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版权归表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TSING Z.
作者简介:玩表十数年的爱表老男孩
█机械计时码表(Chronograph)是复杂功能机械表中的一个特定分类,区别于连续地指示时间流逝的走时器,计时码表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可以随意地控制时间的启动、停止与复位,从而实现特定时间段的记录。计时码表一般通过印制不同的刻度,实现TACHYMETER(测速),TELEMETER(测距)、PULSATIONS (测脉搏)等基本功能,其中TACHYMETER(测速)最为常见,用于测量平均时速,最初用于赛车运动,感兴趣的可以翻看表态“计时码表入门教学,测速器怎么用”的视频。虽然这些测量功能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种趣味的继续存在。
机械计时码表的历史可谓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1816年法国制表师Louis Moinet制作完成的第一枚计时码表,首次具备了启动、复位的机械计时结构。尽管在启动计时后需要一直按住启动按钮,或是通过一把钥匙卡住启动按钮,才能保持持续的计时,一旦松开或是拔出钥匙,则计时停止。但它的价值在于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计时码功能。直到后来,导柱轮的出现才完美解决了持续计时的问题。而且让人佩服的是,这枚计时码表通过每小时高达216,000次的超快振频,在当时就实现1/60秒的计时功能。
在纯粹计时码功能上,融合走时与计时功能,才是我们现在更加熟悉计时码表。发源于运动计时的需求,计时码表经历了从手动向自动的演变过程。对于热衷计时码表的收藏家们、或是特别热爱计时码表的表友,最津津乐道的可能仍然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计时机芯厂(Valjoux、Venus、Minerva、Lemania机芯厂)的手动计时码机芯,众多品牌的手动计时码机芯皆以它们为基础改制,例如劳力士便使用过著名的Valjoux 72手动计时机芯;另外还有当今手动计时码表新的巅峰代表——百达翡丽CH29-535PS机芯、朗格L951.1机芯等。
诚然,这些著名的手动计时机芯确实称得上最具美感的机械机芯之一:连杆、簧片等各种结构件错落有致,启动、停止间导柱轮的旋转卡位,以及计时轮与传动轮的水平啮合,种种这些都让手动计时码机芯具备了一种不可比拟的复杂结构之美。可惜的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这些著名的手动计时码机芯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且不说“长相”接近的各类机芯型号与古董表具有较高的认知门槛,需要深入学习了解才能略知一二,单说目前在售的手动计时码表(除了类似欧米茄1861机芯及其衍生机芯,以及一些由自动计时码机芯改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动计时码机芯),大多已经成为高高在上的存在:高阶的腕表品牌、高段位的打磨工艺,加上贵金属表壳,价格已经不是普通腕表爱好者所能承受。即便是欧米茄近几年推出的、搭载321复刻机芯(原始代号CH27 C12、也被称为Lemania 2310的手动计时码机芯)的登月超霸,定价也超过了11万,而且并不容易买到。
所以,根据我的购表、玩表经历,本文还是重点聊聊那些普通消费者更容易接触到、花几万块即可拥有又不失高级,美观、且坚固耐用,非常适合日常佩戴、搭载了优秀品质的品牌自产机芯,因此非常值得拥有的自动计时码腕表。毕竟,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腕表始终都是用来戴的,而不是供起来。
在说具体的表款之前,首先简单回顾下常见的计时码机械结构,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导柱轮与凸轮、水平离合与垂直离合等专有名词。前者是实现启动、停止与复位的重要结构件,控制着许多齿轮的瞬时啮合与分离,以实现计时动力的传输;后者就是这些齿轮间瞬时啮合的方式,既计时轮与秒轮是在同一平面水平啮合,还是垂直层叠分布实现上下离合(感兴趣的表友可以详细月度表态的文章“【表态课堂】什么是导柱轮”)。
导柱轮出现的很早,后为降低制造难度、方便工业化批量生产而用凸轮代替。所以,相比凸轮,导柱轮被认为更加高级,制造难度更大、从而成本更高,以至于“是否配备导柱轮”成为很多表友判断计时码表是否高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这种所谓的制造难度只是针对当时的制造加工条件而言,从导柱轮的形状可以大体看出,它和自动圆珠笔里面控制笔尖进出的结构件十分相似,原理也有些接近。导柱轮与凸轮在实际功能差异其实并不大,主要价值在于导柱轮更具机械美感(也有表友提出凸轮手感偏硬,理论上确实如此,但经对比百年灵BO1机芯与欧米茄1861机芯,并未有明显感受上的差异)。
而对于离合装置,理论上水平离合存在轮齿啮合时可能出现“针尖对麦芒”的情况,存在指针抖动与齿轮因不完美啮合而变形磨损的概率,所以从实用、稳定的角度,垂直离合被认为更加先进,却也损失了厚度控制以及水平离合能够被看到的机械运动美感。所以现在多数的手动计时码机芯仍然选择了水平离合方式,并通过优化轮齿表面与形状来降低这种啮合不完全的现象。况且,对于这些高级手动计时码机芯来说,美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更加讲究实用性和工具性、同时兼顾下美观性的自动计时码机芯来说,导柱轮 垂直离合无疑是更加优秀的计时码结构。
其次,在简要说下我选择自动计时码表的标准:正面好看,而非背面好看。为何特别强调正面?几万块、甚至到10万有余,在这个档次,机芯打磨已经具备良好的功能性打磨,但装饰性打磨大多仅仅称得上基础水平,距离赏心悦目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机芯板路结构更多考虑的是稳定、高效、耐用,能控制厚度就已经不错了。对我个人来说,看多了这些所谓的背透,这个价位密底最好,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光线导致的润滑油加速变质。有人或许会说宝珀,确实有些几万或是十万露头的表款,机芯打磨已属“良心”,夹板打磨精细,能看得见的钢件很多使用了弧面镜面倒角打磨,但依然没有漂亮的板路作为支撑,观赏性甚至要靠自动陀的创意来实现(比如宝珀空军司令惊艳的螺旋桨自动陀)。所以,在这个价位从功能上讲,机芯选择导柱轮 垂直离合最优,导柱轮负责些许美观就够了;导柱轮 水平离合次优,虽然理论上性能不敌前者,但一般人也不会真的一天开关十几次反复体验它微不足道的“不完美”,为了正面颜值和厚度控制也是不错选择。
回到最重要的,什么是“正面好看”?如果只能设置一条标准,那就是杜绝视觉上的“斗鸡眼”。很多表款仅仅为了追求大表径的市场潮流,不顾机芯尺寸,导致计时盘面拥挤在整个表盘的中心。但要注意这里讲究的是视觉上,有些小尺寸机芯,计时针轴距离较短,但是通过控制整个盘面尺寸、计时盘大小,或是通过表盘外圈计时刻度圈无论是颜色还是刻度形式的搭配,依然能实现视觉上的美观。
有了上面的了解与标准,接下来开始重点说说我所推荐的自动计时码表,这必须从1969年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说起。1969年绝对是神奇的一年!体育赛事成为推动手动计时码表向自动计时码表更迭的重要力量,以省去运动员给手动计时码表上弦的繁琐。一时间百家争鸣,奋力争先,真利时El Primero机芯,精工6139机芯,豪雅、百年灵、汉米尔顿以及Dubois Depraz联合研发的Caliber 11,均在1969年先后发布,各种经典表款就此发布,都为了世界首枚自动计时码表之荣誉,争论成“剪不清理还乱”的表坛故事。
真力时搭载El Primero的表款众多,以旗舰系列为主。这里要着重推荐的便是旗舰系列的A384,穿越历史、忠实复刻1969年首次发布的原型腕表。经典的黑白熊猫盘面符合大众审美,搭配黑色TACHYMETER(测速仪)计时刻度与醒目红色计时秒针;37mm的桶型表壳带来了极佳的佩戴体验且极具辨识度,对粗细手腕均十分友好,贴手舒适,可谓兼具优雅与动感。特别要指出的是,El Primero机芯属于紧凑型自动计时码机芯,如果盘面过大,很容易产生类似“斗鸡眼”的计时盘面布局,影响美观,而A384恰到好处,计时盘布局十分合理。如果硬是要挑毛病,只能说它的精钢表带,头节为铁片弯制而成,质感不足,且表扣设计太忠于原型,操作体验不佳。不管怎样,A384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子系列,市场反响良好,后续推出了各种配色,都是不错的选择,甚至鲁邦三世已经溢价,一表难求。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真力时于2017年隆重推出了El Primero 21机芯,将两套擒纵机构、两套发条、两套轮系整合在一枚手动(计时功能为手动上链) 自动(走时功能为自动上链)相结合的计时码机芯上,实现了1/100s的极限计时功能,开启了真力时新的计时码表篇章。我曾入手了一枚熊猫盘面的DEFY 21,金属拉丝盘面质感十足,陶瓷表圈避免了使用过程中金属表圈极易产生的划痕,又凸显了层次感;即便45mm的表径,由于多维立体的表壳设计以及一体化表耳,使得在我16cm的手腕上手并不夸张(注:我的手腕相对扁平,上手效果仅供参考);但同样问题出在表带,折叠表扣舒适性确实有待提高。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于豪雅、百年灵、汉米尔顿以及Dubois Depraz联合研发的Caliber 11机芯与豪雅摩纳哥表款。我个人认为Caliber 11纯粹是个“夹生”产品,为控制厚度,它选择了在汉米尔顿微型陀自动基础机芯上增加计时模块,最终形成了类似“三明治”式的机械结构:自动陀在中间层,被计时模块覆盖,以至于只看背面的话,很难发现这只一枚自动计时码机芯;所以它为了显示自己是自动上链,还特意把表冠做在了左侧。事实也证明, Calibre 11机芯非常短命,上弦效率不足、稳定性欠佳、保养维修复杂,不久便退出历史舞台。
但这些却都没有影响豪雅摩纳哥系列腕表的盛名,特立独行的方形表壳与箱式表镜呈现出十分立体的视觉效果,蓝色盘面搭配醒目的双眼计时盘面设计,极具辨识度;再加上与F1赛车的不解之缘,都让它成为了经典的存在。我曾购入一枚1969复刻版本的摩纳哥,其保留了表冠在左侧的原型设计,被其颜值深深打动。只是可惜,它使用的是ETA2894模块化计时机芯(1887计时盘面布局不允许)。虽然2894机芯素质良好,但上链效率偏低、保养周期偏短,模块化计时结构不易保养,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幸好新推出的摩纳哥系列,已经开始使用豪雅自产的一体化Heuer-02机芯。
关于Heuer-02机芯,我也曾经入手过一枚AUTAVIA复刻款腕表,只是可能是为了追求与原型表的一致性,整表在精细化程度上,细看还是略微差强人意。但如果特别喜欢这个设计,倒不是不可尝试,毕竟盘面还是很美的。
第三个来说下精工6139机芯与相关表款。应该来说,从机芯结构上,6139也十分优秀,它好像是世界上第一枚使用导柱轮 垂直离合结构的自动计时码机芯,并且精工确实是将垂直离合结构发扬光大的功臣。只是由于它为日本所制,在当时甚至是现在瑞表一统天下的市场环境下,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地位。后来,精工将6139专利售于豪雅,也就是豪雅曾经的主力自产自动计时码机芯——1887机芯。为何1887仍被豪雅称作自产,一是因为豪雅并未向精工购买成品机芯或零件,二是因为1887机芯与6139不完全相同,离合结构使用了豪雅于1887年发明的摆动齿轮离合装置,是不同于垂直离合与水平离合的第三种离合结构)。专利出于外购、计时布局又雷同ETA7750,最终让豪雅放弃了它的使用。我曾经购买过搭载1887机芯的奔驰SLR限量腕表,整表制作精良,最大的不足就是厚度“感人”,但优势是它的价格,1887表款目前在二级市场只需1万左右的价钱就能拥有,不介意“厚重”的话,相比购买一个统芯计时,又喜欢它的设计的话,也不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接下来,说下更加重磅的劳力士迪通拿。自动计时码表普遍都有个“问题”,那就是厚!在厚度控制上,劳力士4130、真力时El Primero、宝珀F185等、积家751等、爱彼4401等,都可以说是佼佼者,但就我个人的偏好而言,4130才是我最喜欢的,它可以算是垂直离合机构里的超薄王者之一。4130机芯于2000年推出, 厚度仅6.5mm,相比以真力时El Primero机芯为基础的4030机芯,零件减少约60%,零件的标准化水平也有明显提升,更加稳定、易于维护,且劳力士从未停止过对它的优化。4130使用垂直离合、又做到厚度可控,主要是由于其使用了特殊的垂直离合结构。普通垂直离合腕表之所以厚,是因为位于机芯中心的层叠式结构,包括传动轮、计时秒轮、自动上弦结构、自动陀等,而4130则将垂直离合挪出机芯中心,并使用光刻技术制造计时秒轮,解决由此增加的啮合问题。要知道,光刻技术一般是在芯片制造中使用的技术,由此可见其对精细化制造的要求有多高。另外,4130还有个优点,相比其他一体化结构,它的垂直离合结构实现了可拆卸,喜欢研究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下4130的详细介绍,此处不过多赘述。
迪通拿设计是如此优秀,可谓是内外兼修,确实很难找到槽点。40mm表径(实际上表圈直径不到39mm),跑车式流线型表壳,配合钢带或是胶带头节,上手视觉效果不大不小、非常完美;盘面布局合理,美感无需多说,甚至还没见过哪一种配色特别让人不悦。我个人没有选择像“余文乐”款这种热门配色,而是选择了黑色盘面搭配金圈计时盘,盘面整体性更高,金圈光泽感出众,阳光下非常抢眼。迪通拿计时按钮均需要旋转解锁才能使用,既确保了防水等级又提升了按钮的机械之感。迪通拿最值得称道的是,整体厚度控制极其优秀,既不轻薄从而丧失质感,又不厚重从而贴手舒适。依我的经验,迪通拿应该是同材质舒适性最好的自动计时码表。唯一可吐槽的就是目前一二级市场上它的溢价情况。白色熊猫陶瓷钢款溢价已经超过100%,而我于2017年以折扣价入手一块陶瓷黄金迪通拿,4年多下来,它的二手价格甚至已经远超过当时的一手价格。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极力推荐,尤其是陶瓷表圈款(绿金迪虽美,单高抛光表圈实在对强迫症不友好),因为它确实是金字塔尖的存在。
如果说迪通拿对于很对人来说已经难以入手,也是本文不和标题的一个例外,那我接下来要推荐的便是百年灵B01机芯腕表。B01于2009年正式量产,传说由劳力士4130团队设计,但是从轮系结构上看,B01与4130没有任何关系,尤其是B01使用仍然是偏二轮机芯布局,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离合结构中心布局,所以说B01并不薄,厚度7.2mm属于垂直结构自动计时码机芯的正常水平。B01机芯有很多亮点,比如使用两套避震的擒纵系统、为提高啮合性能使用了特殊工艺齿轮等。总之,B01性能出众。
有了优秀的内在,百年灵旗下的计时码表也有同样优秀的外在。最著名的莫过于航空计时N01系列,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身份象征的飞行滑尺,几乎成为众多飞行员腕表的代表之作。虽然大部分人根本不懂得怎么使用,但这不重要,颜值即正义,它的经典早已深入人心。航计中最为经典的,要属金色翅膀logo、黑面白计时盘面的基础表款,盘面配色对比鲜明,43mm的尺寸实际上手也并不显大,对于我只有16cm的手腕非常友好。还有要特别指出的是,航计系列的盘面印刷极其细腻,字体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感,熠熠生辉,这在其他品牌腕表中尚未发现。如果只拥有一枚百年灵,不考虑价格,可能它就是多数人的选择。
但这不代表百年灵B01的其他表款就黯然失色。机械计时、璞雅等系列同样市场反响良好。由于手腕的尺寸限制,我尚未购买新款,而是持有了两枚41mm尺寸的王牌飞行员,一黑一白。在我看来,王牌飞行员是老款机械计时系列最值得拥有的:它们是最具复古气质的机械计时,表盘立体观感强烈,表针、金属刻度抛光工艺十分细腻,表壳设计层次分明、厚度可控。总体来说,百年灵看似粗犷的设计风格之下,无论是盘面还是表针、抑或是表壳,在这一价位里精致感几乎无出其右,优秀的做工让它成为极具性价比的存在。
接下来,不得不推荐的还有欧米茄超霸。我个人对欧米茄这个品牌整体而言并不感冒,超霸系列则是个特例。超霸可以粗分为赛车系列与登月系列,赛车系列多为自动款,登月系列仅有手动款。其中,赛车系列的装载机芯,在自产自动计时码机芯9300推出之前,可谓五花八门,ETA2894、ETA7750系机芯,以及更加高级的3301系机芯(改自FP1285)。3301系机芯属于比较高级的超薄自动计时码机芯,来自大名鼎鼎的高级机芯大厂——Frederic Piguet机芯厂(后被宝珀收购成为宝珀机芯厂),和宝珀目前使用的主力计时机芯同根同源。自动款的赛车超霸中,最有有故事性的应该算是舒马赫超霸了,尤其是白色盘面的熊猫款,如果有幸收得一枚舒马赫签名款,那我着实要恭喜了;但即便没有舒马赫签名,仅凭颜值,它也值得一玩。只是可惜,这枚舒马赫已经只能在二手市场碰运气寻求了。
有趣的是,第一枚超霸表为赛车而生,而非登月,也不是使用了自动计时码机芯,而是著名的321机芯(Lemania2310)。我这里要特别推荐的便是超霸1957,也就是2017年推出的首枚超霸复刻腕表,使用了同样非常著名的1861(Lemania2310)手动计时机芯,这也是我推荐的唯一一枚适合日常佩戴的手动计时码表。这枚超霸无须多说,各种介绍随处可见。对我而言,除了特别忠于原型的复古气质,我也特别喜欢它顺滑的上链手感:表冠旋转之时,哒哒上链之声响起,绝对是种享受。相比有表冠护肩的登月超霸,手感不知道好上多少倍。如果说只能拥有一枚超霸,我会选超霸1957。
顺带说下登月超霸,清一水的手动计时,因为登月太空环境自动陀无法发挥作用,幸好欧米茄从未推出自动登月超霸,否则着实失态。我曾购买过现在已经炒上天的“丁丁”超霸,甚至喜爱,但就是无法忍受它的上链手感,每次上链几乎是忍着疼痛完成的。但前段时间登月超霸推出同轴新款,各种改良,表冠也更大更长,相信上链手感有一定的改善,估计值得一玩。但对我而言,将继续等待属于我的321超霸。
最后,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自动计时码机芯和表款,不胜枚举。比如,宝珀五十鲟系列中的计时码表、空军司令计时码表。我曾购入一枚宝珀空军司令,复古气质浓郁到简直要溢出表镜,甚是喜爱。无奈表盒被家人丢弃,由于忍受不了丁点儿的不完整随即转手。因为它的价格已远超十万,故没有重点展开,如果上面的都玩遍了,或是说宝珀迷,抑或是特别喜欢它复古的风格与背后的故事,预算又够的话,还是推荐买入的。
再比如,沛纳海近些年也推出了一些自动、手动的计时码表,均采用了导柱轮 垂直离合结构,像我手上的这枚LUMINOR子系列经典帆船系列PAM00653,搭载P9100自动计时码机芯,拥有飞返计时功能,以及中央60分钟计时分针设计(不仔细了解,还以为是追针计时),计时按钮为了避开护桥设计在左侧,也算是沛纳海的计时码机芯的一个特点。关键还是为了好看,这枚古典帆船系列腕表属于我特别钟爱的那种复古风格,我还是没忍住购入一枚。虽然厚了点,但正应了“胖大海”的那个“胖”字。
随着机芯研发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品牌都拥有了自产一体化计时码机芯(模块化计时严格意义上不能算自产计时码机芯,比如爱彼之前的主力3126/3840机芯)。这几年新推出的自动计时码机芯中,比较著名如爱彼的4401机芯,兼顾性能与机械之美,可惜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已是遥不可及,钢款溢价严重。
自动计时码表距今已经经过50余年的发展,正迎来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有人说计时功能过于鸡肋,但哪怕从未开启,它也给腕表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盘面内容,以及更加饱满的视角效果。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或正在推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乐趣无限。以上这些,正是我从自己亲身腕表经历与经验的角度,着重向大家介绍或是推荐的表款。玩表的乐趣肯定不只是消费本身,每一款经典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历史与一则迷人的故事。
诚然,以上表款大多是基本功能款的计时码表,还有类似飞返、追针、倒计时,甚至是叠加万年历、陀飞轮等高级功能的计时码表没有介绍,这些高级功能的叠加必然会体现在售价方面,提高了购买门槛和维护成本,对于普通消费者的意义不大,也限于篇幅,等下次有机会再来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