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中氨氮的来源:鱼类代谢以氨的形式通过鳃排到水中,水中的有机质,包括鱼的粪便,残饵等的分解产生氨。现在养鱼损失最大的氨氮来源是使用地表水养鱼的地区地表水的污染造成外源性的氨氮过高。氨氮是水中经常存在的物质,氨氮过高可引起鱼类中毒死亡。氨氮过高可以造成鱼类鳃部受损,影响鱼类鳃部的呼吸作用,从而产生“缺氧症”。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比例:水产养殖中降低氨氮的好用方法(1)

2、氨氮对养殖的危害

氨氮是水中经常存在的物质,氨氮过高可引起鱼类中毒死亡。氨氮过高可以造成鱼类鳃部受损,池塘中分子氨的浓度和池塘的温度、pH值和总氨的浓度有关,在氨的浓度一定时,pH值越高毒性越大。损伤表皮细胞,降低载氧能力。 氨氮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它通过鳃和皮膜进入养殖动物体,损伤鳃表皮细胞,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使渗透压失调,抑制生长。 氨氮能够使机体代谢功能失常或组织机能损伤,改变内脏器官的膜通透性,造成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氨氮随着水体酸碱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增高而毒性加强。 鱼体粘液增多,全身性体表出血,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明显,并且损害鱼体的肝肾组织,使组织受损,严重时导致鱼体死亡。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比例:水产养殖中降低氨氮的好用方法(2)

3、在水产养殖生产中降氨和减少氨的危害是常用的方法

在池中一角围栏栽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或凤眼莲等漂浮植物,可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氨。改善换水条件,增加换水量这是降氨最有效的办法。增加水中溶氧量,可促进氨的硝化使氨转化为硝酸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在溶氧多时有效氮以硝酸态氮为主,在缺氧状态下则以氨态氮为主。因而改善水体溶氧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氨含量和氨的危害。

池塘水产养殖怎么降解氨氮:

1、10%单过硫酸氢钾消毒片改底,泼洒复合芽孢杆菌调水,打开增氧机配合增氧;

2、10%单过硫酸氢钾消毒片配合增氧剂改底可以快速降解氨氮,同时抛洒Vc泡腾片减少应激,打开增氧机效果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