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心,我见过最好的一个解释是这么说的:

良心是我们心里一个三角形的东西,我们如果没有做坏事,它便静止不动;如若我们做了坏事,它便会转动起来,将我们内心刺痛,如果我们一直做坏事,棱角也就被磨平了,于是便再也感觉不到疼痛了!

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良心是三角形的)(1)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在浙江遂昌县中医院工作的医生叶青在急救一名突发癫痫病患者的时候被小偷偷走了8000元钱。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叶医生如此说道:我在做善事,他们在做恶事,但救回一条命总比丢了8000元钱值得,我还是很欣慰,钱可以再赚,生命不能重来。

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良心是三角形的)(2)

叶医生其实一次性救了两个人,既用医术救了那个突发癫痫的病人,也用自己以直报怨的态度“救”了那个小偷。

我想那个小偷如果看到那段采访,不知内心是否会有一丝波动,内心的良心三角是否还有棱角?若是棱角尚在,怕还是会感到一丝痛楚和愧疚吧。

偷窃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偷一个正在治病救人的医生的钱,偷走的怕不仅仅只是钱了,而是自己的良心了,就算是同行的小偷,怕也会因此而对他所不齿吧,毕竟盗亦有道。

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良心是三角形的)(3)

山崇是古时候的地方官,他所在的地方贪污成风,当地的主官带头腐败。主官看到山崇清廉,就主动拉他下水送了他一箱金银。

山崇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收,将会被收到排挤和诬陷,于是便收下了。只是就此而担惊受怕,夜不能寐。

后来朝廷派官员来巡视地方,所有官员都说那位主官没有问题,只有山崇站出来指认此人。巡视官员问道:“你说他贪污,可有证据?”山崇就把那箱金银拿了出来,还一并列举了近年来主官贪污腐败的事件。

巡察官员说:“你收受了金银,你也有罪。”于是便将山崇和主官一并抓捕入狱。后来皇帝知道了此事,非但没有治山崇的罪,反而夸他正直,将其释放了。

其实,山崇接受了主官的金银,已经算是受贿了。但好在他内心的良心尚有棱角,时时刻刻的刺痛他,提醒着他。

在巡视官员到来时,山崇敢于直面自己犯下的错误,不畏罪责,检举揭发了腐败贪污的主官,这样勇气令人敬佩。

如果一个人不能直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只会畏首畏尾,甚至欺骗自己,那我想他的良心离被磨平也不远了,往后的一辈子也就只能生活在自我欺骗中了。

就拿山崇来说吧,他若不去揭发主官,他自己完全没有一丝风险,甚至还可以独占一箱金银。

但是他没有选择这么做,作为一个良知尚存的官员,他知道,这一箱金银都是民脂民膏,他拿在手上虽是沉甸甸的,但同时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如若他不揭发,此后他的余生要么是在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中渡过,又或者与主官们一道同流合污,让自己内心的棱角被一点点的磨平。

现如今,反腐反贪也是热点话题。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少贪污腐败分子被揪了出来,其中不少人的贪污腐败程度令人瞠目结舌,甚至有钱多到点钞机超负荷运转而因此烧坏的情形。

在反腐倡廉的专题片中,落网的官员在镜头前有的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有的深刻忏悔痛哭流涕....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可是仔细一品,却觉得他们的忏悔连最起码的真诚都没有。

一个落网的官员,在分析自己贪污的原因时说:“在现在的位子十多年了,工作没少干,成绩也不少,可是就是提不了,同等资历甚至比自己还年轻的,一个个提的都比自己快。这时身边的人说怕是得跑一跑、送一送,于是就......”

这段看似稀松平常的忏悔,咋看下来没有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就觉得这完全是在为自己的贪污犯罪找借口和理由。

首先是表明自己的成绩,然后是抱怨得不到重视,最后是推卸责任,不是我自己想去贪污送礼的,而是旁人劝说而成。

其实上面这种种的理由都说不通,上到高位的贪官,至少也是五十岁往后走了。

古语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对于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决定自己仕途的事情,必定会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再三,如若心里没有鬼,任凭别人再怎么说估计也劝说不动。

其次,你能达到当前的高位,充分说明你已经在这个岗位甚至是该系统内如鱼得水了,说明领导已经对你有了足够的重视。不能进一步提升,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想通过旁门左道去实现。

官员忏悔缺乏最起码的真诚,只能说明他们对于自己的犯罪行为根本没有认识。

深究其原因,我想是他们的内心已然麻木了,在一次次的送礼受贿中良心的棱角在不断被磨平,由最初的送礼行贿时的胆战心惊到最后时的习以为常,甚至觉得不这么做就办不成事。

如果一个人做错了事,就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卸责任,总觉得不是自己造成的,那他内心的良心三角便会很快被磨平。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的自己的错误,不断磨砺自己的棱角,才能够保持最初的那颗良心。虽然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但是只有这样,内心的良心三角才会历久弥新,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良心的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良心。而人之所以能够得到理解和尊重,也是因为良心。时刻不忘打磨自己内心的良心三角,保持住最初那颗能刺痛自己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