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两阶段人生总结(李煜软弱退让)(1)

“退一步天高地阔,忍三分心平气和。”这能作为处事信条吗?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它也害人不浅。总有人嘴上挂着这样的毒鸡汤,把软弱当作高风亮节,把退让当作家常便饭。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今天谈下他们的代表南唐后主李煜。他的人生除了写词,书画,大概就是妥协退让了。

让太子‍

李煜生来就是一副圣人像:丰额骈齿,一目双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额头宽大,牙齿拥挤,一只眼睛两个瞳孔。这么个长相,硬是被人与圣人扯在了一起。

多半是李煜的大哥,太子李弘冀对照孔子,孟子等圣人的画像,一看这家伙有可能跟我争夺皇位。

所以,太子的猜忌老早就让李煜心里一颤。我怎么能跟太子争天下呢?我只喜欢喝酒,做词,玩女人,别的一概无感。

即便如此,太子仍然对李煜充满戒心。好在李弘冀提前挂了,否则,兄弟杀戮再所难免!

让地位

太子李弘冀,父皇李璟相继去世,李煜来了个三级跳。王爷变太子,又一跃成了南唐皇帝。这下没人敢招惹了吧?可北面的邻居赵匡胤却不答应。

就像小学同桌,你画好楚河汉界,他照样时常骚扰你。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我叫你大哥,咱俩是亲兄弟了,想过就过来吧,你可不能老打我。

为这,李煜没少上贡。金银珠宝,玉石字画。一车一车的给了老赵了。用李煜的话来说,打又打不过,咱就图个清净。可是,贡的越多,骚扰越频繁。原来,赵匡胤也在盘算,这南唐国还真富裕,碰一下就给钱,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摇钱树。

转眼间,赵匡胤灭了南汉,屯兵汉阳。李煜越发头疼了,这可如何是好?摸了摸脑袋,干脆也别做兄弟了,做个行政上的父子吧?赵匡胤一听,这个可以。我就暂且饶了你,别再给我摆什么皇帝的架子。

于是,李煜立刻执行。把皇家用的器物通通搬走,把中书省,门下省改称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所有机构都降一格。皇帝诏书不叫诏了,改成教。

李煜两阶段人生总结(李煜软弱退让)(2)

让江山

“这么彻底的改革,应该满意了吧?赵大爷”,李煜满怀欣喜地想。懦弱面前,贪婪何曾有过止境。开宝七年,李煜请求将弟弟李从善放还归国,赵匡胤不许。同年秋天,赵匡胤以祭天为由,诏李煜进京。

这能去吗?祭天?弥天大谎,无非是想要我李煜的命。欺人太甚,我如此卑微,小心翼翼,为何要将我置于死地?于是,李煜装病,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李煜这小子翅膀硬了,敢抗拒皇命。杀!北宋大军水陆并进,南唐一座又一座的城池被老赵攻下来了。李煜慌了,他连续派人进贡,求饶,但赵匡胤无动于衷,只回复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不久,金陵城破,李煜投降。此时,李后主依旧在做着苟且偷生的春梦。然而,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彻底结束了他的幻想。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美好的时光什么时候了结的呢?过往的事还能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李煜两阶段人生总结(李煜软弱退让)(3)

丢性命

李煜是怀旧的,他怀念过往美好的日子。宫廷的歌舞,小周后的笑颜,与大臣的作诗对词,这一切都让他苦涩的心里流过一丝短暂的幸福。

李煜是悔恨的,他恨自己的妥协,退让,给了赵匡胤可乘之机。假若进贡北宋的钱财用在整治军队,治理国家上,又会怎样呢?假若少听点奸人的坏主意,多听些忠臣的意见,假若少一些顾虑,多一些果断,也许会……

李煜还没有从悲伤中晃过神儿来,宋太宗便叫人端来了一杯毒酒。毒酒穿肠过,斯人驾鹤去!

软弱的人大多会幻想,会假设,会不顾一切的替别人着想,会把众多的因素看成重重顾虑。于是,犹豫,再犹豫。妥协,再妥协,直到退无可退,噩梦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