的因素。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假如几亿年后地球上还会出现智能生物的话,它们一定会把我们生活的年代,定义为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8)

4、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有多大?

说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威胁,我们再来看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很多人觉得地球被小行星撞击太玄幻了,只会出现在科幻电影中,但事实上地球一直都受到被撞击的威胁。

平均而言,大概每13万年就有一颗直径超过500米的小天体对地球产生影响,它可能从地球附近经过,也可能直接撞向地球表面。如果把这个外来天体的尺寸缩小到100米的直径,那会每1万年就出现一次撞击地球事件。

美国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为了检测哪些小行星会撞击地球、概率是多少等问题,专门建立了一个叫“哨兵”的系统。

在“哨兵”的官网上有一个数据排名,统计了737颗可能会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数据,其中大部分个头比较小,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9)

小行星“贝努”

但有一个直径大约为500米的小行星,名字叫做贝努,最有可能给地球带来危险。如果贝努撞向地球的话,释放的能量相当于8万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而且从贝努在1999年被发现以来,人们观测到它在未来100年内撞向地球的概率大约是1/2000。

除了哨兵系统外,NASA还有一个叫作“宽视场红外测量探测器”(WISE)的项目,在努力用红外线收集小行星的数据。到今天,一共探测到15.8万颗小行星,其中1850个处于太阳系内。在这些系统的监控下,从1994年到2013年一共记录了五百多次直径在1米到2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

最近发生的一次撞击地球的大事件,是2013年发生在俄罗斯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一颗直径30米的小天体坠落在车里雅宾克斯,爆炸威力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幸好当地人烟稀少,只造成了7200栋建筑物损坏和1500多人受伤。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10)

俄罗斯车里雅宾克斯小行星撞击事件

总之曾经造成恐龙大灭绝的两大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小行星撞击,同样威胁着现在的人类,我们处在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

5、我们该怎么应对?

面对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小行星撞击的两大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以人类目前的可以,是无法解决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的。可能有人会提到碳中和,认为实现碳中和甚至负排放之后,地球就不会再升温,也就解决了气候问题。

但是实现碳中和后,我们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会不会有新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事件发生,我们无法确定未来人类会不会继续改变地球环境。所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我们只能尽力延缓,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11)

那么小行星撞击的问题呢?这个是可以努力一下的,假如我们能够预测到某颗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在它抵达地球之前,我们完全可以发射携带了燃料的火箭到这颗小天体上,然后利用几十个火箭把这颗小行星推走。

或者再暴力一点,直接发射几枚核弹,将小行星炸散,这样就不会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威胁。

但不管怎样,人类在面对这两大威胁的时候,都会显得特别无力,尤其面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完全没有办法。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12)

6、最后总结一下:

1、我们介绍了过去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是那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不过新的理论涉及到了两个关键因素: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和小行星撞击。

2、我们讲到了只要地球上存在生命,就会存在物种数量的稳定上升期和突然的大灭绝时期。地球生命史上已经经历了五次大灭绝时期,人类正处在第六次大灭绝的过程当中。

3、人类在面对大灭绝威胁时,是非常渺小和无力的,以目前的技术勉强可以解决小行星撞击的问题,但面对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的问题,人类无能为力。

6500年前恐龙灭绝了吗(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13)

关于这个话题就介绍到这里,读者朋友们有其他观点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点亮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