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为树立威望,成功篡位,司马昭把目光瞄向了偏安一隅的蜀国。

此时蜀国,后主无德,黄皓擅权,坐拥地利却不修德政,正是攻取的最佳时机。

但考虑到蜀汉山川之险,昔日姜维九伐中原之威风,魏国上下文臣武将,均不支持这一决定。

但是邓艾、钟会两个人却表示支持。

蜀汉巅峰时期有多强(姜维一计害三贤)(1)

老版《三国演义》钟会

尤其是钟会,更是信心十足,还带来了自己绘制的蜀汉地图,向司马昭称述自己伐蜀的军事计划。

司马昭听后大喜,即命钟会为主帅、邓艾为副帅,卫灌监军,南下伐蜀。

钟会出师后,有人向司马昭进言道:钟会早早的连地图都谋划好了,恐怕大军克蜀之日,也是他自立为王之时。

老版《三国演义》邓艾

最后,邓艾带领士兵1000,冒险从阴平小路偷袭成都。

在邓艾翻山越岭,甚至和士兵裹兽皮滚下悬崖之际,还曾在途中发现有座空置的蜀军大营,原来诸葛亮曾在此处安排三千蜀军驻扎,以防魏国偷袭,结果诸葛亮死后,被蜀国撤走了。

邓艾父子额手相庆,在感慨诸葛亮谨慎之余,急速挥师攻打毫无防备的江油,蜀军惊恐万分,以为魏军是从天而降,纷纷败退。

邓艾的军队在蜀地越滚越大,最后杀奔成都,后主刘禅不战而降。

蜀汉巅峰时期有多强(姜维一计害三贤)(2)

钟会、邓艾伐蜀进兵图

这个时候,姜维和钟会还在剑阁僵持不下,姜维突然收到后主下令投降的诏书,钟会也收到邓艾攻克成都的军报,二人均是又惊又怒。

就在这个时候,姜维利用钟会和邓艾的矛盾,心生一计,希图复国,于是他先行投降了钟会。

钟会是有大将之材的人,他对姜维极为信任,史载:

“不受维印,仍令照旧领兵”。

钟会和邓艾都是当世名将,现在共同的目标蜀国已经投降,二人的矛盾开始摆到了台面。

邓艾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冒死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国怎么可能投降。

钟会认为,自己攻下汉中大片土地,大军压境剑阁,有力的牵制了姜维,在这一背景下,邓艾才侥幸偷袭了成都。

二人素有嫌隙,此时又互不相让,要命的是,面对蜀中大地,天府之国,二人多多少少都生出自立为王的心思。

蜀投降之后,史载:

“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

邓艾看着毫发未损的成都,难免不有些心动。

此时,姜维劝钟会道:若非和将军在剑阁僵持,邓艾焉能灭蜀。

钟会非常欢喜姜维的分析,于是问计姜维,姜维说:将军应向司马昭进言,说邓艾有自立为王之意。

蜀汉巅峰时期有多强(姜维一计害三贤)(3)

老版《三国演义》司马昭

没多久,洛阳的司马昭听到了传言“邓艾小儿欲反”,其实,这正是钟会和姜维之计。

果然,司马昭起了疑心,加封钟会官职以牵制邓艾,命卫灌收服邓艾。

钟会和姜维声称帮卫灌攻打邓艾,领兵进了成都,邓艾父子沦为了阶下囚。

在蜀汉宫中,姜维取出地图,力劝钟会效仿刘备,依托蜀地天险,足可成三国鼎立之势。

这个时候,洛阳的司马昭得知钟会也去了成都,心知不妙,于是亲自领兵五万,从洛阳进长安,威胁钟会。

钟会、姜维得知后,打算软禁随军的魏国将领,一网打尽之后,举兵蜀地自立,但是可惜消息泄露。

监军卫灌等人为求自保,领军乱杀,乱军之中,钟会被杀,邓艾父子被杀,姜维也被杀。

蜀汉巅峰时期有多强(姜维一计害三贤)(4)

老版《三国演义》姜维

同时,大乱之下蜀国多位重臣、将领,乃至关羽、张飞的子嗣也被杀。

为了稳定局面,司马昭领兵亲自入蜀,事件才得以平息。

姜维本来打算先依托钟会稳住局面,再靠自己和蜀国故旧的运作复国,结果却时事纷纷,局面瞬息万变,凭其一人之力,根本应接不暇。

最终,钟会、邓艾以及姜维,这三个三国后期的不世之将才均被杀。

这一历史事件,后世史学家便称之为:姜维一计杀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