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被人排挤,潦倒终身。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

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青女素娥俱耐冷(1)

今天复习李商隐的《霜月》,原文如下: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青女素娥俱耐冷(2)

这首诗的大意是:暮秋季节,已听不到鸣蝉声,但开始能听到南飞的雁叫。百尺高楼笼罩在霜华月色之中高楼独倚,夜空如水,水天一色,清澈空明。主管霜雪的女神青女与月宫仙子嫦娥一样,生来就都耐得住清冷。在凄清的月宫中,在凛冽的冰霜里,比赛谁有姣好的身姿容颜。

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青女素娥俱耐冷(3)

李商隐这首《霜月》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主旨是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李商隐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将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全诗意境高超,景象优美,静景活写,随物赋形,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虚实结合,栩栩如生,形象明朗,内涵饱满,充分体现了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总起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李商隐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

,